巴黎圣母院:矛盾时代下的人性悲剧

巴黎圣母院:矛盾时代下的人性悲剧

其实我的阅读启蒙很晚。初二之前最喜欢的是彩色的故事会和意林杂志,之后在地摊上买了《巴黎圣母院》和《浮士德》才唤醒了我对文字的激情。这个月我在书箱里重新翻出这本尘封多年的书,重新读了一遍,感慨颇多。

小的时候,看书主要看故事,看情节,所以,巴黎圣母院这本书我几乎在半个小时之内就翻看完了:很简单,只看与情节发展有关的段落,忽略景物描写/不至关重要的背景介绍/作者的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我不感兴趣且与故事关系不大的人物,忽略所有能忽略的,直到只剩听故事所必需的情节。现在看书主要看内在,作者的内涵,作者想让我们理解和共鸣的内涵。这样,再看巴黎圣母院,就发现半个小时只够看第一章了。以前总感觉这本书是爱情故事,现在觉得它更像是时代的浮世绘。

在《巴黎圣母院》,文中所有人都有身份与人性的焦虑,职守与情感的矛盾,包括主教、卫兵队长、卡西莫多、艾斯梅拉达等。没有把人物善恶扁平化符号化,而是将时代具体呈现,这才是伟大的启蒙。

书籍精心挖掘人物的内心,让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与矛盾,包括主教、二心队长、怪物丑人,这才是写实生活。人物在情感层面上的平等,与身份冲突障碍,导致情感表达扭曲,因而剧中每个人都有人性内涵与悲剧色彩。启蒙视野中的人性探讨与悲悯情怀。

书里时代是矛盾的,人物也是矛盾的。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自小被宗教禁欲思想所教导,他将他的全部生命奉献给了宗教,直到他看到拉·爱斯梅拉达,那个在广场中翩翩起舞的吉普赛女子,他心中一切堡垒被打破,他想要得到女孩,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他矛盾,备受折磨,最终站在惨淡的月光之下,指着头顶的刑台上的十字架和自己,几乎癫狂地问那个可怜的女孩,在我和他之间你必须选择一个!他想要去爱,却不知道如何去爱,他失去了人世的欢乐,他就要摧毁一切这世间美好的东西,以至于在拉·爱斯梅拉达的手在刑台永远垂落时,看着那个昔日唯一爱过的的女人死去,他的嘴角竟上扬。可以说克洛德·孚罗洛不爱爱斯梅拉达,这只是内心的欲望而已,对一切得不到的东西或没有尝试过的东西的欲望。他在粉饰自己内心的欲望,用所谓的"爱"来替代,覆盖他内心的黑暗。当嘴角上扬的那一刻,他认为是处死爱斯梅拉达更像一种解脱。

巴黎圣母院:矛盾时代下的人性悲剧

年轻的军官弗比斯也是矛盾的,懦弱,自私,虚荣,用在他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不懂得珍惜。面对女人,他觉得手到擒来,所有情感都诉诸于一种肤浅的情欲。他的经历注定他毫无内涵,甚至毫无真挚可言,或许只有些许稍纵即逝的忏悔,但也仅仅是一瞬间而已,因为下一秒,他又沉入到眼前的激情中去了。恰恰内心的善被浮华的时代所埋没,及时行乐的思想在脑中生根发芽。

而哲学家执着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争不抢,明哲保身,因此显得无比怪诞,同时又无比合理。因为活着,才是他唯一的生活标准。旁人的标准,丝毫无法左右他的选择。如果说军官的自私是一种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情感,那么哲学家的自私则是一种冰冷至极的理智。在那个矛盾重重的时代,自诩"傻瓜"才获得一线生机。美,丑,善,恶的界限渐渐模糊,最后统统化为一团模糊的云雾。

这本书之所以经典,道尽人间美丑,情欲,更有人性的深度焦虑呈现。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和矛盾,异乡人、怪物丑人,甚至是被要求摒弃七情六欲的神父,他也有爱的权利呀。只是,有人选择糟蹋和背弃,有人选择盲目和坚守,有人选择占有与毁灭,有人选择陪伴与守护。每个人都在面对情感纠葛、身份焦虑与善恶纠缠,并且这些问题会永远存在。并不是获得了某种身份,或混迹于某个圈子,就可以做到不动心不焦虑。存在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那么生动与可悯。

在雨果的笔下,那时的巴黎不只是辉煌的哥特建筑,还有辉煌背后的人性丑恶。现在的社会不也一样吗?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综合体,既想着生活的无忧无虑,又想着工作努力赚钱。人性,总归如此。我们不必焦躁,不必气馁,生活光明会按照预期慢慢来到,让内心沉下来,找到人生的方向。

巴黎圣母院:矛盾时代下的人性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