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安徽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體系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26號),推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升我省醫療衛生現代化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經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健全便捷普惠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

(一)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

鼓勵醫療機構應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拓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在實體醫院基礎上,運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醫師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後,允許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支持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搭建互聯網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健康諮詢、健康管理服務。到2020年,全省三級公立醫院全面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列在第一位的為牽頭部門,下同)

醫療聯合體要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加快實現醫療資源上下貫通、信息互通共享、業務高效協同,便捷開展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程醫療等服務,推進“基層檢查、上級診斷”,促進醫療聯合體內醫療機構間檢查檢驗結果實時查閱、互認共享,構建有序的分級診療格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建設,實現遠程醫療服務覆蓋全省所有醫療聯合體和縣級醫院,並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延伸,切實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效率。到2019年,基本實現全省所有醫療聯合體遠程醫療服務全覆蓋。(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各市人民政府)

(二)優化“互聯網+”健康管理服務

完善居民醫療健康信息管理辦法,推動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在線查詢和規範使用,發展覆蓋全生命週期的醫療健康信息服務。以高血壓、糖尿病等為重點,加強老年慢性病在線服務管理。以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兒童為重點服務對象,整合現有預防接種信息平臺,優化預防接種服務。鼓勵實行健康數據分級分類管理,利用可穿戴設備獲取生命體徵數據,為慢性病患者和孕產婦等提供健康監測與管理。加強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信息管理、隨訪評估和分類干預。(省衛生計生委)

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加強區域醫療衛生信息資源整合,探索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預測疾病流行趨勢,加強對傳染病等疾病的智能監測,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省衛生計生委)

加快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智能化信息平臺建設與應用,加強上級醫院對基層的技術支持,探索線上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提高家庭醫生團隊服務能力,提升簽約服務質量和效率。鼓勵開展網上籤約服務,為簽約居民在線提供健康諮詢、預約轉診、慢性病隨訪、健康管理、延伸處方等服務,推進家庭醫生服務模式轉變,改善群眾簽約服務感受,提升群眾信任度。到2019年,完成省級家庭醫生智慧服務信息平臺建設。(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三)完善“互聯網+”藥品供應保障服務

對線上開具的常見病、慢性病處方,經藥師審核後,醫療機構、藥品經營企業可委託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配送。探索醫療衛生機構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促進藥品網絡銷售和醫療物流配送等規範發展。(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依託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加強基於互聯網的短缺藥品多源信息採集和供應業務協同應用,強化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及使用信息監測,及時掌握和發佈短缺藥品供求情況。(省衛生計生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四)推進“互聯網+”醫療保障結算服務

推動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對接整合,加快實現醫療保障數據與相關部門數據聯通共享,逐步拓展在線支付功能,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健康脫貧等一體化經辦管理和“一站式”結算,為參保人員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到2019年,建設省級統一的醫療保障業務系統平臺。(省醫保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計生委)

繼續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範圍,逐步將更多基層醫療機構納入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將外出農民工和外來就業創業人員跨省異地住院費用全部納入直接結算,加快推進長三角地區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省醫保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計生委)

大力推行醫保智能審核和實時監控,將臨床路徑、合理用藥、支付政策等規則嵌入醫院信息系統,嚴格醫療行為和費用監管。到2020年,實現醫保智能審核和實時監控應用覆蓋全省。(省醫保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計生委)

(五)加強“互聯網+”醫學教育和科普服務

鼓勵建立醫療健康教育培訓雲平臺,提供多樣化的醫學在線課程和醫學教育,開展學術交流。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醫學教育培訓體系,鼓勵醫療工作者開展疑難雜症及重大疾病病例探討交流,提升業務素質。(省衛生計生委、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實施“繼續醫學教育+適宜技術推廣”行動,圍繞健康扶貧需求,重點針對基層和貧困地區,通過遠程教育手段,推廣普及實用型適宜技術。(省衛生計生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建立網絡科普平臺,利用互聯網提供健康科普知識精準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素養。(省衛生計生委、省科協)

(六)推進“互聯網+”人工智能應用服務

研發基於人工智能的臨床診療決策支持系統,開展智能醫學影像識別、病理分型和多學科會診以及多種醫療健康場景下的智能語音技術應用,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支持中醫辨證論治智能輔助系統應用,提升基層中醫診療服務能力。開展基於人工智能技術、醫療健康智能設備的移動醫療示範,實現個人健康實時監測與評估、疾病預警、慢病篩查、主動干預。(省衛生計生委、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加強臨床、科研數據整合共享和應用,支持研發醫療健康相關的人工智能技術、醫用機器人、大型醫療設備、應急救援醫療設備、生物三維打印技術和可穿戴設備等。順應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趨勢,提升醫療健康設備的數字化、智能化製造水平,促進產業升級。(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衛生計生委)

培育持續發展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體系

依託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構建智慧就醫、智慧診斷、智慧治療、智慧病房、智慧後勤和智慧管理一體化的智慧醫院體系,優化醫院管理流程,改善醫療服務,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到2020年,所有省屬醫院和50%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智慧醫院建設。(省衛生計生委,各市人民政府)

積極推進智慧醫院規範化建設,制定智慧醫院建設規範和評價標準,探索互聯網診療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省衛生計生委、省質監局)

在天長市、合肥市廬陽區、鳳陽縣、金寨縣、阜南縣開展“智醫助理”工程試點,在試點基礎上探索推廣面向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智醫助理”輔助診療系統,不斷創新基層醫療衛生健康服務模式,提升基層醫療衛生健康服務能力。(省衛生計生委、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八)培育智慧醫療創新發展動能

加快建設覆蓋中部區域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構建醫養康護一體化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共享平臺,促進醫療、醫藥和健康各相關領域數據融合應用,建立基於信息共享、知識集成、多學科協同的疾病診療和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合肥市人民政府,省衛生計生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科技廳)

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牽頭成立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加強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推動醫療健康大數據高水平挖掘,高層次應用。(省衛生計生委)

支持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高水平醫院、企業在人工智能、健康醫療大數據等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發展智能語音、機器視覺、生物識別、輔助決策系統、智能機器人等技術,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與健康醫療業務深度融合,搶佔醫療健康人工智能制高點。(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衛生計生委)

構築協同高效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支撐體系

(九)推動醫療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和標準應用

協調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實現與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的對接聯通,強化人口、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綜合管理等數據採集,暢通部門、區域、行業之間的數據共享通道,促進全民健康信息共享應用,促進醫療服務與健康管理信息數據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及管理部門之間的聯通共享和業務協同。到2020年,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與省內公立醫療機構實現信息互聯互通。(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醫保辦,各市人民政府)

加快建設基礎資源信息數據庫,完善全員人口、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數據庫。二級以上醫院要開展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工作,健全醫院信息平臺功能,整合院內各類系統資源,提升醫院管理效率。到2020年,全省三級醫院全部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有條件的醫院要儘快實現。(省衛生計生委)

健全基於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分級診療信息系統。以醫療影像云為核心,加快建設統一的遠程醫療服務平臺,推動各級各類醫院逐步實現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檢驗檢查結果的共享,以及在不同層級醫療衛生機構間的授權使用。支持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軟硬件建設。到2020年,省內各級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嚴格按照全國醫療健康數據資源目錄和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規範,強化省統籌區域平臺和醫院信息平臺功能指引、數據標準的推廣應用,統一數據接口,為信息互通共享提供支撐。各醫療機構、相關業務部門已建的信息系統及平臺按照標準規範進行改造和整合。(省衛生計生委、省質監局)

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能,提高醫療服務供給與需求匹配度。到2020年,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檢驗檢查結果查詢、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線上服務。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開展移動護理、生命體徵在線監測、智能醫學影像識別、家庭監測等服務。(省衛生計生委)

支持醫學檢驗機構、醫療衛生機構聯合互聯網企業,發展疾病預防、檢驗檢測等醫療健康服務。推進院前急救車載監護系統與區域或醫院信息平臺連接,做好患者信息規範共享、遠程急救指導和院內急救準備等工作,提高急救效能。推廣“智慧中藥房”,提高中藥飲片、成方製劑等藥事服務水平。(省衛生計生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中醫藥局)

進一步完善醫療便民服務平臺功能,開展網上預約掛號、預約轉診、預防接種、家庭醫生簽約、醫療費用查詢、檢驗檢查結果推送、線上支付、診前提醒、健康諮詢、健康管理、智能穿戴等線上服務,減少患者就診等候時間,智慧化解就醫難題。(省衛生計生委)

(十一)加強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保障水平,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科學佈局,合理配置,實施區域中心醫院醫療檢測設備配置保障工程並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提高基層裝備保障能力。(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重點支持高速寬帶網絡普遍覆蓋城鄉各級醫療機構,推動光纖寬帶網絡向農村醫療機構延伸,鼓勵電信企業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提供質優價廉的互聯網專線、虛擬專用網(VPN)等網絡接入服務,推進遠程醫療專網建設,保障醫療相關數據傳輸服務質量。鼓勵支持各醫療機構選擇使用高速率高可靠的網絡接入服務。支撐開展急救車載遠程診療,在系統平臺建設中推廣雲存儲和雲服務模式,積極探索雲HIS(醫院信息系統)應用。(省衛生計生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通信管理局)

(十二)制定完善相關配套政策

進一步完善醫保支付政策,逐步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診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建立費用分擔機制,方便群眾就近就醫,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有效利用。健全互聯網診療收費政策,加強使用管理,促進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可持續發展。(省醫保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衛生計生委、省物價局)

完善醫師多點執業政策,鼓勵執業醫師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省衛生計生委)

完善安全規範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監管體系

(十三)強化醫療質量監管

規範互聯網診療行為管理,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確保醫療健康服務質量和安全。推進網絡可信體系建設,推進電子簽名應用,創新監管機制,提升監管能力。建立醫療責任分擔機制,推行在線知情同意告知,防範和化解醫療風險。(省衛生計生委、省網信辦、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廳)

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平臺等第三方機構應當確保提供服務人員的資質符合有關規定要求,並對所提供的服務承擔責任。“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產生的數據應當全程留痕,可查詢、可追溯,滿足行業監管需求。(省衛生計生委、省網信辦、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廳)

(十四)保障數據信息安全

貫徹執行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分級保護制度和信息安全審查制度,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安全建設。嚴格執行信息安全和健康醫療數據保密規定,建立完善個人隱私信息保護制度,嚴格管理患者信息、用戶資料、基因數據等,對非法買賣、洩露信息行為依法依規予以懲處。(省衛生計生委、省網信辦、省公安廳、省通信管理局)

加強醫療衛生機構、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平臺、智能醫療設備以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數據應用服務的信息防護,定期開展信息安全隱患排查、監測和預警。患者信息等敏感數據應當存儲在境內,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安全評估。(省衛生計生委、省網信辦、省公安廳、省通信管理局)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加強“互聯網+醫療健康”人才隊伍建設和經費保障,確保各項部署落到實處。要充分認識互聯網對醫療健康事業的重要意義,加強宣傳引導,為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省衛生計生委要會同有關部門按照任務分工,加強工作指導和督促檢查,重要情況及時報告省政府。

更多免費資料和招聘諮詢請關注中公安徽衛生人才網微信公眾號:ahyl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