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來《管理者向下的角色定位》課堂筆記……

陳中來《管理者向下的角色定位》課堂筆記……

一、明確挑戰和使命

過去我的領導用那樣的方法,今天我用同樣的方法管理下屬已經失效!

任何行為本身都沒有任何意義,在特殊的情景下才有特殊意義;

今天員工聚焦和關注越來越困難,可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大,員工很可能用公司的資源尋找下家;

我們需要把管理權下放,使其承擔自己的責任。

陳中來《管理者向下的角色定位》課堂筆記……

管理需要從共性走向個性,如何把個性的員工引領為基礎認同下的個性發揮;

我們很多員工教育水平越來越高,邏輯、關聯性越來越強;

傳統的管理者活該被淘汰,我們需要從管控行為走向領導行為;

人性是本善的。但也有惡的部分,我們要抑惡揚善;

管理者應該成為激發著、喚醒者、校準者和引領者,傳統的直線管理早已失效!

陳中來《管理者向下的角色定位》課堂筆記……

管理者需要設計議題,激發下屬,讓下屬貢獻解決方案!

未來女人比男人更適合做領導者,男人骨子裡控制導向,女人是引導導向;

未來關係型的人更適合做領導者。

陳中來《管理者向下的角色定位》課堂筆記……

管理者曾經的優勢慢慢變成了劣勢!

管理者有外部招聘,有外部提拔。內部提拔為主要方式,外部招聘是應急;

我們評價優秀的指標是什麼,技術、業務,一個管理者專業業務越強,可能越無法培養下屬;

知人容易,善任很難,用人所長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用人所長的前提是容人所短!

當前能夠容人所短的管理者越來越難!

領導做明天的事(高屋建瓴),管理是做今天的事;

員工正確地做事,領導做正確的事(尋找資源、尋找方向、尋找平臺)!

陳中來《管理者向下的角色定位》課堂筆記……

唐僧有一個優秀品質,專業領域很無能,看誰都能看到優點;

管理者技術和業務很厲害,用員工時無法欣賞其優點,無法用人所長和知人善任;

過去的員工工作是為了滿足低層次的需求,馬斯洛需求至少在第三層級以上;

管理者是優化員工和開發員工的人,而不是僵化員工扼殺員工的人,今天大多數管理者在扼殺員工;

我們的管理者非常有責任感,什麼都可以做,但留得住你今天,留不住你明天。

陳中來《管理者向下的角色定位》課堂筆記……

  • 管理者應該給員工終身競爭力,而不是終身就業的機會,沒有什麼比員工在能力成長更重要;

  • 管理者核心責任和使命是培養下屬,而不是替下屬解決問題;

  • 管理者要首先培養員工的獨立性,而非合作性!

合作是基於分工不同的協同配合與支持,以互補性、能力水平相當為前提;

依賴和合作是兩個概念,不能混淆,我們要培養員工從依賴走向合作;

高水平的合作一定以高水平的合作為前提。

陳中來《管理者向下的角色定位》課堂筆記……

二、以身作則

作不是做,是原則、作風和底線,而不是做事。

做事務,做任務,做結果,這個層面是基層員工(人治);

坐流程,坐機制,坐落地,這個層面是中層(法治);

作榜樣,作文化,作信仰,這個層面是管理者境界(仁治)。

陳中來《管理者向下的角色定位》課堂筆記……

以身作則的方法:

第一步是明確原則,所有的情緒都是價值觀得到和被傷害的表現。管理者應明確自己的聲音,找到自己的底線,清晰自己在管理中的價值觀(管理中你最在意的是什麼?);

沒有員工想要冒犯領導,只是管理者不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裡;

第二步是傳播原則:用員工聽得懂的話把標準說給員工聽,讓他知道你的邊界是哪裡?

第三步是示範原則:以身示範樹立榜樣,維護自己的原則不被他人踐踏,可以通過一次標誌性事件;

第四部是固化原則:在權限範圍內,把原則體現在制度流程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以身作則。

陳中來《管理者向下的角色定位》課堂筆記……

三、授人以漁

所有的管理行為都要基於未來管理框架,否則沒有意義!

員工帶著問題找我們是最好的教育時機。不要直接給員工灌輸,否則會造成員工的依賴;

教練是一種溝通技術,但是以信任的構建為基礎,以誠信的引領為方向,以強有力的提問為核心技術。教練只會讓你尋求答案。

員工對話術:

你確定這是你遇到的問題嗎?

既然是你的問題,肯定比我瞭解的多,請和我說詳細情況;

還有呢?

看來你瞭解的很清楚,你希望最終的期望和結果是什麼樣的;

你達不到這種狀態的根源是什麼?

如果歸罪於外,你就說我相信你說都是正確的,當然/同時你的問題在哪裡呢?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你需要我的支持是什麼?

你覺得先從哪件事開始做呢?然後呢?

那你就按自己說的去做吧!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喜歡建議,建議的本質是打擊

陳中來《管理者向下的角色定位》課堂筆記……

企業中尊重、信任、平等、自由、認可、成長、參與感、成就感都可能會被踐踏;

教練式的對話恰恰可以滿足這些需求;

我們要從拋售型和販賣者走向諮詢者或顧問。販賣者和諮詢者共性是解決方案輸出,而不是激發,我們要學會教練和引導,教練是以信任構建為基礎,引導用於群體管理!

四、價值驅動

今天所有人的選擇都是價值觀遙控的;

來聽課是基於成長需求或者是責任驅動,可能還有好奇心或是安全感;

年終獎如何發送?

陳中來《管理者向下的角色定位》課堂筆記……

管理要在價值觀層面“玩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