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爲何對敘利亞北部有野心?

朱九V


土耳其對敘利亞北部的野心沒有人不知道,埃爾多安無非就是想要重現昔日奧斯曼土耳其的光輝罷了!他恨不得一口氣吞併敘利亞這個奧斯曼帝國的核心行省。小編將埃爾多安對敘利亞的野心歸結為以下4點:


(上圖是奧斯曼帝國最後一次議會會議給出的土耳其人的國家領土範圍,很明顯以土耳其人為主體的土耳其共和國理想版圖包含了大量敘利亞領土,也許在埃爾多安看來恢復這個版圖也挺好,)

第一、敘利亞境內有很多繼承了突厥血統的土庫曼斯坦人,它們和維族一樣被埃爾多安稱之為“我們的親人”,就像他聲稱ISIS組織是土耳其的親人並禁止俄敘聯軍攻擊他們一樣,埃爾多安認為他有義務保護這些敘利亞突厥人。很不湊巧的是,當年土耳其擊落的俄羅斯蘇-24戰鬥機正好在攻擊伊德利卜省的反政府武裝,當地就是土庫曼斯坦人聚集區,現在土耳其軍隊在保護這個省。


(又是一群埃爾多安的兄弟姐妹,所有土庫曼斯坦突厥人都對土耳其有著祖國般的感情)

第二、敘利亞和土耳其存在“亞歷山大勒塔省”爭議區,土耳其稱這個省為“哈塔伊省”,這個位置很顯眼它就是下圖中土耳其領土向南突出的那個尾巴,戰略重鎮安條克就在這裡,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中東的山海關,當年的亞歷山大大帝就在此擊敗了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率領的第一支10萬人規模的大軍。


(中東的山海關“安條克”就位於亞歷山大勒塔省,對於敘利亞和土耳其都一樣重要)

第三、作為上游高原的土耳其,一直與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下游的伊拉克、敘利亞兩國存在水源問題,打開地圖不難發現土耳其與敘利亞、伊拉克的邊界就是一條綠色與黃色的交界線非常顯眼,這倒不是因為雨水都下到土耳其那邊去了,而是狡猾的土耳其人把河水都用光了。儘可能佔有下游的敘利亞領土對更好的保護水資源很有幫助。


(敘利亞和土耳其的邊界地區衛星圖,大家可以用谷歌地圖看看是不是黃綠分明)

第四、就是大家熟知的敘利亞庫爾德人問題,敘利亞北部僅有120萬庫爾德人,生活區僅僅是敘利亞東北部的一角,然而他們的勢力在美國幫助下已經擴展到整個幼發拉底河東岸的敘利亞領土上,近幾天更是明目張膽的成立新政府要獨立了!與之臨近的土耳其一側還分佈著1300萬庫爾德人,你說埃爾多安能不著急嗎!


(庫爾德人控制區太大了,遠遠超出了他們原來在敘利亞的聚集區,誰知道獨立後會不會想要更多領土)

羅列的上述四條都是埃爾多安此次出兵敘利亞的目標。最後需要強調的就是敘利亞並不值得同情,這個國家代表了阿拉伯人的民族利益,與土耳其的“突厥圈”嚴重對立,想獲得更多土地本無可厚非,但是小編覺得他最不應該染指黎巴嫩,這是一個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只因為擋住了敘利亞大馬士革的入海口而被敘利亞長期佔據,而亞歷山大勒塔省同樣是敘利亞志在必得的出海口。

(巴沙爾的老爹哈菲斯落淚的貝卡谷地就在黎巴嫩,是不是很迷惑,敘利亞的防空導彈怎麼部署到黎巴嫩了)

敘利亞甚至支持黎巴嫩分裂分子真主黨,這都是它獲得就近出海口的野心驅使的。但是黎巴嫩是對阿拉伯人非常友好的,當巴勒斯坦難民被約旦和埃及趕出去之時,是黎巴嫩頂著被以色列入侵的風險大方接受了他們,現在真主黨反過來奪取黎巴嫩政權實在是反客為主了,這本身就是極不道德的,為了一己私心支持他的敘利亞更不值得同情。

(真主黨武裝)


兵器世界


土耳其對敘利亞領土的垂涎可不是三兩天了,為了能夠進入敘利亞北部地區,土耳其藉口打擊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出兵敘利亞阿夫林地區,並且去了之後就沒打算離開,這就是土耳其對敘利亞從野心到實際行動所邁出的重要一步。當然,土耳其的野心並不止敘利亞北部地區,而是包括敘利亞、伊拉克等廣大的中東地區,為何土耳其有如此野心,銘蘇先生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

一、土耳其對輝煌的歷史充滿憧憬。

土耳其的祖先奧斯曼帝國曾經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成為當時唯一能夠和歐洲強國抗衡的伊斯蘭勢力。不過近代奧斯曼帝國衰落後慘遭西方列強肢解,土耳其在凱末爾的帶領下奮起反擊,才使土耳其免於亡國。凱末爾拯救了土耳其,並帶領土耳其進行世俗化改革,使土耳其成為伊斯蘭世界最為西化的國家。

土耳其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優越,被美國看中,成為美國盟友,同時成為北約成員國。正是藉助於這一身份,土耳其得以獲得西方先進的武器裝備,實力增強後的土耳其,不滿足於目前在中東的地位。埃爾多安上臺以後,不滿足於土耳其的現狀,一心想重建奧斯曼帝國的榮光,所以土耳其在中東力圖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導者。

二、庫爾德人獨立問題是土耳其面臨的嚴峻挑戰。

庫爾德人獨立建國問題一直是土耳其的心病,在一戰時期庫爾德人曾經有機會建立自己的國家。當時奧斯曼帝國戰敗,協約國強迫奧斯曼蘇丹政府簽訂了含有庫爾德人實行自治或獨立條款的《色佛爾條約》。根據條約,蘇丹政府允許幼發拉底河以東,亞美尼亞邊界以南,敘利亞和伊拉克邊界以北的庫爾德人佔多數的地區建立自治政府,並允諾如該地區大多數居民要求獨立則將允許建立國家。

但是,在凱末爾帶領土耳其人民戰勝協約國之後,拒絕承認奧斯曼帝國曾經簽署的《色佛爾條約》,也拒絕承認庫爾德人的存在,而將庫爾德人定義為山地土耳其人。在土耳其同協約國新簽訂的《洛桑條約》中,將原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庫爾德斯坦一分為三:西庫爾德斯坦被劃歸敘利亞,摩蘇爾等南庫爾德斯坦歸伊拉克,其它約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土耳其,再加上伊朗所屬的部分,庫爾德斯坦地區被劃分到了四個國家。

目前庫爾德人約3000餘萬,分佈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等國。因為土耳其境內生活著1800多萬的庫爾德人,他們有獨立建國的傾向,不過一直被土政府打壓。而美國在敘利亞境內支持庫爾德武裝的做法引起土耳其的強烈不滿,因為土耳其怕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強大以後會引起國內庫爾德人的效仿,從而走向獨立引起土耳其國家的分裂。所以,土耳其為了阻止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發展壯大,不顧美國的反對出兵敘利亞阿夫林打擊庫爾德武裝。

為了實現自己的大國夢想,土耳其通過出兵敘利亞阿夫林邁出第一步,使自己得以介入敘利亞北部地區,並且土耳其還聲稱要進入伊拉克打擊庫爾德武裝,其實這就是土耳其為了進入這些地區提前造勢。目的就是藉助打擊庫爾德武裝進入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因為目前這兩個國家實力都比較弱。敘利亞由於連年內戰,自身都無法自保,根本無法顧及敘利亞北部地區;伊拉克雖然在美國推翻薩達姆政府以後建立的民主政府,但是伊拉克中央政府的實力十分有限,無法對全國進行有效控制,這才給了土耳其可乘之機。

綜上,土耳其進入敘利亞北部一方面是為了打擊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同時也是為了自己的大國夢做提前的佈局,趁敘利亞政府軍在其他地區作戰之際派軍進入敘利亞北部地區。當然,土耳其既然進入了敘利亞北部,一時半會就不會輕易的退出。俗話說的好:請神容易送神難,不請自來最難纏!


銘蘇先生


可以說,既有歷史的原因,又有現實的利益考量。

一、敘利亞曾經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一個部分。

1516 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在敘利亞北部的達比克草原擊敗了埃及馬木魯克騎兵,並殺死馬木魯克王朝的最後一任蘇丹加里古爾。

隨後,乘勝推進的土耳其人將整個敘利亞收入囊中。

此後,土耳其對敘利亞的統治一直維持到一戰結束,從1516年到1918年,整整400年的時間內,敘利亞都是奧斯曼土耳其的一個組成部分。

奧斯曼帝國的創始者奧斯曼一世,祖父蘇萊曼沙阿就埋葬於幼發拉底河畔賈比爾城堡,被稱為“土耳其人陵墓”的地方。

根據1921年法國與土耳其簽訂的《安卡拉條約》第九條規定,賈比爾城堡的主權歸土耳其所有,長期以來,一直有土耳其軍隊守衛。

1973年,賈比爾城堡被新建成的泰拜爾蓋水壩的貯水湖淹沒。

在土耳其與敘利亞政府磋商後,蘇萊曼沙阿的陵墓被轉移到阿勒頗省鄰近卡拉克科札克的地方。

所以,400年的歷史不可能一筆帶過,土耳其和敘利亞的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二、土耳其和敘利亞在北部領土邊界劃分和種族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敘利亞儘管贏得了表面上的獨立,但事實上還處於法國的殖民統治下。

1936年,新一場世界大戰的陰雲籠罩歐洲上空,為了拉攏土耳其。法國人將敘利亞北部的亞歷山大勒塔地區(土耳其稱哈塔伊)割讓給了土耳其。

然而,敘利亞一直不承認法國操縱下的所謂“獨立公投”,一直將亞歷山大勒塔看成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06年,敘利亞曾經出臺政策禁止本國公民購買亞歷山大勒塔地區的地產;

2009年,土耳其和敘利亞兩國關於分配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水資源的協定,也因土耳其要求敘利亞承認哈塔伊省是土的一部分而被被迫擱置。

此外,敘利亞境內生活有大約350萬土庫曼族人(還有一個說法是10萬至20萬)。

歷史上,土庫曼族以土庫曼語為母語,而土庫曼語是突厥語族的一支,北部同土耳其接壤的阿勒頗省和拉塔基亞省。

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曾經擊落一架正在敘利亞上空執行任務的俄羅斯戰鬥機。事後,俄羅斯觸動空天軍對敘利亞境內的土庫曼人武裝大肆轟炸。

事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公開講話中表示,俄羅斯炸的都是敘利亞土庫曼人,是土耳其人的親人。


三、土耳其干涉敘利亞北部還有著控制庫爾德武裝的考慮

鬧獨立的庫爾德武裝一直是土耳其政府的眼中釘肉中刺,2018年年初,土耳其悍然出動軍隊,驅逐了阿夫林地區的庫爾德武裝。

隨後,土耳其悍然宣佈阿夫林為土耳其的一個省,並任命行政長官,試圖予以長期有效控制。

土耳其佔領阿夫林後,埃爾多安以及軍方高層多次放話,讓美國撤出曼比季,並揚言,土耳其軍隊將會一直向東打到敘利亞北中部的拉卡,伊拉克邊境,直到徹底清除庫爾德武裝。

所以,土耳其目前的考慮就是佔領阿夫林,同時蓄謀長久盤踞敘利亞北部,達到將其境內的庫爾德與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分割開來的目的。

所以,儘管土耳其號稱自己出於人道主義的目的,但他對於敘利亞北部的野心那是穩穩的路人皆知也。


朱世巍


近年來,土耳其埃爾多安任總理和總統期間,土耳其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國防軍事領域也隨經濟發展而逐漸狀大,己號稱北約第二,意味著在歐洲地區和中東地區土耳其首屈一指。

埃爾多安的奧斯曼帝國夢也隨之膨脹起來,.敘利亞戰爭給埃爾多安提供了重塑奧斯曼大國機會,土耳其介入敘利亞衝突,大量的人員物資由土耳其進入敘利亞支持反政府武裝。土耳其從中也得到很多好處,反政府武裝和伊斯蘭國開採的石油,以極低的價格源源不斷的運往土耳其。

而敘利亞西北部與土耳其接壤的阿夫林和伊德利卜地區,生活著很多土庫曼人,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留在當地的土耳其軍人,商旅和官員的後裔,在語言文化上有所保留與土耳其國內主體非常相似,這些奧斯曼帝國後裔的命運,時刻牽動著土耳其國內民眾的情緒。

在展開“橄欖枝行動"佔領阿夫林後,埃爾多安曾表示,"我們那些從阿勤顏逃離的兄弟們正在伊德利卜避難,我們不能跟他們說,你們自生自滅吧,我們要向他們伸出援手"。

其實這只是埃爾多安的託詞,趁敘利亞戰爭剩虛而入改變土耳其版圖,是土耳其的軍事目的。不知什麼時侯普京能夠把做夢的埃爾多安推醒。

謝謝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