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國慶故事 ①|講述:在天安門拍照,留下的是一個美好記憶

開欄語

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同年代的國慶節有著不同的鮮明特徵,從最初的舉行隆重閱兵式、群眾集會,到形式多樣的全民歡慶,內容越來越豐富。

從今天開始,第一讀者將連續三天推出“我的國慶故事”系列報道,回憶起那些激動人心的歲月,講述那些說不完的故事和感慨。

我的國慶故事 ①|講述:在天安門拍照,留下的是一個美好記憶

△國慶日,國旗護衛隊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升國旗儀式。(穆可雙 攝)

這裡,見證了新中國的開國大典;這裡,聞聽了偉人的莊嚴宣告;這裡,是新中國的象徵、首都北京的中心——天安門。

每天,從黃土高坡到海島漁村,從三江源頭到東海之濱,從雪山腳下到草原深處,萬千國人匯聚於此,賞景、漫步、留影。與天安門合影成為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的一個夢,而天安門也見證著億萬國人心中中國夢的實現。

在新中國成立69週年之際,我們一起來聆聽他們與天安門的故事,在高昂的歌聲中,唱出拳拳的愛國心,暢想這個時代的中國夢。

老支書黃大發:82歲終圓“看升國旗”之夢

我的國慶故事 ①|講述:在天安門拍照,留下的是一個美好記憶

△黃大發與夫人在天安門前。

“要看,一定要看!”黃大發用簡短的句子表達著對此行的執著,“我82歲了,來趟北京不容易。”作為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到天安門看升旗儀式是這位耄耋老人的願望。

這位曾經幾十年沒進過省城的老人,帶領村民完成了一項工程“奇蹟”——修通了一條跨越10餘個村民組,繞過三重大山,經過3處絕壁,總長近10公里的生命之渠。為了這條水渠,黃大發老支書前前後後奮鬥了36年。”

2017年9月18日清晨,小跑著穿過廣場地下通道趕赴升旗臺下的黃大發,那一瞬間彷彿年輕了20歲。“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當霞光出現,國歌響起,老人自然而然地跟著唱了起來,注視著國旗冉冉升起。

走在廣場上,天安門城樓越來越近,黃大發老人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熱淚。“這輩子想看到的,終於看到了。”老人激動地說。而他上一次這樣當眾落淚,可能還是20多年前,當一渠清水流進草王壩村乾旱的坡地的時候。

黃大發曾擔任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20世紀60年代起,他帶領當地幹部群眾,歷時36年,靠著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生命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他還帶領群眾修村路、架電線、“坡改梯”、建學校,改變了當地貧窮落後的面貌。

老人對國旗有著純樸的感情。這次來北京,他更是堅定地要去天安門廣場上看升國旗儀式。在往返北京的飛機上,黃大發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作為共產黨員,我感到十分光榮。”黃大發高興地說。

退休老人羅文極:第一張全家福在天安門拍攝

我的國慶故事 ①|講述:在天安門拍照,留下的是一個美好記憶

△1981年,羅文極一家拍下第一張全家福。

羅文極1973年來到北京開始從事市政建設工作。40餘年來他見證了北京城的巨大變化。1981年,他和妻子女兒在天安門拍下第一張全家福。他說,自己每年都要去天安門留影。“在天安門拍照,每年留下來的不僅僅是一張照片,還是一個美好的記憶。”

羅文極出生於廣西大山深處,18歲他參加解放軍。與共和國同齡的他對北京,對天安門充滿了嚮往之心。1973年他來到北京市政工程局工作。突如其來的驚喜讓這位從大山裡出來的孩子,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投入到北京的建設中去。如今羅文極已經退休,相冊中和天安門合影的照片他始終保存著。

1973年,羅文極來到北京,在北京城建工程局工作幾個月後,他終於擠出半天時間,坐公交車來到天安門,第一次看到天安門心情很是激動,圍著廣場走了好幾個來回,看到廣場上有拍紀念照的,於是就掏出幾毛錢拍照,攝影師讓他站好了,按下快門。從這天起他就有一個願望,每到國慶節時,他都要來天安門前留個影。

1981年,他的老媽從廣西大山深處來到北京。下火車休息一天,老人家就在兒子陪同下來到天安門前,第一次看到天安門,老人家很激動,操著壯語告訴兒子,真漂亮,真寬敞。老人家還身著壯族服飾拍下一張照片。回家後,老人家把沖洗出來的照片全都拿走了,為的是讓村裡人都看看她來過北京,在天安門前留影了。同年,他們的寶貝女兒羅印被他們夫妻抱著來到天安門,拍下了第一張全家合影。

老媽回到家鄉後,村民都知道他在北京的消息,父老兄弟姐妹們都想到北京來,讓這位大侄子,帶著他們去天安門看看,1981年起,他先後接待了好幾撥親戚朋友,一些戰友途經北京時,也讓他帶著去天安門留個影。2006年,寶貝女兒結婚,親戚們從老家趕來祝賀,在他的招待菜單中有一道大家都喜歡的“菜”,那就是去天安門留個影。

1989年國慶節期間,他們全家去天安門廣場,途中看到一個印有天安門巨幅照片的裝飾牆,三口子便停下腳步拿出相機,讓路人幫忙拍下一張背景有天安門照片的合影,對於這張合影,羅文極一直保存著,他認為這張照片拍的好看,值得留念。

攝影師高源:為遊客拍了39年的照片

我的國慶故事 ①|講述:在天安門拍照,留下的是一個美好記憶

△高源留存的遊客未領取的照片。

從17歲到56歲,高源在天安門廣場,為遊客拍了39年照片,共計近70萬張。按6寸照片的長度計算,這意味著能繞天安門廣場近40圈。

從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從板正著裝到破洞牛仔,從1個月寄達到1分鐘可取……一張張照片,記錄著天安門和背後的時代變化。

對高源來說,最遺憾的,是上千張遊客的天安門留念照,由於地址寫錯無法寄到、著急跟旅行團走來不及取照等原因,至今無人領取。

他一直在找尋這些照片的主人,也通過微博等方式“尋人”。

“也許遊客一輩子只來過一次天安門,對他們來說,照片意義很大。”高源說,希望能找到他們,歸還照片,做個交代。而無人認領的照片,自己會一直留著。

1979年,高源隨母親所在單位分配工作,到天安門當攝影師。

工作第一年,高源每月工資70元。20世紀90年代左右,月收入上千,“上兩天休兩天,再也找不到這麼好待遇的了,捨不得走。現在是出於喜愛和責任。”

高源說:“自己也沒想過會幹這麼久。晃晃悠悠38年,經過公私合營、私有化、股份制改革等變動,照相館人員陸續走了,現在老師傅就剩下我一個,我打算幹到退休。”

現在,高源每天我都在天安門拍照,拍周圍的人,拍風景。“這是對這個城市和這份職業的感情,我覺得自己不僅是攝影師,更是記錄者,有責任記錄天安門和這裡反映出的時代變化。”

“20世紀80年代初,人們都穿黑白灰和綠色的衣服,很板正。後來有了喇叭褲、裙子等,表情也沒那麼嚴肅了。如今,花花綠綠穿啥的都有,尤其是年紀越大的女士,越穿得豔麗。對了,現在小姑娘都穿破洞褲,有點意思。”高源說道,“剛工作時,來拍照的能排兩百米的隊,就是因為照相需先登記地址,憑票照相。為節約時間和成本,有專人裝著膠捲送到長春洗照片,半個月後送回北京,再寄出,承諾一個月內寄到。20世紀90年代後,取照就變成2小時。2005年,數碼相機廣泛使用,半小時就能洗出來,現在是1分鐘。”

在攝影經歷中,有太多令高源記憶深刻的遊客和故事。“2016年國慶節,下著小雨,一個河南老兵,讓我給他拍照。那天剛好是他的生日,70多歲了,第一次來天安門,買的站票,從縣裡趕來。他拿出一套很整齊的軍裝,穿在身上,特別有年代感,我當時也被感動了。還有一個盲人流浪漢,第一次來是冬天,穿著軍大衣,有些破舊,雙手推著自行車,馱著被褥等行李。他照相時用白布把日期貼在衣服右上角。給錢時,全是一角一角的硬幣和皺巴巴的紙幣。今年又來了,我沒要錢。此外就是一些老夫婦。有一對來我這裡照相16次,每次都在同一地點照,他們說留個紀念,年年都來。還有一對來自雲南的夫婦,為紀念結婚50年,手捧老式結婚證在天安門前照相。”(綜合來源:新華網 白瀛/文、《人民日報》申智林 丁思江/文、《北京青年報》李強/文、《新京報》趙蕾 王飛/文)

我的國慶故事 ①|講述:在天安門拍照,留下的是一個美好記憶

如無特別說明,本號刊載的文章,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本號會第一時間刪除,謝謝。文章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