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探險:工薪階層的三口之家,如何合理配置保險

和很多朋友溝通下來,發現大家的保險意識很多是從以下兩個方面刺激出來的:

第一:小孩出生後,想到給小孩一個保障

第二:老人身體不好,父母生病的時候想到保險

確實,大家的保障都不是先想著給自己,而是先給家人,這點讓我也非常感動。

今天,我們來談談三口之家的年輕朋友,如何合理安排保險配置,既可以少花錢,又能覆蓋各種保障。

1寫在前面:

1、剛結婚沒多久,家庭收入並不高

2、小孩都是在學齡前

3、三個人基本都是0保障

4、也有一部分女士,是家庭主婦,在家看小孩

好的一點是,很多都是女士先想到給小孩和老公買保險,這也可能是生完小孩的媽媽都比較感性吧,出於母愛和對家庭的考慮,這點給各位辣媽點贊!

2基本原則:

前面也寫過不少關於小孩買保險的文章,針對年輕夫婦配置保險,我先說一下我的基本觀點。

1、大人先配置兜底風險,小孩先配置高發風險

2、別上來就給小孩買什麼教育金、婚嫁金之類的保險,坑!

3、除了純保障型的產品,其他產品請勿隨意購買

今天這版是基礎兜底保障:

較適合家庭年收入10萬左右,個人年收入5萬左右,在三四線城市的一般工薪階層。

更高的收入的怎麼辦,先祝賀你,你是大家羨慕的對象,也可先以此做個兜底參考,畢竟錢再多,那也是辛苦賺的錢嘛,幹嘛要亂花。

3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特點:

咱們的這些朋友困惑比較多,

首先:可選擇的渠道少

因為城市比較小,消息確實比較閉塞(不是貶義詞),即使很多人想買,但是不像大城市那樣,可以在身邊找到各個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或者產品進行比較,也不知道怎麼參考。

其次:產品性價比差

即使能接觸到業務員,可能也就那麼一兩個,一兩個公司的產品,好壞也不知道找誰去比較。

而且,推的產品大多是大而全、貴而不實的產品,根本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有些甚至都沒得選擇,我們想要一個保障,最後可能就買了份理財。

第三:可用來買保險的錢不多

另外,一般的工薪階層,人均月收入三四千,一年5萬左右,兩個人加在一起在10萬左右。

平時花錢都需要精打細算,一下子拿出一兩萬來購買保險,實屬不忍!

第四:抗風險能力極差

我老家也是在小縣城,在那個地方,如果出現較大風險比如意外或者大病,尤其是大病,基本就可以把一個家庭拖垮,或者拖的好幾年經濟上比較困難。

4如何配置:

純保障型的產品是這類家庭的首選!而且我建議是隻選此類產品!

純保障型的產品主要包含四類:意外、醫療、重疾、壽險

一些公司銷售的保險,喜歡組合成大而全的產品,比如各種福、各種金。

我的建議是:組合配置,合理做高所需保障的保額。

直接上圖:

小七探險:工薪階層的三口之家,如何合理配置保險

這個方案總計配置下來,大概每年約8000元。

注:醫療險隨著年紀增長,每年價格略有增加。其他產品每年價格不變,意外險可能未來還會便宜。

5配置思路:

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的配置思路,針對上面的產品,我在選的時候,主要考慮哪些因素,以供大家參考。

如有不符合需求的,大家可以結合自身情況調整,也可隨時交流。

意外險的選擇:可以看到,老公,老婆,小孩的三款意外險是不同的。

老公:在常規意外範圍內,我選了一個包含猝死的,因為這個年紀的男人工作都比較辛苦、應酬也比較多、有時熬夜工作或喝酒什麼的,最近經常新聞報道,猝死時有發生。

猝死不屬於意外,一般意外險不賠猝死,所以我找了這個包含猝死條款的意外險。

老婆:老婆的選擇主要考慮全面、且價格低。除了猝死意外,其他意外涉及的風險全部包含了。

小孩:首先20萬保額並不低,已經是最高的保額了。10歲以下的小孩意外身故責任最高只能買20萬(國家規定)

同時因為小孩比較調皮,安全防範意識比較差,有時候外出去商場或朋友家做客,可能會造成別人的財產損壞、損失等。所以我選了一個可以保第三方責任的意外險。

這個就類似於我們買車險時候的三責險,如果損壞別人的東西,保險公司承擔賠償。

醫療險的選擇:這個主要是區分大人和小孩

大人和小孩的醫療風險不同,尤其是學齡前的小孩。

小孩的醫療險使用比較頻繁,所以我重點從使用頻率上,為小孩選了一款門急診醫療和住院醫療,每年500塊錢,差不多可以覆蓋小孩每年基本醫療風險。

大人的話,一般小病,買點藥吃,日常醫保報銷也花不了多少錢,大人買一般門診醫療的話,性價比差一點,如果出現大的醫療花費,可以使用百萬醫療兜底。

重疾險和定期壽險選擇:主要區分男女,同時考慮大人的家庭責任風險。

首先,在這個方案中,因為考慮到買保險可支配費用的多少,以及主要是保障我們大人在掙錢的壯年時期的風險。

重疾和定期壽險我都沒有選擇保終身的(價格偏貴,後期可以補充),我國的平均壽命大概男性在74歲,女性在77歲。所以我選擇的都是保障到這個年齡的。

重疾險:男性保障到70歲,女性到80歲(參考平均壽命)

定期壽險:均選擇保障30年(壯年時期死亡風險兜底)

這樣,能把我們花出的錢物盡其用,更好的體現做高風險槓桿的作用。

花更少的錢,在我們最需要風險保障的時候做好風險兜底。

6寫在最後:

通過以上的配置,把四大保障風險進行了全覆蓋,同時價格上,我們一般的家庭也能承受的起。

這讓我想起了上次那位朋友向我諮詢某福時說的話,其生活在農村,年收入只有五萬多,被業務員催著,花了近兩萬給自己買了某福,問及家裡其他人有沒有,他說業務給他講:先保大人,他是主要收入來源,後面有錢再保老婆和小孩。

首先,他說的理論沒毛病,但是,花了年收入近20%的錢,才只給自己保了一點,我心裡實在為他未來的生活擔憂。

雖然不能幫大家賺錢,但希望我的文章能幫助大家省錢吧。

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如果有幫助到您,也希望您能轉發出去,幫助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