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探險:給父母買保險,坑太多!我們卻懂得太少

父母卻一天天在變老。我們有了一定經濟基礎後,很多人想到了為父母買保險。

給父母買醫療、重疾等健康險,但是,給父母買保險並沒有那麼簡單,特別是針對55歲以上的老人。

尊老愛幼是美德,然而市面上的商業保險卻對老年人並不那麼友好,商業保險本身是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年輕人的理賠率低,保險相對便宜,而年紀大,疾病發病率明顯要高出年輕人很多,保費也比年輕人貴很多。

1 寫在前面

1)對於沒有保險的家庭來講,建議基礎保障是必須的,也就是說,如果還能補交國家的社保的話,是最優選擇,可以抓緊時間補交社保,性價比最高。

2)基於性價比的考慮,建議選擇純保障型的(不要附加任何理財、分紅、儲蓄的性質)產品,偽需求。

3)再次強調,儘量選是純保障型的產品!

2 先說一下為什麼要有社保

1)網上有很多講社保無用的朋友,但不管別人怎麼說,講社保不好的人,都是因為他沒有社保,應該問一下有社保且已經享受到社保的人怎麼講,尤其是社保中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

社保是國內性價比最高的基礎保障,沒有之一!

2)另外,有醫保除了能享受基礎保障以外(就醫報銷比例),即使在購買其他保險過程中,也有很大優惠。比如,現在常見的百萬醫療險。有醫保和無醫保的價格差異可以達到3倍

56歲:無醫保價格:

小七探險:給父母買保險,坑太多!我們卻懂得太少

56歲:有醫保價格:

小七探險:給父母買保險,坑太多!我們卻懂得太少

所以,請關注,也要給父母關注,有無社保醫保的差異不是那麼一點點。

另外一些朋友問我,農村戶口的新農合算不算有醫保?

算的,農村新農合的效用,相當於城鎮醫保。

3 老人自己買還是子女給買

作為子女來講,建議不要讓父母單獨自己買保險,最起碼也要徵詢一下子女的意見。

這裡指的是大多數父母,個別父母的理財意識和投資規劃意識比較強的可以不用考慮,因為一般家庭的父母對保險的理解和銀行存錢差不多,這種情況很容易被忽悠被騙。

給大家看一下現實情況,各位自己體會:

小七探險:給父母買保險,坑太多!我們卻懂得太少

老人買保險被騙的額概率太大。

90%以上的被騙都是把買保險當存錢,被分紅、領錢、養老金啥的忽悠。

所以,做子女的一定要給父母提前講清楚,涉及的資金方面的,稍有不清楚一定要給子女打電話,不要擅做決定。

正是因為給老人買保險本身就不好買,所以大家在找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坑,造成老人更不好買保險。

老人被騙的另一個原因,因適合老年人的保險比較少,而理財型的產品受年齡限制比較寬鬆,老年人一般存的有養老錢,放在那又不動,又不懂。部分業務員抓到老年人,就賣理財分紅,基本不含什麼保障。

而老年人最缺的就是保障!

4 給老人應該怎麼買

保障型是首選,為了更好理解,我把主要的險種列出來,對於老年人,做一個測評。

大致的險種分為:醫療、重疾、防癌、意外、理財分紅這幾類,其中,重疾的範圍是包含癌症的,但基於性價比的考慮,我把防癌單獨從重疾中提出來。

1)老年人對各類保險的實際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變差,所以,對於健康疾醫療的保險需求增加,而不是理財需求。

用星級來標識,☆越多表示需求度越大

小七探險:給父母買保險,坑太多!我們卻懂得太少

2)需求大的並不一定是最易得到的,基於商業的考慮,商業保險對於醫療重疾類的險種,隨著年齡的增長,價格增幅非常大,比如前面截圖提到的那款產品,20多歲購買只需要300多,到50多歲購買需要4000多,價格相差將近10倍以上。

如果價格高點,能買到就行,就怕還買不到,遭到保險公司拒保。

因很多老年人都會有一些慢性病,比如高血壓、胃炎、腸炎、或者長期服藥、短期住院等等情況。

這些情況對老人購買保險都是很大障礙,這些情況基本都在投保健康告知範圍內,如果有,可能就會遭到拒保。

下面我摘錄了某保險公司的醫療保險的健康告知,可以感受一下:

1、被保險人過去2年內投保人身保險或健康保險時,有被保險公司拒保、延期、加費或者附加條件承保。

2、被保險人目前專職或兼職從事屬於《特別職業表》中所列種類的職業。

3、被保險人目前或過往有下列疾病、症狀或情況:

良/惡性腫瘤、白血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心肌梗死、風溼性心臟病、心功能不全二級以上、腦梗死/腦出血、腎炎、腎功能不全、腎/輸尿管結石、肝炎、肝硬化、再生障礙性貧血、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帕金森氏病、癲癇、精神病、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癱瘓、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膽囊息肉、下肢靜脈曲張、甲亢、甲狀腺結節、傳導性耳聾、胃/十二指腸潰瘍、椎間盤突出症、克羅恩病(節段性腸炎)、先天性疾病、心肌病、慢性支氣管炎、潰瘍性結腸炎、痛風性關節炎、濫用藥物史、酗酒史(酗酒是指平均每日酒精攝取量超過60克(男性)或40克(女性),每10克酒精攝取量相當於1杯(330ml)啤酒或半杯(150ml)葡萄酒或者45ml白酒)。

4、被保險人過去1年內存在下列症狀:

反覆頭痛、暈厥、胸痛、氣急、紫紺、持續反覆發熱、抽搐、不明原因皮下出血點、咯血、反覆嘔吐、進食梗噎感或吞嚥困難、嘔血、浮腫、腹痛、黃疸(新生兒黃疸已治癒的除外)、便血、血尿、蛋白尿、腫塊、消瘦(體重減輕5公斤以上)、職業病、酒精中毒、其他藥品中毒、智能障礙、五官/脊柱/胸廓/四肢/手指/足趾缺損/畸形或功能障礙。

5、被保險人過去1年內存在健康檢查結果異常(如血液、超聲、影像、內鏡、病理檢查)或長期服藥(有規律的服藥超過1個月);過去2年曾住院(不包括剖腹產/順產/急性鼻炎/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或有醫生提出進一步複查、治療或手術建議的。

6、女性被保險人:

被保險人目前在妊娠過程中,或有醫生或體檢醫師告知過被保險人有乳腺囊腫/結節、卵巢囊腫、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宮頸炎、陰道炎、盆腔炎、月經失調。

所以,各類保險的購買難度,做了一個排序如下:

用星級來標識,☆越多表示購買難度越大

小七探險:給父母買保險,坑太多!我們卻懂得太少

為什麼同屬於健康類的保險,防癌險難度比較低?

因防癌險僅僅是對癌症的保險,是針對性的保障,所以投保時的健康告知和價格都會較低。

另外,分紅理財型的保險難度是最低,如果僅僅是理財,購買限制不多。但如果涉及到保障型,要求的標準會提高。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業務員喜歡給老人推銷分紅理財型保險的原因之一。

還有原因之二:因為純保障型的保險,醫療險(如百萬醫療),基本沒有什麼佣金,很低。重疾險和防癌險,保險公司一般會有保額限制,年輕人可以買30萬50萬甚至更高,但是對於同一家保險公司,一般對老年人的額度限制最高是10萬或者20萬。

所以保費也受到限制,保費低、佣金少。

3)前面已經說到,對於每類產品的價格,星級排序:

醫療、重疾的價格相對高,這裡的相對高,是與年輕人買保險的價格做比較,受年齡及出險概率的影響而來。

分紅理財的價格高,這個大家自己體會。

小七探險:給父母買保險,坑太多!我們卻懂得太少

4)最後,綜合前面幾點,我們對這幾類產品的性價比做了排序,分別是高中低三擋。

小七探險:給父母買保險,坑太多!我們卻懂得太少

理財分紅性價比最低,不推薦

醫療、重疾性比價適中:經濟條件ok的話可以選擇,也推薦選擇

防癌、意外性價比比較高:建議需要保障而經濟一般的家庭選擇

5 買到時候還需要注意什麼

1)保障型優先,不要理財分紅。

2)老年人很多是過不了健康告知這一關,但是也沒關係,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可以多選一些產品,每個公司的核保策略是存在差異的。

切記,買保險是雙向選擇,不是這家公司不符合你就不能去別家了,一定要多選產品比較。前期我一個同學讓給她父親推薦產品,找了十幾個產品,最後終於找到一款符合條件的。

所以,市面上有將近百家保險公司,你的選擇性有多種。

3)最大誠信原則,一定要健康告知,如果不符合核保條件,即使業務員說:先保了再說,保了以後保險公司又不知道,之前生病是之前的,可以保的,無所謂。

遇到這些要慎重,理賠時公司會通過各種途徑查到被保人的情況,如果不如實告知,後面理賠遭拒就晚了。

不符合條件,還想買怎麼辦?參考第2條,多比較。

4)如果以上還不能滿足,可以購買一些特定疾病的,除了防癌意外,比如說還有一些專保糖尿病、白血病、骨折等等專項保險,可以網上多搜素參考。

6 給我們自己的建議

最後,還想寫幾句給咱們做子女的朋友:

1)年輕人建議提前為自己買保險(趁著年輕價格低),作為孝子,希望父母能有保障,但更不希望我們工作了多年,萬一出了什麼意外,再次成為父母的負擔。

2)如前面所講,如剛開始買保險,除非你經濟條件非常好非常好,否則不要買分紅、理財、養老、年金類的保險。

3)年輕人主要險種的配置建議

a意外險:

那種一年期的,每年續保即可,非常便宜。(每年200元左右)

b醫療險:

建議有小朋友的,5歲之前可以每年給小孩買,上小學之前的小朋友,免疫力比較差,經常往醫院跑,每次去醫院都要幾百,全部都可以報銷了。

使用率比較高。但是年紀長大後,免疫力強,基本就不需要再買。日常就醫,醫保就足以,花費不多。(千元左右)

成年人買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百萬醫療就可,一年也就幾百塊。

c重疾險:

其實這個應該作為年輕人的首選,因為出現重疾、癌症,對父母的大家那是致命的,如果沒有錢治療,相信我們的父母可以賣命也要為我們治療,現在年輕人熬夜加班,重大疾病、癌症的的發病率已經非常年輕化。

建議趁著年輕,價錢便宜,買一份重疾險是非常必須的。保額30萬起,選擇長期保障。(多比較幾個公司的,肯定有划算的可以省千把塊錢)

7 寫在最後

無論是給父母還是子女買,買保險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家在選擇的時候要認清自己的需求,不要追求大而全,合理的配置可以用更少的全做更好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