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杯賽暫停,是誰的勝利?

昨晚孩子奧數班的老師發來一則通知,說華盃賽決賽暫停了。

華盃賽暫停,是誰的勝利?

孩子因為一直堅持每天做十道八道奧數題,準備華盃賽和希望杯,所以聽到不考了表示很失望,問我為什麼。

我說有人希望停掉盃賽給你們減負,也就是減輕你們學習負擔,不讓你們太累。取消盃賽,這樣很多人得不到盃賽證書就不能憑藉盃賽證書獲得一些比如擇校、推優等機會,就有可能不學奧數了……

沒等我說完,小朋友突然嚴肅的跟我說:“他們不學就不學吧,為什麼還不讓我們學?

是啊!

我也想問問,你們不學就不學吧,為什麼不讓我們學?

你們認為是不好的,就來告訴我,這是不好的,你一定要改,可是你問過我怎麼看了嗎?

我跟孩子說:“沒關係,本來我們也沒有擇校,學習奧數就是為了提高,沒有盃賽就沒有吧,我們照樣學我們的,而且原本我們也不是為了盃賽而學的不是嗎?

可是我這樣就少了一次檢驗的機會啊……

好吧,我有點無言以對了。


果然,今天一早看到好多關於華盃賽的新聞,各大媒體分分報道。

澎湃新聞“馬上評”,以《華盃賽停了,對奧數的迷信能就此打破嗎?》為題進行了報道,結束部分表示:

廣大師生、家長之所以迷信“奧賽”,本質原因就是因為奧賽成績對升學有效。儘管教育部明令禁止中學在招生時將奧賽成績納入考量,但在其他標準不足以公平、公正地篩選學生的現實面前,一些學校難免會重回參考奧賽成績的老路。如果不能在這裡“斷根”,人們對奧賽的迷信,就不可能徹底破除。

新京報以《華羅庚金盃賽暫停:狂熱的奧賽是該冷靜了》為題,措辭還是老一套,除了增加上圖之外沒啥新觀點,關鍵詞也就是“搶跑教育”、“奧數狂熱”這些,而且還是搬出來《奧數教程》主編熊斌的“5%”的言論。

老牌打奧數急先鋒《都市快報》也進行了報道

還有其他媒體、自媒體分分表達自己的觀點。

華盃賽暫停,是誰的勝利?


關於各大杯賽我就不在介紹了。

關於盃賽與擇校掛鉤的問題,我想問問專家、媒體們,是奧數的錯還是誰的錯?

華盃賽暫停,是誰的勝利?

很多人為什麼非要孩子學奧數?(參考上圖)

又是清華教授說,又是北大教授說,又是專家說……這個噴完那個噴,

華盃賽暫停,是誰的勝利?

然後上清華、北大越來越多的是自主招生的競賽生……看到初二就收到邀請函的報道了嗎?這是什麼導向?

是誰讓盃賽和擇校掛鉤的?

掛鉤的只有奧數杯賽嗎?

英語呢?

藝術類的呢?

體育競技類的呢?

一起禁了吧。

有人說國家下文件了2020年取消特長生了。

確實是好事兒!

但是我個問題想請教那些過來人,你真的確信之前那些“特長生”是“考”進去的嗎?呵呵,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認為不應該是“奧數”來背這個鍋。

我想問問,我們當初為什麼搞競賽?我們的目的是什麼?

數學非常重要,相信很多人都會非常認同,拋開競賽的本身,有很多人對數學這一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對“奧數”的本身也充滿了好奇,但是現在因為管理上的問題,直接搞了一個“一停了之”的辦法,咳咳,恕我直言,這就好比胳膊有個傷口,咱們不去治療,乾脆砍掉胳膊就行了。


我一直以來都非常反對,把競賽跟擇校掛鉤,因為這樣客觀上真的會導致很多孩子為此增添太多的無謂負擔!因為你怎麼搞,別人就沒得選,想去就只能逼著孩子或者引導著孩子去學。

可是我還在想,那麼那些不需要擇校的孩子,就是喜歡學的孩子,你為什麼不讓他們學?你憑什麼說這就是“超前教育”、“搶跑教育”,你為什麼所這就是“迷信奧數”?你有什麼資格說這話?好吧,我改改,“你有什麼資格跟我說這話?

一面承認教育分層是科學的合理的,一面又告訴那些徐有餘力的,你這是在害孩子……我的天哪,專家你到底想搞那樣?

小編所在的沒有奧數擇校的城市來說,跟我們一起學習奧數的孩子,很多很多,這些人沒有“擇校”這把劍逼迫,你停不停盃賽,對我們來說無外乎就是少了一場實戰而已。對,僅此而已。

不過,還是要恭喜那些有奧數擇校的地方的家長們、孩子們,無論如何相信你們中的大多數人真的減輕了一些負擔。雖然有可能去不成心儀的學校(趕緊考慮學區房吧,再晚了還得漲),但是隻要努力,還是沒問題的。

然後跟那些本來就跟不上、學不好而且還非要逼著孩子學的家長說,這下你真的可以讓孩子們歇歇了,做點更有意義的事兒吧。

再跟那些幸災樂禍的人們說幾句,其實那些認真學的人縱容沒有盃賽,人家一樣會認真學,而且你記住了,如果他們放棄奧數學習,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精力去在課內學習碾壓你們,你們有什麼好高興的,我就不懂了。

最後,跟所有跟小編一樣堅信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相信寶劍鋒從磨礪出,相信天道酬的家長們,我們孩子路上努力著不是嗎?

我是隨便看看微笑不語,一位關心孩子教育的爸爸,如果您對教育孩子有什麼經驗、需求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一起學習。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