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近距離游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文廟也稱孔廟、夫子廟、先師廟等,越南大約共有20餘座文廟,分別坐落在20來個省內。哪個省有文廟,就說明了當年那個省的教育程度非常高。河內市的文廟應該是越南境內最大的一個,保存得很完整,古韻尤存。

這是越南版第四期

司令小兵從峴港以不到200元的機票飛回河內,一早按計劃遊了河內文廟,這是兩千多年來影響越南的主要外來文化的標誌性建築。

越南人以河內文廟為榮,外國領導人、特別是亞洲國家領導人或高級代表團訪問越南,幾乎都會被安排到此參觀。

文廟正門合影留念。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順天元年(公元1010年),越南李朝開國君主李太祖下詔,遷都升龍(今河內市),並要求在城內興建孔廟。神武二年(公元1070年)建成文廟,供奉儒聖孔子。太寧五年(公元1076年)在文廟旁修建國子監。它除了紀念祭祀孔子,還是越南歷朝歷代皇親國戚教育子弟的場所。

正門兩側前立有四柱下馬碑石亭,仰讀檻聯(碑銘),儒家三重之氣(重文教、重禮、重氣節)撲面而來。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文廟原在我國各地都有,解放前幾乎每一個縣都有一座文廟。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壞的不計其數。現在回過頭看,用野蠻暴力消滅人類的思想文化傳承,是極其荒謬和愚蠢的。

中國現存最大的文廟有山東曲阜的孔廟、南京的夫子廟、北京的國子監、雲南建水孔廟,總的印象是形在恢復,而內容及精神皆已喪失。

我們南寧孔廟始建於北宋皇祐年間(公元1049-1054年),2007年易址重建了孔廟,籌建單位在設計過程中來參觀過河內孔廟。司令當時參加了這重建工作,並做出艱難的貢獻,直到今天,館長李先生見面就說:“司令是南寧孔廟的功臣!”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過大忠門進入第二庭院。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過奎文閣進入第三庭院。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兩側各一座進士坊,保存著82塊進士碑,記載了從大寶三年(公元1442年)至景興四十年(公元1779年)這337年間、82屆科舉、1306名進士的姓名與籍貫。作為中國藩屬國,越南歷來沒有狀元,所以只為進士刻立石碑。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進士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的考試者。隋煬帝大業年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隋後歷朝通過徵辟任命官員,唯進士始徵。

清朝在明制上做了一定改變,尤其是大量的滿洲人不通過考試就可以直接進入官僚體系,這不管是在宋朝還是明朝,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這等於擠佔了原由進士們壟斷的官僚體系,進士的意義其實已經名存實亡。這是中國科舉時代最腐朽沒落時期。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過大成門進入大成殿前的第四庭院。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堂上掛著“萬世師表”的金字紅匾,康熙御筆。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十二月,阮福映滅安南,遣使入貢,乞以“南越”名國。清廷諭不得以“南越”名國。康熙八年,清廷改安南為越南國。八年六月,命廣西按察使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越南作為清的屬國地位正式確立。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大成殿內供奉著孔子聖像,爾等肅立參拜。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大成殿之側有藏書房,內藏四書五經等儒學書典。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大成殿後的第五庭院為國子監,殿內供奉著越南的儒學大師朱文安。其在越南推傳儒學,地位類似於中國的朱子。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不知大考前是否也香火鼎盛。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一群來自臺灣的年輕人……河內的文廟沒那麼威逼森嚴。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牆外傳來古樂陣陣。

整個都是真材實料精雕細刻的古法。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文脈傳承,古韻流芳。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晨鐘暮鼓,敷文啟教。

「多圖」近距離遊越南文廟,看中華文化圈的儒家文化


才出文廟,望見對面公園涼亭裡,人們閉適於霏雨中,司令由衷生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之感慨!

科舉制度是中華文明最偉大的發明,是相應時代最利於大國社會平衡穩定發展的國家制度,延續了1400多年,是對人類文明史的一大貢獻。

越南文廟即是在世界文明歷史大格局下,受中華文化深刻影響的歷史建築,標誌著北越與中國曾經的藩屬關係。

編輯:三璞 較稿:司令小兵 南越飛哥 攝影:司令小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