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若初見,回首錯一生

春風送暖。清晨,蓬勃濃郁的天邊撲面而來,東風細細,桃花紛落,灑滿小徑。她在院子裡盪鞦韆,看見他來,羞得抽身便走,卻沒注意,髮間滑落下來的一支鳳頭釵。

他撿起那隻金釵,折一枝桃花在手,輕吟那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相逢若初見,回首錯一生

他見過她,在昨晚,也是在這園中盪鞦韆。他赴京趕考,見天色已晚便在此借宿一宿,這楚員外也是個善人,見他孤身一人衣著又有些寒酸便二話不說就讓他住下來,今日要啟程楚員外還給了些財物予他做盤纏。而這姑娘便是員外的千金,乳名楚兒。

出了楚家大門,偶一回頭,便見楚兒坐在庭院中的鞦韆上,似在看他,見他回頭,目光微轉,看著滿地落紅。

他想了想,走到她面前。

“姑娘,有禮了”他舉手作揖。

“不知公子有何事?”她的聲音清泠,嘴角微揚,有些淡然卻不冷漠。

相逢若初見,回首錯一生

“方才姑娘落下的金釵”說著便拿出金釵遞給她。

她看了一眼卻沒接過,緩緩說道“此去京城,山長水遠,願公子一路平順,蟾宮折桂。”

見她如此,他便作罷“如此多謝姑娘吉言,他日若遂凌雲志,定報今日楚家恩”

人生一夢,白雲蒼狗。三年,他流連秦樓楚館。三年,她淪落煙花柳巷。

原來,三年前,他名落孫山,心灰意冷,迷醉青樓,煙花巷陌裡,夜夜笙歌,自甘墮落。

原來,他離開的第三年,他家被賊人洗劫一空,楚府也被大火燒盡,而她的父母,都死於這場大火裡。而她,生活所迫,無奈淪落風塵,輾轉來到了京城。

相逢若初見,回首錯一生

在這煙花迷巷裡,有人買醉舉杯消愁,有人慶賀春風得意,有人情陷溫柔鄉。而他呢?

她看到了他,是在拾翠苑的一個姐妹四孃的房裡,如今這般落拓,再不復往日風流模樣,她失望之餘更不願看到他這般自甘墮落。

她希望四娘能勸勸他,但是她知道四娘是個愛財而又附庸風雅之人,何況他對四娘似乎真有幾分情義,四娘在這拾翠苑裡容貌並不出挑,是以他雖然落魄,但是在街頭巷尾寫書賣畫,卻能夠維持他幾日便來四娘這一次,為了滿足一個女人的虛榮心她又怎輕易讓他離開。只是,她必須想辦法讓四娘勸勸他。

“常來姐姐這兒的那位公子是妹妹的故交,本是赴京考取功名,姐姐想必也是知道他為何流連此地的,他雖有八斗之才卻怕是早已忘記當年凌雲之志,想來姐姐應也不願見他這般,姐姐若能勸勉,激發他的鬥志,他日他若有幸及第,姐姐可是有莫大的功勞呢,想來那公子也不是無情人,姐姐的後半生可無憂矣”楚兒見四娘有些猶豫。便接著說道“他給姐姐的,妹妹定分文不少補上”聽罷,四娘心裡也有了打算。

相逢若初見,回首錯一生

“那我該如何做?”

“姐姐先勸他離開,若是不成便硬趕出去,說,若是不中第便不配來見你,此生永不復見,知道姐姐不忍,但有舍方能得啊”

“九娘好計,這麼處心積慮的為他打算想必不只是故人這麼簡單,為何不自個兒去說?”

聽及此,楚兒笑了,笑得有些蒼涼“只不過萍水相逢罷了,姐姐還是不要提起我罷,且此時他心繫姐姐身,此時應是聽姐姐的話吧”其實,她沒說,她想留在他心中的永遠是那個乾淨的清泠的十五歲時的模樣。她在拾翠苑眾姐妹中,按年齡的排列順序是第九,所以,世上已再無楚兒,只有九娘。

“四娘”伴著他的聲音腳步已是踏進四孃的房間,楚兒來不及避開,只得低頭行禮便匆匆出門,她知道以四孃的為人,斷然不會提起她。

經四孃的軟硬兼施他離開了拾翠苑,“願公子一路平安,蟾宮折桂”楚兒默默說著三年前的祝福。

相逢若初見,回首錯一生

果然,三年後他高中了,春風得意馬蹄疾,好不風光。

他興沖沖的跑上樓來,正撞上了楚兒,他扶起她。這一眼兩兩相望中間竟隔了五年,那句“他日若遂凌雲志,定報今日楚家恩”的話猶在耳畔。只是.....

“失禮了,姑娘無礙吧?”

望著他,眼淚便止不住往下流,當年,故意掉的那支鳳頭釵可還收著,當年故作高傲的她可還記著。

看著她流淚的眼,他不解問道“姑娘,我們可曾認識?”

六年,他們都飲盡了歲月的風霜雨雪。六年,她一眼便認出了他,六年,她的心繫在他的身上。六年,他的心給了人,六年,縱使相逢卻不識。“小生此次來是帶四娘離開的,若無她便無今日的我,小生先去找她先告辭了”

相逢若初見,回首錯一生

“當年,我若勇敢一點,當年,我若沒那麼矜持,是否今日就有些許不一樣。”這些話又能問誰呢。

誰許了誰的情深,誰棄了誰的紅塵,到底還是天物弄人。

他們走出了她淚眼朦朧的視線。

又是一年開春,他衣錦還鄉時,他路過了曾借宿的地方,哪裡還有昔日的繁華,也再也不見那如桃花的姑娘。剩下的只是斷壁殘垣,只那一樹桃花燦爛如初。

他從懷中取出那支妥善收藏的金釵,這麼多年,無論有多艱難都未曾離開他,四娘想要他也沒給。故人又在何方,他有時會覺得,那種熟悉的氣息明明很近,卻又怎麼都抓不住,就像多年前遺落在這裡的心,怎麼,也找不回來了,那個冰清玉潔的姑娘,那個有著明眸皓齒的姑娘,至今無恙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