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與職業戰隊交手後 我決定要仔細研究一下nova3

近日筆者參加了一場“備受蹂躪”的活動,而這裡的蹂躪並不是身體,而是心理上的巨大創傷。到底怎麼回事兒呢?還要從上週的一次活動說起……

一次與職業戰隊交手後 我決定要仔細研究一下nova3

9月17日,筆者有幸參加了nova3實力派挑戰賽,本以為王者榮耀鑽石I的水平不會太丟人,然而在和eStarPro戰隊的“點到為止”比賽中,筆者還是受到了10000點傷害。在和職業選手競技的過程中,深深的感受到這不是人民幣玩家就能戰勝的,職業選手的實力確實高出一般人不少,有那麼一瞬間讓我覺得那天玩的《王者榮耀》再也不是我平日裡叱吒王者峽谷那般瀟灑……

當然在競賽的環節中,華為nova3給我和eStarPro戰隊的隊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雖然不知道隊員在平時用什麼手機打王者,但當天大家都用著華為nova3打王者的時候他們對這款手機還是相當滿意。

一次與職業戰隊交手後 我決定要仔細研究一下nova3

每一次eStarPro戰隊擊殺我一次,他們都會拿起華為nova3看看……雖然我們用著相同的手機玩著同一款遊戲,如此巨大的差距讓我下定決心,將nova3作為我的主力機型,打王者上分。

在使用的這幾天中,筆者順便對華為nova3的遊戲性能再次做一個完整且專業的測試。

一次與職業戰隊交手後 我決定要仔細研究一下nova3

華為nova3採用目前最新的麒麟970芯片(麒麟980還有過幾天和大家見面,所以目前最強的還是麒麟970),麒麟970CPU部分採用的仍然是ARM公版A73架構+A53架構大小核心搭配,4個A73大核最高主頻為2.4GHz,4個A53小核最高主頻1.8GHz,在GPU方面,麒麟970採用了ARM Mali-G72MP12,這是一款12核的圖形處理單元,相比麒麟960的Mali-G71MP8不論是架構還是核心數都有提升。

麒麟970集成了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絡單元,處理相同AI任務,新的異構計算架構擁有約 50 倍能效和 25 倍性能優勢,圖像識別速度可達到約2000張/分鐘。

一次與職業戰隊交手後 我決定要仔細研究一下nova3

然而對於遊戲性能最重要的還是得益於麒麟970+GPU Turbo這對組合了,打破了EMUI操作系統和GPU之間的處理瓶頸,使得GPU圖形運算整體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改善畫質和提升性能的同時,功耗還下降了。

測試遊戲:王者榮耀

測試機型:華為nova 3

測試環境:高畫質、高粒子質量、高清顯示、高幀率、多線程、關閉角色描邊

一次與職業戰隊交手後 我決定要仔細研究一下nova3

一次與職業戰隊交手後 我決定要仔細研究一下nova3

一次與職業戰隊交手後 我決定要仔細研究一下nova3

十分鐘後,我們看下GameBench的波動圖。幀數穩定在60幀左右,如果這個數據不夠明顯的話,可以看下幀數曲線,近乎一條直線,只有在遊戲結束後有些許下降。

測試遊戲:絕地求生 刺激戰場

測試機型:華為nova 3

測試環境:HDR高清、超高幀數、經典風格、抗鋸齒、陰影、關閉流暢自適應

一次與職業戰隊交手後 我決定要仔細研究一下nova3

一次與職業戰隊交手後 我決定要仔細研究一下nova3

從幀數曲線上能夠看出,在前期到處蒐集物品時,幀數比較穩定,但後期發生對戰時會有小幅度的下降。

這次的華為nova 3專項測試就到這裡,總體給我的遊戲體驗還是相當出色的,得益於GPU Turbo的加持,讓麒麟970的短板一下補強,除了遊戲體驗外,擁有這項技術的手機在續航時間上也有著一定進步。

在體驗華為nova3這段時間小編精心苦練達摩,但依舊擺脫不了eStarPro給我帶來的噩夢……看來普通人和職業選手的差距真的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