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秋天天犯困哪行?抗「秋乏」清單快收藏!

春困秋乏,隨著天氣轉涼,很多人發現自己早上起床不像夏天那麼利索,中午吃完飯以後得小憩才行。這其實就是“秋乏”的表現。健康專家提醒,白露節氣過後,燥氣漸盛。燥易傷肺,就要把潤肺護肺提上日程。所以,這一時段應注意調整好日常起居,養精蓄銳,更好地應對“秋乏”。


一入秋天天犯困哪行?抗“秋乏”清單快收藏!


為什麼“秋乏”年年都會找上門來?

瀋陽市健康教育中心科普室主任、副主任中醫師李涵博士介紹,秋天天氣轉涼,人們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熱量攝入大大增加。同時,汗出減少,人的陽氣漸漸收斂,也就特別想睡覺。為迎接冬季,人體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稍不小心,體重就增加,人就更不愛動,睏乏也會悄然襲來。因此,秋季養生解乏,應以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鍊為主,皆以養收為原則。


一入秋天天犯困哪行?抗“秋乏”清單快收藏!


吃點滋陰潤燥的 酸味蔬果就不錯

想要避免“秋乏”,首先要調整“精氣神”和起居習慣。平時要做到內心寧靜,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其次,入秋後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睡覺以順應陽氣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得太過。日常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變天則容易受涼感冒。

在飲食上,秋天宜收不宜散,要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吃些酸味的果蔬。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梨、龍眼、百合、甘蔗、芋頭、沙葛、蘿蔔、銀耳、蜜棗等。


一入秋天天犯困哪行?抗“秋乏”清單快收藏!


想要潤肺護脾胃 可艾灸這些穴位

李涵表示,秋季大腸經和肺經處於最旺狀態。從五行來說,金旺克木,木主脾胃,所以,在秋季要注意保護脾胃,加強膽經和肝經的功能。可以取期門、下脘、章門、曲泉、陽陵泉、懸鐘等穴位,用艾條灸燻,有助於強身健體,對抗“秋乏”。


除了秋乏,瀋陽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醫師孫曄提醒,秋季一到,以下四種疾病易發作和復發,要特別注意預防。

感冒。經過炎熱的夏季後,人體內耗較大,導致免疫力下降。隨著氣溫降低,病毒乘虛而入,特別是初秋時節,溫差明顯,因此,此時節要預防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侵襲。少去公共場所,注意室內通風,多飲水,出汗時不要吹涼風,加強室外鍛鍊。

肺炎、氣管支氣管炎。

秋天溼度降低,人很容易出現秋燥,秋在五行中與肺相應,而秋燥最容易危害肺部引起肺炎。秋季還是慢性支氣管炎易復發期,特別是老年人對氣候的變化較敏感,且適應性差,極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發病,平時要注意隨時增減衣服,多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情緒,過敏性哮喘患者還要避免接觸過敏源。

心血管疾病。立秋後,早晚溫差明顯,身體的血管收縮和舒張變化較大,血壓容易波動,正是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風等疾病的高發期。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一定要注意控制血糖、血壓,不要讓自己受到“冷刺激”,如不吃冷飲料,不用冷水洗澡、洗腳等。

胃病復發。秋天氣候轉涼,人們的食慾旺盛,而且民間也有“貼秋膘”的說法,但過多地進食可使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容易導致胃病的復發。秋天,胃病患者除了注意保暖之外,還應當進行體育鍛煉,改善胃腸道的血液循環,減少發病機會,並注意膳食合理,要少食多餐、定時定量、戒菸戒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