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魏蜀吳都曾經歷過新老接替,由於國家尚未完成統一,外部有鄰國虎視眈眈,因此,三國內部都毫無意外的選擇了輔政大臣,輔助幼主上馬之前送一程。魏國先後有司馬懿、曹爽等輔政,蜀國有諸葛亮,同樣,在吳國,孫權死後,選擇諸葛恪、孫峻、滕胤輔政。
魏蜀吳三國輔政,其結果也各自不同,輔政大臣的命運也是天壤之別,但有一件事,各國之間都是出奇的一致,就是強化輔政大臣的權威,集中權力,應付內外各種複雜局面,這種做法本身沒問題,但權力本身就是雙刃劍,權力運作自有其自身規律,有時候單憑掌權者自身是無法左右的。
輔政大臣的設置,本身就是為了維護政治格局的平衡,絕非是一項簡單的人事任命而已。比如在魏國,曹丕代漢以後,為了防止外藩過於強大,對中央構成威脅,導致西漢七國之亂的重現,所以一開始就抑制宗室,處處防範。
魏明帝曹叡駕崩之時,以司馬懿為首的士族力量崛起,為了防止一家獨大,遂刻意安排宗室曹爽共同輔政,奈何曹爽自己不爭氣,加上宗室勢力根本無法制衡司馬懿父子,最終導致曹魏被取代。
再看蜀漢方面,諸葛亮為首的荊州系和以李嚴為首的蜀地本土派兩股力量,也一直明爭暗鬥。
至於孫吳方面,孫權臨死之時,安排的三個大臣,其實是宗室、外來勢力和本土勢力三股人馬的平衡而已。然而,三方勢力都想從中脫穎而出,很快三駕馬車就出現了問題。
首先是諸葛恪,諸葛恪從小就非常聰明,有神童之美譽,又有父親諸葛瑾巨大聲望庇廕,所以入仕以來,可謂官運亨通,甚至自詡諸葛亮。不過,諸葛恪確實也表現出了非凡的一面,比如收服山越。山越之人,居於丹陽群山之間,出山為盜賊,入山化無形,自漢朝以來,就是當地一大隱患,令地方政府頭疼不已。
對於征服山越,絕大多數人都不看好,就是諸葛瑾也對兒子持保留意見,認為出征山越,無疑是自找麻煩,弄不好還會給家族招來禍患。就這樣一個老大難問題,諸葛恪出面平定收服了,而且將山越人引導出山,從中選拔精壯之人,組建了一直四萬人的軍隊,著實令人刮目相看。孫權拜諸葛恪為威北將軍,封都鄉侯。
孫權臨死,兒子孫亮年幼,必然要託孤於重臣,群臣都屬意諸葛恪。對於諸葛恪,孫權還是有所顧慮的,認為其人太過於剛愎自用,託孤之人必須有威望、有能力,還要善於團結多數人,而不是一味依靠威權,諸葛恪能否做到,孫權心裡沒底。
但最終孫權還是同意了,任命諸葛恪為輔政大臣。
孫亮即位之初,諸葛恪的工作還是乾的有聲有色、可圈可點。孫權晚年猜忌之心很重,搞特務政治,到處安插耳目,刺探民意,搞得民間很緊張,諸葛恪一上臺,就罷免了這項苛政,緊接著,對老百姓不斷送大禮包,減免歷年拖欠的賦稅。每一項措施,都使得吳國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民間幸福指數不斷攀升,而與之伴隨的是,諸葛恪的民意支持度也水隨船高,節節攀升。
對於諸葛恪的做法,老百姓贊成,但在沒有選票的封建社會,對於諸葛恪的政治權力的穩固,其實並沒有多大幫助,反而招來不少反對聲。
在同僚們看來,諸葛恪這是拿著朝廷的好處,在給自己收買人心,施恩也是皇帝的事,諸葛恪這樣做,往重裡說,有不臣之心。
其實,諸葛恪心理也清楚,朝堂上對他不滿的人,大有人在,古往今來,要處理好這種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發起對外戰爭,轉移內部視線。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吳建興元年)十一月,吳國與魏國發生東興之戰,結果吳國大勝,魏兵死傷過萬,吳軍繳獲物資無數,吳主孫亮進封諸葛恪為陽都侯,加封丞相、荊、揚州牧,督中外諸軍事,並賜金一百斤,馬二百匹,繒布各萬匹,諸葛恪聲望達到頂點。
第二年,諸葛恪又要發起對魏國戰爭,群臣覺得目前國力支撐不起再次發動大戰,故持反對意見者居多,但諸葛恪不聽,一意孤行,最終大敗而歸。
此後,諸葛恪聲望跌落,最終死於孫峻之手。
表面上看,諸葛恪死於自己剛愎自用的性格,但其背後的原因,恐怕遠非如此簡單。諸葛恪失敗,其實是吳國內部三股勢力的較量的結果,早在吳國建立之初,有南遷士人、孫吳皇室、江南士族三股力量,前期,孫吳皇室主要倚重南遷士人,抑制江南士族,但至孫權死前,孫吳朝廷基本實現了本土化,也就是更倚重江東士族,這也是為何孫權臨死前對任命諸葛恪存有猶豫之心,因為諸葛恪代表的正是南遷士人的利益。
兩者之間的利益,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處於相似境地,蜀國諸葛亮也是同樣不斷髮動對魏國戰爭,來轉移內部矛盾,但是諸葛恪無論個人聲望還是真實能力,都無法和諸葛亮比,所以他一旦對外戰爭失敗,身敗名裂也是遲早的事了。
閱讀更多 白馬晉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