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越和海信,哪個會先掉進坑裡?

楊超越又雙叒叕火了。

在世界盃小組賽進行得正火爆的時候,楊超越一路殺出重圍,直接引爆微博話題,以第三名的成績出道了。而隨著楊超越出道而來的滿天口水,以及自媒體的一擁而上,引發了無數人關注。

第一期節目中,楊超越的標籤是“村花”,她曾在節目上表示,她是他們全村人的希望。眾多不明真相吃瓜群眾一聽,原來是村裡那個長的好看又善良的小芳,實力強不強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站隊支持。所以當楊超越說自己參加節目只是為了兩千塊的工資時,眾多網友非常走心的哭了,畢竟,生活總是艱難的,網友都是善良的。

楊超越和海信,哪個會先掉進坑裡?

當然,作為一個高中沒畢業就出來混社會的小姑娘,有組建女團的經驗在先,這個時候不搞事情是不可能的了,打死都不可能的。於是,一個愛“哭”的楊超越上線了,不分時間不分地點的哭。眾多網友備受打擊,初以為是個王者,卻不料竟然是個連青銅都夠不上的廢柴。眾網友議論紛紛,楊超越卻一點兒也不著急,靠著天生的美貌和“影后”級別的哭技,腦殘粉把楊超越送上了第三的位置,而她也坐得心安理得。

楊超越和海信,哪個會先掉進坑裡?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火。楊超越的爆火,離不開其專業團隊的營銷和個人的無縫配合,這種賣人設的方式,其實也是娛樂圈中一部分流量明星的通用手段。雖然沒有任何有生命力的藝術作品,僅靠不斷刷“表情”輕輕鬆鬆就登上了生物鏈的頂層,再聯想到爆出“天價片酬”的各影星們,底層百姓那是相當的痛心疾首。

當然,楊超越能夠成功出道,也離不開腦殘粉的支持。為什麼現在的腦殘粉都有些三觀不正?除了互聯網生態環境的影響,所謂的抖音、快手、手遊等也在推波助瀾。據某機構調查,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中,主播、網紅牢牢佔據了第一名的位置,其佔比達到了54%,配音員和化妝師分別佔據了第二第三的位置,而像工程師、研發人員、電工、車工等職位,幾乎少到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所有的年輕人都去當網紅和流量明星,中國的老百姓都只能喝西北風了。

楊超越和海信,哪個會先掉進坑裡?

在崔永元曝光“陰陽合同”之後,范冰冰成了眾矢之的,之後幾大部委更是聯合下達通知,要求所有電視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個人片酬不能超過總片酬的70%。無論是藝術人員還是粉絲,都應該看到,一個優質的偶像是正面向上的,代表社會主流價值觀,藝術工作者都要用作品說話。

同是偶像,為什麼C羅總能表現出獨特的人格魅力?除了專業水準,無論是對粉絲的愛護還是強大的自律性,國內明星都沒有可比性。

楊超越和海信,哪個會先掉進坑裡?

楊超越雖然火了,卻是沒有任何生命力的火,相信過不了多久,就會成為社會閒雜人等,不幸如王菊。

說到火,不能不說到大爆冷門的俄羅斯世界盃。

大家都說,本屆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基本上能去的都去了。世界盃是一場競技狂歡,更是一場豪門盛宴,場上場下不斷閃現中國企業的身影,海信的廣告出現在了世界盃的現場,並通過一系列營銷動作來吸引球迷的眼球,這一波操作比國內一些靠打擦邊球的企業要高明許多。不管是用俄文廣告吸引了眾多球迷的眼球,還是“海信電視,中國第一”的中文廣告,都引發了眾人的熱議,真是既驚喜又驚嚇啊。甚至海信還邀請了好萊塢明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作為其形象代言人,這個品牌的跳躍真的有點大。

楊超越和海信,哪個會先掉進坑裡?

不只是海信,其他品牌也企圖通過世界盃實現一炮而紅,包括萬達、蒙牛、vivo、雅迪等在內的7家中國企業成為本屆世界盃的贊助商,數量達到歷屆之最。眾多企業紛紛大手筆投入,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一時間熱鬧非凡,眾人紛紛拍手叫好。很多人都覺得:這一屆世界盃,中國的企業贏了。

事實真是如此嗎?

2018年上半年,受市場經濟大環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不斷下降,同時受房地產調控等政策的限制,家電行業需求不振,整體表現低迷。大手筆的品牌廣告投入能否帶來銷售的明顯提升,進而降低財務風險,恐怕不能過於樂觀。尤其是海信電器2017年淨利潤只有9.42億元的情況下,海信花費近億美元贊助世界盃,是否物超所值?

楊超越和海信,哪個會先掉進坑裡?

相關數據顯示,海信電器營收及利潤增長率均處在低水平,2014-2016年海信電器營業收入分別是290億、302億、318億,增長率分別為1.85%、4.08%和5.44%;淨利潤分別是14億、14.9億、17.6億,同比增長率分別是-11.55%、6.35%和18.15%。2017年,海信電視機業務營業收入301億元,佔比高達91.2%,可以明顯看出海信的主營業務來源於電視。

另一方面,海信電視近幾年在市場上的表現也並不亮眼,其產品競爭力在不斷下降,全球的電視主流企業中,主要都在做OLED電視,只有海信把所有賭注都壓在激光電視上,風險非常大。在很多經銷商不看好激光電視的情況下,海信花費逼近其2017年淨利潤的價錢贊助世界盃,不得不說是一招險棋,有英利的前車之鑑,國內的企業在贊助時更要謹慎。

楊超越和海信,哪個會先掉進坑裡?

電視行業今年5月較去年對比

另外,彩電作為耐用消費品,更換的頻率相對較低,一個家庭只需要一到兩臺電視機,其壽命卻長達五六年,甚至更長。反觀手機等電子快消品,更新換代的時間非常快,消費者更換手機的頻率也更高,一些手機用戶至少一年更換一次手機。因此,像vivo等手機品牌贊助世界盃,市場變現更快。

而本屆世界盃的頂級贊助商萬達,雖然其廣告也出現在世界盃的賽場上,後續的營銷卻沒跟上去,完全讓人一臉懵逼,搞不清楚這家企業的核心業務,別說外國人了,就連國人對萬達的印象,也僅限於商業地產和酒店業務,這一波巨資投入,萬達可能是打了水漂。

楊超越和海信,哪個會先掉進坑裡?

想當初,國際足聯經營不善行將倒閉之際,中國企業慷慨相助爭當接盤俠,特別是萬達雪中送炭,而擠不進去的也要贊助個球隊蹭個熱點。難怪國外的人都說中國人的錢好掙,我又想起了“人傻錢多速來”的段子。

所以,搞不好,這次世界盃,中國企業可能成為最大的輸家。如果這樣,會不會成為世界盃上的又一大冷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