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小富靠拼搏、中富靠機遇、大富靠智慧

今日,2018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正在熱烈召開。會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表示,企業家最要緊的是開闢新路。小富靠拼搏,中富靠機遇,大富就要靠智慧。


厲以寧:小富靠拼搏、中富靠機遇、大富靠智慧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讓我在這個會上講幾句,實際上,對我來說這是力所不能及的,為什麼呢?我這些年沒有在金融業工作過,主要是在學校裡教書。但是從我接觸的各個企業家當中可以看到,中國現在的大問題提高企業家的素質,如果沒有這個企業家的素質,其中包括在銀行金融方面的人的高的素質,還是很難把北京的金融業提到新的高度。在這方面,我首先要講一下,怎麼樣能夠把北京的整個的金融的骨幹人才培養出來呢?這個不完全是靠會議,要靠他們在北京金融界起什麼作用。能不能把外地的一些好的銀行業拿到北京來,增加北京對咱們的幫助。

今天應該要認識到,我們講企業家,如果是用過去的眼光來看企業家跟現在是不一樣的按照現在的陽光來看,企業家最要緊的是開闢新路。有兩句話在金融界或者是在企業界很流行的,小富靠拼搏,中富靠什麼呢?中富靠機遇,要抓住機遇。大富靠什麼呢?大富靠智慧。小富靠拼搏,中富靠機遇,大富就要靠智慧。這點在各個省當中都有例子,但是金融方面的例子還不多,這是我一個總的看法。

我經常看到在北京有一些店還掛一個牌子,這個牌子掛的什麼呢?“百年老店”。百年老店是不錯的,四百年的老店,但百年老店到現在沒有成績算什麼百年老店?他沒有這種壓力,沒有這種感覺,所以有的店我看到開了幾個月又關了,並不是說北京不需要這樣老店,但是老店也應當走新路,在這方面我們就講,金融方面我們需要做的工作是很多的。

剛才我講到新型企業家,也就是說剛才講過的小富、中富、大富靠的什麼東西。當然,我們還要進一步,市場是可以創造的,如果你沒有市場可以創造的話,很難把金融搞熱起來。

在光華管理學院經常給學生提到一個案例,這個案例是什麼呢?就是說一個企業家,他把梳子變成一個很好的商品。有一個企業家就找了4個推銷員來,個人帶了木頭梳子給我推銷去,講明瞭是給誰推銷,是給和尚廟裡的和尚推銷。推銷員回來了。回來以後問他怎麼樣?一把沒賣掉,為什麼沒有一把沒賣掉,我跟和尚賣梳子,和尚說我光頭用梳子幹什麼用啊?這樣一把沒有賣掉。一會兒第二個推銷員回來了,說銷了十來把。你怎麼銷的十來把梳子呢?推銷員說我對和尚們說,梳子不僅是給你梳頭,而且它經常刮刮頭皮的話有美容的作用,也可以止癢,這樣銷了十來把。一會兒第三個推銷員回來了,第三個推銷員回來說,你看看我銷的多少把呢?銷了100把?你怎麼會銷100把了呢?他說我進去看了這個廟,看了廟以後我就找方丈去了,說你看你廟裡的香客多虔誠啊,他們每天到這裡來,他們經常把朋友們也邀到這裡來,你得有禮品,得得有手段來使他們感到廟裡的梳子對他們有好處,他就說,和尚廟裡賣梳子是拿來放在各個廟堂的桌上的,每個人都可以自己拿著去梳梳頭,沒有了第二天又可以放在那裡。這樣他銷了很多。梳子作為廟裡關心香客的一個手段。最後一個推銷員回來了,說你銷了多少把,說我銷了1000把。那你怎麼會銷那麼多呢?他說我直接找了方丈,跟方丈就聊天,說怎麼聊天呢?他說,你看你這個廟地香火都旺啊,你得想法子來關心這些香客,你要有禮品回贈給他們,什麼禮品呢?他說,梳子,他說誰要你這個梳子呢?他說不同的,木頭梳子兩邊是可以刻字的,這邊刻什麼字?這邊把廟裡最好的對聯可以刻一幅上來,反面呢,方丈的書法很好啊,你留幾個字,這樣人家將作為一個紀念品留下了。這個好,這樣我店裡賣的梳子就變成了廟裡的禮品了。

由此可見,第一個一把沒有賣掉的說明他沒有本事。第二個他能想出來還有第二功能呢,經常來梳梳頭,能夠來保健自己,這樣子是好的。第三個他由於賣梳子放在廟裡的香堂,頭髮亂了可以梳一下,有香灰可以彈掉。第四個完全是企業家的智慧,可以把梳子變成這裡的紀念品,這樣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這就是企業家。

所以說,不要怕自己在某一個領域是陌生的,市場是可以創造出來的,這個小例子就說明了這樣的一些問題。

我們要記住,在市場競爭中包括像剛才講的和尚廟的經歷一樣可以來做一個新文章,新文章在什麼地方呢?就是能夠把廟裡的用品都把它做成能夠賣的,能夠放在櫃檯上讓大家來欣賞的瓷器,這樣的話,路線一下子就廣了。所以這個說明我們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不是這樣大家都動起來了,北京的金融就不一樣了。

還講一個事情,做事情不管是像銀行這樣的,古代沒有銀行但也是在告訴人應該怎麼樣把工作做好,春秋時代,魯國有一個規定,凡是魯國人出國了看到有魯國人被賣為奴婢的,你可以墊錢把他贖買出來。之後回國去取報賬去,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貢,子貢到晉國去做生意,果然在晉國看到大街上圍了人在拍賣奴隸。一看這個努力是魯國人,子貢就墊錢把這個奴婢贖買出來了,回國沒有報賬,於是整個的魯國人都說,你看這個人多高尚啊,贖買了奴婢不到政府去報賬,這個是人格高尚的表現。孔子知道了責備這個學生說你錯了,子貢奇怪了,說做好事怎麼就錯了呢?孔子說了,你贖買奴隸沒有報賬別人都說你好,但也有人就感到為難了,為難在哪裡呢?他也想把奴隸贖買出來,但是他沒有子貢那麼多錢,他想我要是贖買奴隸不報賬,沒有那麼多錢,如果要去報賬別人會比了,這個傢伙怎麼還報賬,以前那個人不報賬,自己就承擔了。這樣沒有錢的人想做好事也不敢做,因為他沒有錢,如果在晉國看到奴隸被賣了,他就會溜走了。因為沒有那麼多錢,我不願意被人家罵。

這個故事被孔子知道了,孔子知道就說從子貢用錢贖買奴隸不報賬,儘管這個事人家都說子貢好,但從此沒有人再贖買奴隸了。如果我也跟子貢一樣,可是我沒有那麼多錢,我報賬人家會說這個傢伙還來報賬,可見我的人品不如他,我找這個麻煩幹嗎?這個就是做好事也有它的規矩的緣故,要怎麼樣把事情做好。這個是《孔子家語》這本書裡提到的。

孔子另外一個學生叫子路,子路在河邊上走路,那個行人不小心撲通掉到了水裡去了,家屬就急了就喊救命,孔子的學生子路跳下水把這個人救起來了,家屬感激得不得了就送他一條牛,在春秋的時候一條牛很貴的,但送給他了,子路很高興地把這頭牛牽回家了。街上的人見到議論說,這個小夥子下水救人很不錯,可是心也比較貪,人家給了禮品他就牽回家了。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子路,說他對,他應該拿,既然給了他一條牛他就應該拿,這就什麼可推辭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做了榜樣,以後誰掉到水裡面有人急於救起來他,他願意把這個獎金拿回去就拿回去啊,這樣救人的人就多了。

這兩個故事都告訴我們,我們看事情要從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出發)。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舉的兩個例子中的人,一個是子貢,他不行,因為他沽名釣譽,別人都不學了。但子路可學,因為人家自動給他的話,他就下水把快淹死的人救起來。

我們把這些故事搞清楚了,我們再把經濟上的一些問題,可以帶入新的解釋。在北京,要把金融業進一步做好,特別是把一些省市的好的例子拿到北京來做,這對北京是有好處的,對其他省也是有好處的。經濟學很多的東西我們必須打開路來做,正如現在所講的,今天有多少銀行的資金,將來會自己增多的,外地會來的,只要你辦得好。

我就講這些,請大家指正,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