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打磨

對於打磨石材這件事,我有一種超越同儕的執著。 如果朋友走進我店,十之七八便會撞見我在打磨。

打磨石材當然不是比劃幾下,擺個pose這麼簡單。對於自己每個石材,尤其是印章,我基本都是以“無痕”、“鏡面”為要求。在玩石伊始,掌握不了打磨的關竅,往往“才去舊痕,更填新傷”,亦或打磨過頭,塌了角、倒了邊,讓人一枚印章洩了形制,沒了精神,一較真起來,心浮氣躁,老眼昏花,不知不覺便整了個通宵達旦。而現在刷刷兩下,器形平整、無痕到鏡面,不過十分鐘左右罷了。剩下的功夫便是交與雙手與時間去慢慢搓摩。

朋友對此頗為不解,別人把石材整好給你,塗上點油,看著不也差不多,為何還要花費這般精力呢?

在此,我也便不想講那些關於打磨之後對石材的種種好處,畢竟這其間有許多個人經驗及感覺的成分,不乏主觀意識,不足為外人道。就講一枚石材,在打磨的過程中,主人毫無疑問能對它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石材的優缺點自是一覽無遺,材質表面的粗細,結構密結與否,色彩的分佈等等,都可以通過雙手與眼睛同時檢驗。更重要的,經過精細的水磨,與高速升溫的幹磨後,石材本身的隱裂能最大限度呈現出來,瞭解這些,對於一個商家來說,是對顧客最基本的負責。

切磋打磨

不過要我說,以上種種還不是最重要的,經過精細打磨的壽山石,表面如嬰兒肌膚般細膩,用手撫摸自是一種極大的享受,加之其質地顏色通過打磨呈現的光澤,這種巨大的享受,愛石之人,又怎能抗拒呢?

切磋打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