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米供應鏈創始人楊志:快消品供應鏈管理的「慢」和「快」

環米供應鏈創始人楊志:快消品供應鏈管理的“慢”和“快”

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個人衛生用品、菸草及酒類和飲料等都是快速消耗的用品,我們稱之為“快消品”。快消品的最顯著特點是“快”,尤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的升級,人們對快消品的感受和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其背後的供應鏈管理也產生了更快更高的要求,這與當下快消品供應鏈的滯後發展形成矛盾。如何破解這一矛盾,快消品供應鏈如何跟得上時代的“快”節奏?近日,環米供應鏈的創始人楊志在《物流FM》記者組的專訪中,講述了他在公司、供應鏈行業發展中是如何做“快”人一步,以及提出對行業未來的建議。

快消品行業發展迅速 供應鏈管理卻相對滯後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 年我國包含包裝食品、含酒精飲料、軟飲料、日化品在內的快消品零售額為 3.2 萬億元,同比增長 4.3%。2017年快速消費品銷售額同比增長5.1%。快消品行業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隨著新零售的深入發展,傳統快消品線下為主的營銷模式需要逐漸轉向線上或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模式,這從某種程度上是給快消品插上了翅膀,加快了它的發展和變革。

“總體來說快消行業的前景非常好,在衣食住行上對快消的要求、品質甚至口感體驗都會提高,對服務要求提高,這個時候供應鏈就大有作為了。供應鏈從採購生產到倉儲物流,到消費者那裡體現的都是整體的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你的送貨效率有關。”環米供應鏈創始人楊志談到。

同時,楊志提到,中國的快消品供應鏈管理相比較國外的發展有所滯後。我國快消行業的供應鏈發展緩慢體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規模比較散,量比較小,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持,大多依賴於第三方物流公司。不同於國外,像日企、臺企的一些快消品公司都是自建物流。例如快消類的康師傅有自己的物流公司—頂通物流,包含了從採購鏈條開始到工廠到倉儲的末端配送。

第二,行業整體發展比較亂,車輛、成本模型、倉儲運輸路線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劃。目前來講,快消行業的供應鏈物流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安全化、標準化和成本透明化。

物流缺乏共享性和社會化。在國外,日本的快消品物流共有化,供應商可以共用。日本的倉儲供應商,他可以把N多方的品牌商供應放在一家公司來做,比如日本有好多便利店,它們可能用的是一家產品公司、一家物流公司。而在中國物流比較分散,比如說百聯有百聯的物流公司,大潤發有大潤發的物流,光明有光明的物流倉庫和物流,這樣各送各的,只會增加成本、大大降低效率。

環米供應鏈創始人楊志:快消品供應鏈管理的“慢”和“快”

在“好想你”供應鏈上的“快”人一步

“好想你”作為快消品行業中的典型代表,引領著快消品行業的快速發展。楊志曾擔任“好想你”供應鏈中心總經理,在公司供應鏈管理方面相比較同行業做到了“快”人一步。

一、嘗試推行資源整合。

面對物流配送上的分散、缺乏整合共享的普遍現狀,楊志曾積極探索和同行業進行資源整合共享、力求提高物流效率。“好想你”在2015年和百草味談收購,2016年完成收購,但是由於在收購協議裡,兩個公司是獨立運營的,系統不一樣團隊也不一樣,所以面對複雜的情況,整合起來困難重重。

楊志擔任良品鋪子首任集團物流總監時,曾整合良品鋪子線上線下全渠道倉儲物流,提出在產業鏈上下游進行供應鏈整合,也大膽設想在同行業之間進行物流整合,並且提出好想你和良品鋪子的門店內部進行相互調撥的想法。雖然最後沒有能夠進行全面開展實施,但為行業提供了具有先見性、建設性的方法。“我們是門店與門店之間的調撥,區域與區域之間的調撥。良品有好多分公司,它的調撥分幾塊,一個是從物流供應鏈就開始挑撥就是區域調撥,從整體的存貨做跨區域調撥,另一個是區內門店與門店之間的調撥,那是熟的門店。”楊志說。

二、利用考核指標降本增效。

在“好想你”任職時,楊志一邊立足於外部供應鏈資源整合,一邊轉向內部自身的供應鏈管理去做調整和升級。對內根據調研結果下達指標,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安全,食品生產安全、倉儲安全、物流安全;第二個是控制成本,提升績效;第三就是擴張業務。

環米供應鏈創始人楊志:快消品供應鏈管理的“慢”和“快”

在此基礎上,楊志提出了幾個突破性的實操概念和方法。第一個計件制,所有倉儲物流體系計件,生產體系計件,拿出成本的5%預算作為員工報酬獎勵。真正體現“按勞取酬”的分配原則,不斷改善和提高員工在工資分配上的公正和公平感,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益。第二個是降本降耗,由於“好想你”是生產型企業,但凡綜合成本只要能降3%,收益至少上升3%,這是保底指標,並且確保能夠達到這個保底指標。在保底指標裡,又提出了超額分紅,例如按照要求需要員工完成3個點,結果員工完成了5~7個點,就把差額部分抽取一定的比例分給員工。

三、優化資源合理配置。

通過一些方法合理配置倉庫的存貨,既確保能夠滿足銷售指標,又要讓倉庫沒有過多閒置的存貨,以免造成資源浪費。

在旺季,會採取適時補充策略,把缺貨、供給作為指標當考核對象,給員工做一些缺貨的考核,不缺貨會給予獎勵,如果缺貨可能直接開除。在淡季的時候,會採用社會釋放。比如閒置不用的倉儲資源、冷鏈資源、原料資源做為資源釋放,租給別人、賣給別人。

在採購體系中,引入採銷系統,採購部門也要做一部分銷售工作,需要把採購的多餘的共產原料和冷鏈資源再賣出去。“比如冷庫,這個季節我用不掉的,那啤酒生產商、生鮮商就需要,我可以盤給他們。像良品也是一樣,6月到9月我們用不了這麼多倉庫,就把他出租給天喔。” 楊志還說到,“要把暫時用不了的資源給盤出去,這也是降本增效。”

四、團隊管理上精要簡練。“根據業務量適當裁員,優化人員結構,團隊幹部提倡內部培養,儘量不外招空降兵。”楊志提出。

環米供應鏈創始人楊志:快消品供應鏈管理的“慢”和“快”

創立環米供應鏈助力快消供應鏈的長足發展

今年3月份,楊志從“好想你”辭職之後,正式創立了環米供應鏈,立足專耕快消品領域,助力於整個快消品行業的供應鏈長遠良性發展。主要提供戰略諮詢與實施、採購執行、OEM代工、倉儲與配送、供應鏈信息管理、供應鏈金融和資源共享的新生企業。主要做三大塊業務:第一是商務諮詢;第二個是做代運營,有倉儲物流代運營,派有經驗的管理人員管理倉庫、配送體系;也可以代管供應工廠,例如派自己的團隊管理良品鋪子、來一份的供應工廠。第三是做供應鏈管理的戰略策劃。

相比較傳統的諮詢公司,環米供應鏈以落地性為目的,用降低成本的效果去說話。楊志信心十足的說;“環米供應鏈的思路是方案+落地,不行的話+託管。我們不增加企業成本的情況下增加切實可行的落地方案,現在市場上很少有環米這樣的公司,敢打包票、託底,諮詢公司不幹這個事,它收完諮詢費就走。我們給你提供方案,方案落地才會變成成本降低的部分”

良性的發展才是真正快速,快消品供應鏈的長遠發展,也需要更多專業的供應鏈諮詢機構去進行輔助優化管理,而這其中能夠真正的落地可持續才是關鍵。

快消品的未來如何跟得上“快”時代?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消耗補充都離不開快消品,行業的供應鏈相對較長,運行節奏較其它行業也要快,因此供應鏈就要求必須具有快速的響應速度,跟得上時代的腳步。未來的快消品供應鏈將出現以下幾點主要趨勢:

一、倉儲社會化、集約化

未來的快消品物流趨勢會朝著集約化、共享化、社會化的趨勢發展。楊志籌建良品物流有限公司,做出了物流對外開放、社會化的大膽嘗試。

“在2014年我們就對外開放了,當時目標就是要對外,如果不對外我就不建立那個公司。就像京東物流,這個是必須的,因為你這自身體系沒那麼大,要想集約化降低成本,你只能社會化。”楊志說到。

二、新技術的應用是趨勢 但還需要體量支撐

在人力和社會成本不斷上升的時候,進一步推動了新技術的出現、人工智能的發展。隨著人工智能化的發展,大數據物流、無人機揀貨配送成為物流發展的一大重要趨勢。但是新技術不能去盲目運用,還需要結合自身企業的成本和體量去考慮。楊志表示“在人力和社會成本不斷上升的時候,新技術的應用一定是個趨勢,但是什麼時候能夠大規模普及取決於你的經濟功能和成本效益。”

三、發展供應鏈金融做堅實後盾

楊志在擔任良品鋪子的物流總監時,利用供應鏈金融建立倉庫車隊,實際上沒有一輛車是屬於自己的。楊志解釋;“只是把業務包給供應鏈金融公司,把上海的業務線包給他,前提是車要以良品的名義去買,這樣車的保險等都屬於我們。”

由於快消品行業競爭加劇,眾多快消品B2B平臺正在積極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為其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配置金融產品,以此來解決這些平臺上企業用戶遇到的資金週轉問題,進一步提升企業自身的綜合服務能力,增加企業用戶對平臺的粘性,以便創造出更多的利潤空間。因此發展供應鏈金融將成為助力快消品行業快速發展的又一趨勢。

快消品行業的特點之一就是“快、越來越快”,產品方案快、設計定位快、生產快、物流快、鋪貨快、銷售快…一切的反應都要快。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採訪楊志先生對快消的“快”理解,相信會對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如何去更“快”有一定的啟發。

-END-物流FM—讓知識沒有距離,做知識的搬運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