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等四國聯合研製失敗,中國獨自研發成功,即將迎來首次試驗

美國波音、俄羅斯能源生產、烏克蘭南方、挪威科威爾娜,來自四國的公司共同合作組建了一個海上發射公司,他們一同謀劃著一種全新的航天發射方式,並試圖創立一個新的時代。

美俄等四國聯合研製失敗,中國獨自研發成功,即將迎來首次試驗

遺憾的是,這四國並未成功,在努力了近20年時間後,因為諸多原因被迫終止,最終這家備受矚目的海上發射公司解散。有人疑惑,在陸地上發射不好麼?為何要費盡心思在海上找刺激?

美俄等四國聯合研製失敗,中國獨自研發成功,即將迎來首次試驗

我們得從地理的角度思考,越靠近赤道的地方,地球的自轉線速度越大,所以航天發射場越靠近就能因此獲得更強的運載能力,並且入軌角度的角度也會更好,總的來說就是在海上發射可以降低成本的同時增加火箭的有效載荷,海上發射還能遠離人口密集區域,提升殘骸墜落的安全性,相比起來比路上發射更有優勢。當然,相應的難度增加也不是一丁點。

美俄等四國聯合研製失敗,中國獨自研發成功,即將迎來首次試驗

海上有諸多不穩定因素,對於發射數據的管控需要更加精確,另外還要研製相應的運載火箭和發射平臺。與四國不同的是,中國在該領域堅持自己幹,所以相關的設備都是我們自己研製的,避免了國家之間相互利用猜忌,項目推進的也更加順利。截止目前,我國已經在成功發射過297次火箭,成功率近超過92%,接下來我們將迎來首次海上試驗,咱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