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的御廚珍饈都有啥

南越王的御厨珍馐都有啥

■釜甑、銅鍪

南越王的御厨珍馐都有啥

■大黃魚頭骨、廣東魴大咽骨、大黃魚椎骨

南越王的御厨珍馐都有啥

■南越國稻田與禾花雀想象圖

南越王的御厨珍馐都有啥

■南越王墓出土最大的一件銅烤爐

南越王的御厨珍馐都有啥

■銅煎爐

南越王的御厨珍馐都有啥

■銅烤爐

廣州南越文王墓後藏室是一個儲放炊煮、燒烤廚具和大小容器及珍饈食品的庫房,面積還不到4平方米。室內層層堆疊著上百件大型炊具與容器,其中銅炊器有鼎18件。其中一個鐵鼎的造型與廣州華僑新村等處南越墓群出土的越式陶鼎類同,由此肯定是當地所鑄。說明南越國時期本地已能生產如此大型的鑄鐵器件,這比之過去一直認為廣州直到晉代始“大開鼓鑄”的記載要提前五百年。

南越國時期廣州已能生產大型的鑄鐵器件

後藏室是一個儲放炊煮、燒烤廚具和大小容器及珍饈食品的庫房。後藏室僅長2米、寬1.8米,面積還不到4平方米。室內層層堆疊著上百件大型炊具與容器,其中銅炊器有鼎18件,分漢式(即中原地區漢文化的器型)和越式兩種,最大的兩件是越式鼎,身如鍋形,平底、豎耳,三扁足微外撇,高55釐米、口徑51.7釐米,側置室中,有1件被斷落的一塊挑簷大石打中,腹部裂開一個口子,微凹陷,此鼎被2米高處重五六百斤的大石砸下,沒被砸扁,也沒全碎,足見銅胎的堅硬。另有大銅烤爐兩件,煎爐1件,釜1對,大小銅鍪10餘件,都帶鐵三足架,以及蒜頭壺、洗、鋗、匜、燈、提筒等56件銅器。室門口的1個大鐵鼎,斂口、直唇、身呈釜形,肩處有兩個耳,蹄形直足,高48釐米,重26.2公斤。這個鐵鼎的造型與廣州華僑新村等處南越墓群出土的越式陶鼎類同,由此肯定是當地所鑄。說明南越國時期本地已能生產如此大型的鑄鐵器件,這比之過去一直認為廣州直到晉代始“大開鼓鑄”的記載要提前五百年。

在後藏室的陶器、銅炊器和容器中,有30多件器內存有動物遺骸,還有果品等殘留,其中以水產品最多,禽畜類次之。另外,在東耳室和東側室,在陶的或銅的容器內,也發現一些海產品和禽畜的遺骸,應是作為食品隨葬。但西側室最特殊,出土的動物遺骸,是直接放在地板上,有的還與殉人的骨骼相混,部分還有燒烤痕跡,主要是豬、牛、羊,應屬祭奠的犧牲。

出土動物遺骸中禾花雀頗引人注意

象崗南越王墓出土的動物遺骸,數量多,種類豐富,在全國的漢墓中是不多見的,有家豬、黃牛、山羊、家雞、鯉、大黃魚、廣東魴、河蜆、蝦、中華花龜、中華鱉、青蚶(2000多個體)、龜足(1500多個體)、楔形斧蛤(200多個體)、耳螺、筍殼螺、禾花雀(200多個體)和竹鼠。這些動物在廣東地區都有現生種,沒有發現有非本地區產的動物,具有鮮明的珠江三角洲沿海動物區系的特點。比如鯉科魚類和龜鱉類都是典型淡水生物;耳螺、筍殼螺和河蜆等軟體動物,屬淡水與半鹹水生物,主要棲息於珠江三角洲的河口地區,青蚶、楔形斧蛤、龜足等是我國南方沿海常見的種類。

在這批出土動物遺骸中,以禾花雀頗引人注意,直到今天仍被本地區居民視為佳餚(編者注:禾花雀在上世紀80年代還未列為瀕危保護動物),說明該物種的習性、遷徙路線似乎兩千年來無大的變化。禾花雀是候鳥,每年冬至前後,從東北飛到福建、廣東一帶,啄食灌漿的稻穀。當時居處嶺南的越人大概已掌握了禾花雀怕人、怕光、怕影和白天採食稻穀黃昏棲於禾田的習性。人們要張網捕捉,動作需敏捷,無聲作業,配合默契,才能一網盡收。墓內有如此大量的個體遺骸,說明當時廣州附近的農業耕作已是稻田連片了。禾花雀出於後藏室的三個陶罐之中,出土時我們注意到一個特異的現象,即有不少黏土陶粒和炭粒混同一起。估計這是當時一種焗烤的食法,即小雀去毛之後,放在一個陶容器中,把燒紅的陶土粒與炭粒堆蓋其上,藉助這樣的高溫把雀體烤熟而食;今天廣東的東江名菜鹽焗雞就是藉助炒得熾熱的粗鹽粒把雞燙熟的。同時,在這些禾花雀骨骼中,不見有頭骨、跗趾骨和腳爪,這也和今天廣東人去其頭足的食用習慣相同。

兩千年前的廣州(番禺)處於珠江河口的位置,其地形地貌總的來講是地勢低平、河汊縱橫、水網密佈、岩礁林立、海岸曲折的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夏長冬暖,雨量充沛。象崗漢墓中出土的青蚶、龜足、楔形斧蛤等海產動物特多,但在今天廣州市區的珠江河汊上幾乎絕跡了,要到現今的珠江出海口,即廣州東面約20公里的黃埔區以外甚至到惠陽沿海地區才見有分佈。說明經歷兩千年的滄桑變化,珠江出海口已外延有20公里了。古代交通欠發達,又沒有保鮮技術條件的保證,這些海產只可能是就近捕撈而得,而不會從遠處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