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種樹」,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的覆蓋面特別廣,可以說是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事,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老人常說的“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種樹”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種樹”,是什麼意思?


五十不造屋:造屋其實就是蓋房子。在農村蓋一座房子往往要花費大半輩子的心血。在以前人們的壽命都不高,俗話說人到六十古來稀,就是說以前能活到60的人就很少很少了,所以在以前五十歲已經到了老年階段,而不是現在的中年。人在進入老年以後再蓋房子的話,一是沒有那麼多的資金,因為兒子結婚要花很多錢,還有一個原因是蓋好房子以後享受不了幾年,就是人們常說的有命蓋沒命住,話雖然不好聽,但是還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在以前人們在到了50以後便開始進入養老模式,便不會再去折騰。這句話放到現在,把五十用七十來代替,就很好解釋了。

農村老話“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種樹”,是什麼意思?


六十不種樹:剛才說到以前人們的壽命通常都不高,活到六十歲的人會很少很少,但是勤快的農民怎麼能安心養老呢,雖然歲數大了還會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在六十歲以後便不會再去種樹,這是為什麼呢?眾所周知,樹要成材要等好幾年,不像玉米小麥當年種當年就能收穫,樹和小麥玉米不同,在樹種下以後,要好好照顧好幾年才能結果有收益,很多人在等不到結果便撒手人寰,所以人在六十歲以後便不會再種樹來等著結果。

農村老話“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種樹”,是什麼意思?


其實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種樹就是除了表面上說在五十歲不蓋房子六十不種樹以外,更多的是告訴人們在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情,不要等一天不能做了以後才想起來要做,這個時候往往不會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