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的你應該知道!

打羽毛球的你應該知道!


許多業餘羽毛球愛好者,特別是剛入門的玩家,經常會有這樣一種僥倖心理:我又不是專業的,就是幾個人隨便玩玩,不會太激烈,哪兒那麼容易就受傷了。但其實不然!

  常見的羽毛球損傷 

 (一)肘部損害  肘部損害包括肘部外側前臂伸肌群起點損傷和內側前臂屈肌群起點損傷。有時這兩種損傷可同時出現。肘內側損傷是由於羽毛球的扣球動作所致。  對策  (1)做好運動前後的熱身和放鬆運動。  (2)前臂的伸﹑屈肌強化訓練。以年齡﹑性別﹑運動史來決定合適的運動量。  (3)正確的技術指導,對於預防肘部損害是很重要的措施。  (4)在女子﹑老年中,前臂伸肌肌腹部用支持繃帶可以使弘骨外上踝方向的力得到釋放,達到預防和改善外上踝疼痛的症狀。 

 (二)膝部損傷  膝部損傷指髕韌帶上部以及髕骨過勞性損害,這是由於反覆跳躍、衝跑所造成的,腿部著地時衝力集中於膝部,由髕韌帶髕骨附著部微小斷裂所造成的。  對策  (1)運動前對膝周圍肌群認真進行熱身運動,運動後在膝部的周圍進行冰水按摩加以預防。  (2)穿減震好的前後都有氣墊的運動鞋。  (3)採用負重下蹲法,加強大小腿肌肉和膝關節的韌帶。 

 (三)腰部損傷  這和羽毛球運動需要經常後仰等習慣動作有關。  對策  (1)運動前對腰部認真進行熱身運動,重點是做做前仰後仰動作後再做轉體與側彎運動。  (2)通過仰臥起坐練習,提高腹部和腰部韻力量。  (3)改進技術動作,預防腰部損害。  打羽毛球受傷的處理方法  羽毛球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主要是軟組織的損傷,其治療原則就是按損傷不同的病理過程進行處理。合理的處理有賴於正確的診斷。在損傷即刻,傷部尚未腫脹,而且由於反射性的肌肉鬆弛與感覺神經的傳導暫停,疼痛較輕,所以檢查容易。  一旦腫脹疼痛加重,或肌肉發生痙攣,則檢查困難。因此傷後應及早檢查,以利於明確診斷。根據上述損傷病理發展過程,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大致可分為早、中、後三個時期。  1、早期  指傷後24-48小時之內,組織出血和局部紅腫、熱痛、功能障礙等症狀的急性炎症期。這一時期的處理原則,主要是制動、止血、防腫、鎮痛和減輕炎症。治療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下述方法的一種或幾種。  ①冷敷、加壓包紮、抬高傷肢  這套方法越早越好,有制動、止血、鎮痛、防腫的作用。一般是先冷敷,後加壓包紮,包紮後應經常注意包紮部位的情況,要鬆緊適度。加壓包紮24小時後即可拆除,再根據損傷部位情況作進一步處理。  ②按摩  輕傷可採用一些較輕按摩(配合一些舒筋活血藥物更佳)。重傷則不宜馬上做按摩,否則會加劇傷處出血和組織液滲出,使腫脹加重,甚至造成繼發性出血。但此時在傷部周圍或遠離傷部的上下部位,採用推摩、揉捏、點穴等手法進行按摩,可促進腫脹消退,疼痛減輕。  ③藥物  外敷一些創傷藥,常起到消腫止痛,減輕急性炎症的迅速療效。  2、中期  指受傷24-48小時後,這時出血已停止,急性炎症已消退。但傷部仍有淤血和腫脹,肉芽組織形成並開始吸收,組織正在修復。處理原則主要是改善傷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使淤血與滲出液迅速吸收,加速再生修復,防止粘連形成。  治療:可採用熱敷、按摩、拔罐、藥物等治療之一種或幾種,並結合一些物理治療,如:紅外線、超聲波等。同時應根據傷情逐步進行功能鍛鍊,防止粘連形成。藥物治療,可外敷活血生新劑或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藥物。  3、後期  損傷基本修復,腫脹、壓痛等局部症狀已消除,但功能尚未恢復,運動時仍感疼痛,痠軟無力。此時期的處理原則是增強和恢復肌肉、關節的功能。  治療方法以按摩、理療和功能鍛鍊為主,適當配以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可用舊傷藥外敷,也可用一些洗藥薰洗。  但應指出,上述三期辨證施治,適用與比較嚴重的軟組織損傷。如損傷較輕,病程短,恢復快,則可將中後兩期合併,把活血生新與功能恢復兼顧起來,同時施治。

  打羽毛球受傷的原因  1、準備活動不適當  ①準備活動不充分  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微循環狀態不良,肌肉伸縮能力欠佳,力量不能很好的發揮,動作不協調,容易受傷。  ②準備活動量過大  容易發生疲勞,當進入正式運動時,身體機能不是處於良好的狀態,而是有所下降,使動作失誤而受傷。  ③準備活動內容安排不當  準備活動內容與運動項目的基本內容結合的不好或缺乏專項準備活動。運動中負擔較重部位的機能發揮的不好而受傷。  ④未掌握好準備活動的時間  準備活動時間距離正式練習或比賽的時間過長。當進行正式練習或比賽時。準備活動的作用已消失,等於缺乏準備活動而受傷。  2、技術水平不夠  包括一般身體練習,專項技術練習和戰術練習。活動內容不全面是發生外傷或使外傷加重的重要原因,身體素質差,技術練習不夠,動作要領掌握不好,技術動作不熟練或有錯誤。如在扣殺是,擺臂動作不正確及易造成肩部肌肉拉傷。  3、違背教學原則  練習應該遵守教學原則,有節奏,有系統的進行。不按循序漸進與系統訓練的原則,急於求成,過早做高難度動作,難免動作錯誤而造成損傷。特別是有傷或疲勞的情況下,過早參加練習或比賽,不僅容易引起新的損傷,而且可使舊傷加重。  4、競技狀態不良,身體不適  由於過度練習,疲勞未完全消除或傷病後過早參加練習、比賽,球員生理機能相對較低,動作的協調性明顯下降,注意力減低,機體反映遲鈍或心情緊張。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可以加重舊傷,還可以引起新傷。  5、其他  ①對預防運動創傷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不顧主觀條件可能,心血來潮,盲目的或冒失的進行運動。缺乏有關運動損傷的知識,不注意練習後的放鬆活動等。  ②場地設備不良,如光線不好,氣象條件差,場地不平、溼滑、優異物等。鞋襪不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