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人,咱們離觀賞二十四景之一「煙雨鶴林」又近一步!還有這些最新看點……

點擊上方“鎮江發佈”可訂閱哦!

從前年開始,

在歷史上幾經興廢的鶴林寺景區

一直處於修繕之中。

這將是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張新名片。

镇江人,咱们离观赏二十四景之一“烟雨鹤林”又近一步!还有这些最新看点……

(透過牌坊看鶴林寺大殿)

發現景區內的建築雖然沒有大的變化,

但寺內各處景點的“精雕細琢”正在進行,

相比之前的大框架,鶴林寺明顯精緻了不少。

“茂叔蓮池”是鶴林寺關鍵詞

由於鶴林寺大殿長期以來作為工廠職工宿舍,主建築的內部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年久失修,鶴林寺大殿部分屋頂甚至垮塌,已成為危房。修繕工程從前年11月動工,至去年6月,鶴林寺大殿及杜鵑樓修繕工程通過我市文保專家的驗收。今年上半年,鶴林寺大殿前廣場豎起一座牌坊,附近還修砌了一個四方池塘。

據瞭解,今年下半年開始,施工方一直在進行場地平整、綠化景觀、環境整治等工作,其中也包括寺內各建築配置的牌匾和對聯。小編從鶴林寺大殿左側寺院依次看去,發現左側寺院對聯為隸書“不染不妖花中君子,明心明理學界聖人”

,由市文廣新局局長周文娟書寫;中間的橫匾為篆書“茂叔蓮池”,由鎮江市書法家賈玉書題寫;右側寺院對聯為行楷“行歌竹院宜題壁,坐詠蓮池好讀書”,由鎮江市書法家蔣光年書寫。

镇江人,咱们离观赏二十四景之一“烟雨鹤林”又近一步!还有这些最新看点……

熟悉鶴林寺歷史的市民都知道這些均有所指。“茂叔蓮池”位於鶴林寺左側,據說是宋朝周敦頤(字茂叔)所鑿。周敦頤,北宋哲學家,平日與鶴林寺和尚壽涯友善,曾借住寺中讀書,生平最愛蓮花,著有《愛蓮說》。他在寺中鑿了一口方池,栽種蓮花,稱愛蓮池,即茂叔蓮池。

但讓小編感到困惑的是,“茂叔蓮池”的具體指向目前還沒有標明。大殿廣場右側新建了一個四方池塘,而在鶴林寺的後面則有一個廢棄待修的池塘。

镇江人,咱们离观赏二十四景之一“烟雨鹤林”又近一步!还有这些最新看点……

大殿前保留明清路面遺址

當然,中間的鶴林寺大殿無疑是最壓陣的。其正門楷書對聯由中國書法院院長管峻書寫,內容為“鶴舞空山胸羅貝葉三千卷,龍潛古剎心有靈犀一點通”。大殿的橫匾“鶴林禪境”由鎮江市書法家曹秉峰書寫。

小編髮現,在大殿右側一角上,“鶴林寺大殿屬市文保單位”的新文保碑已赫然在立,而在之前的幾次尋訪中記者並沒有看到過,而且這次在新碑正面特別註明“1982年5月公佈,2018年4月重立”。碑身反面,除了有對鶴林寺興廢歷史的簡介外,最後還加了一句“2017年,鎮江市文物局、鎮江市交通產業集團組織實施維修及周邊環境整治工程,展示了歷史風貌”。

镇江人,咱们离观赏二十四景之一“烟雨鹤林”又近一步!还有这些最新看点……

(大殿前的明清路面遺址)

小編注意到,在鶴林寺大殿前有一個小水塘,大約有十多平方米,應該是最近雨水積存所致。水塘一角插了一塊藍色牌子,上書“鶴林禪寺考古挖掘明清大殿前路面遺址”。這是鎮江市考古人員之前對這裡進行考古發掘的地方,當時出土了一些明清時期的路面遺蹟。遺址發掘出的明清路面大約離地面20釐米,因為還沒有鋪地面磚,只是用水泥砂漿做了一個地平,所以如果再加上地面磚厚度的話,最終將離地大約30釐米。如果施工方在最上面覆蓋一層厚玻璃,遊客就可以直觀地看到這裡累積的明清路面遺蹟。

再往右走,小編看到了於文清題寫“蘇公竹院”牌匾的小院。難道,這裡跟蘇東坡有關?果不其然,據記載,蘇軾曾11次來鎮江,其《鶴林寺》詩云:“郊原雨初霽,春物有餘妍。古寺滿修竹,深林聞杜鵑。”傳說蘇公在鶴林寺右邊大院栽種了一片竹林,故稱蘇公竹院,這次修繕也恢復了。

镇江人,咱们离观赏二十四景之一“烟雨鹤林”又近一步!还有这些最新看点……

(各寺院對聯牌匾已配齊)

對於未來的施工計劃,小編聯繫了市文廣新局文物處。據介紹,鶴林寺後續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之前他們已經對鶴林寺裡的兩幢最主要建築進行了驗收,現在的工作基本都屬於景點的修整和打造。他們表示,鶴林寺作為能代表鎮江歷史的建築,需要精細打磨,也因此希望市民能耐心地再等等。同時,除了大殿前的一塊考古遺址,在大殿西邊還有一塊考古遺址,他們會將其融合在西邊景點的打造中,也在設想通過合理的方式展示給市民,而這些都需要時間。

移植老杜鵑精心培育中

再往後走,就來到了杜鵑樓。在鶴林寺大殿與杜鵑樓之間,施工方特地移植了一株很大的銀杏樹,其高度已經超過了杜鵑樓的高度。單從樹幹的粗細上來看,至少也要有幾十年光景,這成為鶴林寺內兩幢最重要建築之間的一個天然過渡。

杜鵑樓位於鶴林寺大殿後側,原樓為二層,硬山式,面闊五間,為僧人福登於光緒年間復建。杜鵑樓因杜鵑花而建並得名。杜鵑樓為原鶴林小學佔用,1987年成為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維修一新的杜鵑樓正門與鶴林寺大殿的正門正好反向,橫匾“杜鵑樓”由我市書法家唐雲所寫,隸書對聯由我市書法家蔣光年撰、於文清書寫。

“鳥鳴林外數聲磬,花語樓前萬木春”,較好地烘托出了杜鵑樓的意境。

镇江人,咱们离观赏二十四景之一“烟雨鹤林”又近一步!还有这些最新看点……

(杜鵑樓全景)

相傳唐貞觀年間,有異域僧人自天台來此,手託缽盂,內種杜鵑一株,移植於鶴林寺花壇。昔日每當穀雨前後,杜鵑怒放,為鎮江春遊之盛事。鶴林寺杜鵑花後遭戰火,宋元時雖經移植,但不復舊日之大觀。杜鵑樓是花壇前一樓,為觀花之處,清乾隆年間重修,之後樓為光緒二十二年復建。

樓已大功告成,那麼花呢?小編在樓前的花壇裡還真找到了幾株老杜鵑花,這些移植來的杜鵑花根莖極為粗壯,絕不似我們平常所見的細莖,主幹的直徑均在六七釐米,相當於小樹苗粗細,而且一排邊五六株相互連起來,屬於造型十分搶眼的野生老株。施工方專門在四邊用腳手架搭起支撐,還在上方鋪設了深色的防護網;而對另一株長勢不算太好的老株杜鵑花,施工方還對其進行了“營養輸液”療法。

镇江人,咱们离观赏二十四景之一“烟雨鹤林”又近一步!还有这些最新看点……

(杜鵑樓前花壇移植的杜鵑老株)

鶴林寺各處景觀的精細打磨,都使市民離觀賞“煙雨鶴林”又近了一步。今後,這裡有望成為鎮江旅遊的新亮點。

作為古城鎮江的二十四景之一

“煙雨鶴林”項目是以磨笄山

和黃鶴山全面整治提升為目標

通過對鶴林寺、杜鵑樓、寄奴泉等十處景點的

修繕恢復,以及磨笄山北側地塊的新建築與

山體周邊老舊建築的改造

打造全新的“煙雨鶴林”歷史文化旅遊街區

镇江人,咱们离观赏二十四景之一“烟雨鹤林”又近一步!还有这些最新看点……

圖/文:竺捷

镇江人,咱们离观赏二十四景之一“烟雨鹤林”又近一步!还有这些最新看点……

鎮江發佈

政務信息

民生熱點

活動訪談

亮眼時評

即時播報

鎮江早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