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體後,我們會「進化」成什麼?

我們在前面已經聊過了人工心臟等克隆器官的應用,那麼假如有一天我們的大腦都可以被人造芯片取代,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深度解讀: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體後,我們會“進化”成什麼?

1、克隆器官的技術仍需要突破

首先,我們的肉體是從一個受精卵分裂而來,一分二,二分四,並且逐步分化為不同的細胞。所以,理論上可以通過幹細胞克隆出我們自己肉體器官。而且現在科學已經發現成年人身上也有很多可以獲得幹細胞的途徑,比如皮膚細胞。所以目前已經不用再保留胎兒臍帶血了。

但是,克隆技術的真正難點是解決細胞分裂過程中的不同開關是如何控制細胞生長為不同器官的。生物的基因有很多開關,就像是火車的車軌,不同的開關組合,可以讓火車駛向不同的地點。人類的基因非常繁瑣、複雜,目前還沒有確切掌握各個開關的功能。但一旦人類突破了,我們的壽命將會大大提高。

深度解讀: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體後,我們會“進化”成什麼?

2、人造器官已經進入臨床

其實,現在的人造心臟(前文已有專項分析)、肝臟、腎臟等人工內臟技術上都已經達到要求,但是實在是太大,所以很難完全安裝到人體內部。隨著核能源以及納米技術的成熟相信未來一定可以安裝到人體內部,但是價格肯定不菲。

其次,人造假肢已經可以取代正常軀體。如果人的胳膊被截肢了,其實腦子裡控制手的信號還是能傳遞到截肢的末端的。現在,可以在截肢的末端裝一個發射信號的芯片,在和斷肢相連的假手臂上有一個傳感器感知人腦發射的信號,人腦就可以控制假肢了。目前這樣的假手已經可以做開門,倒茶,或者拎東西等動作。

深度解讀: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體後,我們會“進化”成什麼?

2014年,德國有一個安裝了一條假腿的殘疾人運動員裡姆(Markus Rehm),在歐洲田徑錦標賽德國的預選賽上獲得了冠軍,成績是8.24米。不過委員會經過討論取消了他的最終參賽資格,因為認為他的假肢讓他獲得了別人沒有的優勢。我們過去認為殘疾人做事情很難超過健全的人,但是今天這些人造的器官和身體部件可能比我們原裝的還好。

最後,人造器官是替代人的感官器官,比如眼睛和耳朵。2013年德國圖賓根大學(Tübingen)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微芯片,使得患有視網膜色素變異(RP)的眼疾盲人重見光明。視網膜色素變異是一種視網膜功能退化導致的失明,由黃斑層中的感光器失靈造成,不過病人的眼球和視網膜神經還在。

深度解讀: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體後,我們會“進化”成什麼?

電子工程專家和醫學家們將這種芯片放在眼球的後面,接收到光學信號,然後將信號傳給神經,使得視力得到恢復。類似地,科學家們還研製出人造的眼睛,幫助眼球本身損壞的人恢復光明。另外,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有20萬喪失聽覺能力的人使用人工的耳蝸,接收聲音信號,再變成電信號輸送到耳神經中,從此恢復了聽力。

當我們的內臟,四肢和感官器官都可以被人造物取代時,我們還是不是我們自己了呢?我想大部分人依然會覺得我們還是自己,因為我們的腦子是原裝的。但是隨著人的衰老,人腦的功能可能損壞和退化,這樣不僅喪失了記憶和思考能力,甚至會失去生命。那麼我們的腦子能否被機器或者人造的腦子取代呢?目前全面取代人腦還做不到,但是利用芯片修補一些腦子的功能還是可以的。

深度解讀: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體後,我們會“進化”成什麼?

2013年,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伯傑博士(Ted Berger)經過20多年的研究,發明了一種可以植入動物大腦的芯片,它模擬人腦神經元的活動,可以讓我們回憶長達一分鐘的經驗和知識。這種芯片已經在猴子身上試驗成功了——它幫助猴子恢復了長期的記憶。伯傑博士研製的這種腦芯片模擬的是大腦海馬體的工作原理,不過伯傑所做的不是仿生,而是用數學模型讓大腦芯片在功能和效果上和動物大腦海馬體相似。而伯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進行人腦試驗。

深度解讀: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體後,我們會“進化”成什麼?

世界上第一例植入人腦芯片的人是24歲的青年伯克哈特,他在2010年高崖跳水的時候摔在沙灘上,把腦子和脖子都摔傷了,從此癱瘓在床三年半。2014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為他植入了腦芯片,這讓他的大腦可以重新控制四肢,現在他可以玩彈吉他的電子遊戲了。由於伯克哈特的頸部神經已經損傷,因此他需要在手臂處裝150個由大腦控制的電極,指揮手的運動。

大腦植入芯片的原理說起來不算太複雜,那就是讓同時兼有傳感器,處理器和存儲器的微芯片在感知腦電波後,經過計算,產生出刺激其它腦細胞或者神經的脈衝信號。不過,真的要讓這些芯片能夠完全實現一個大腦重要的功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深度解讀: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體後,我們會“進化”成什麼?

在接下來的若干年裡,我們可能會不斷聽到這方面的進展。在一開始,那些芯片可能只是幫助人類恢復大腦一些簡單的功能,但是逐漸地它們會和大腦一起工作得越來越好,逐漸替代病人的大腦從事非常重要而複雜的工作,包括思考。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或許也是根治帕金森綜合徵或者老年痴呆症的一條途徑。

3、我們是誰?

深度解讀:聊聊人造器官逐步取代肉體後,我們會“進化”成什麼?

偉大的藝術家高更曾在1897年創作過名畫《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當我們的大腦開始被人造的器官(或者稱為芯片,部件等等)替代時,我們是否還是自己?

假如有一天我們身體被一個個機械或者電子的部件取代後,我們的生命延續了很長時間,那還能算是人類嗎?人類會不會進化的下一個階段是——機器人!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