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個人,用一生失敗換來一次成功,第四個影響了一代人-鍾水洲

這5個人,用一生失敗換來一次成功,第四個影響了一代人-鍾水洲

王健林創業三年被告222次(故事):

在90年代的時候我們做住宅房地產做得還是不錯了,但是有個問題刺激了我:我們公司有兩個員工得了重病,一個得了癌症,一個得了肝病,每個員工花了一百多萬治療費。當時民營企業是不可以報銷醫藥費的,你自己有錢你給他報銷,沒有錢你的員工可能就等死。那我們是花錢給他治療了,但是也給我一個提醒:如果大量的員工都有了病,再往後發展一二十年大家歲數大了,這公司怎麼辦呢?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安全的、有長期現金流的商業模式。所以我們2000年決定轉行去做商業地產,做不動產,做持有物業,不再搞單純的住宅開發了。   做商業地產的時候,最早因為不懂,造一座樓,把底層商鋪全部賣掉。在初期的三年當中,買了商鋪的人經營不好,就來告我們,我前三年當了222回被告,雖然只輸了兩場官司,還是讓整個公司疲於應付。成天在打官司,哪還有精力經營?客戶就是這樣,他的出租回報率沒拿到理想中的10%、20%就來告我。如果輸了,可能很多人就扯著橫幅上街上去鬧事。   所以我覺得這樣不行,得研究新模式。怎麼辦?在創新中研究了一個辦法:提出一個模式叫城市綜合體。即做一個商業中心,商業中心旁邊可能做寫字樓,再做城市的商業街,再做一些公寓。把這些公寓、寫字樓賣掉,現金流就有了。這樣,就不用賣大樓裡的商業鋪位了,自己來經營,一下子生意就找到模式了。商業經營旺了,旁邊的樓也升值了,現金流問題也解決了,萬達從此走向了一條康莊大道。

這5個人,用一生失敗換來一次成功,第四個影響了一代人-鍾水洲

劉強東34歲,一夜白了頭(故事):

微胖、濃眉、圓臉,40歲的劉強東看上去像一個“萌憨”的青年,唯一給這張面孔增添了“老闆”氣質的,或許就是額前的小撮白髮吧。

上個月劉強東在母校人大演講時,專門提到了白髮的來歷。2008年,第一輪融資用光後的京東面臨著倒閉的危險,正值金融危機之時,沒有人願意掏錢給一個不知何時能盈利的企業。那段時間,劉強東一天見五個投資人,說同樣的話,得到的回答也是一樣:走吧,走吧。“骨子那種恐懼感,還有那種對兄弟們那種愧疚、羞愧,帶來的痛苦可以說是無法言喻的。”就這樣,一個月之間,劉強東便愁白了頭,直到現在也沒有重新變黑。

這5個人,用一生失敗換來一次成功,第四個影響了一代人-鍾水洲

柳傳志40歲開始擺地攤(故事):

1984年11月的第一天,在中科院計算所裡一間自行車棚改造的不到20平米的小平房內,11人參加公司成立大會,這是聯想成立第一天,他完全沒有創業的興奮,儘管曾向中科院副院長周光召信誓旦旦保證“將來我們要成為一家年產值200萬元的大公司”,但眼下最擔心的是月底工資從哪裡來。

他和同事每天在中關村擺攤,像無頭蒼蠅一樣倒賣冰箱、電子錶、旱冰鞋甚至運動褲衩,門口卻高掛“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的招牌,所作所為與科技企業的形象大相徑庭。這一年,柳傳志正好40歲,進入不惑之年。在創辦聯想之前,柳傳志最大的夢想是買一輛三輪車,和太太拉著手去旅遊。

1980年代,中國還處在計劃經濟時代,剛開始向市場經濟轉,由於種種不規範的商業行為,聯想被騙過多次。柳傳志最初起家的20萬元資本,大概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被人騙走了14萬。1987年時,在深圳被一傢俬人的進出口公司騙走了300萬元。當時柳傳志甚至有拿板磚拍他的心,在他們家蹲守了很長時間,最後這筆錢追了回來。

回憶自己的創業經歷,柳傳志感慨,“困難無其數,從來不動搖”。

這5個人,用一生失敗換來一次成功,第四個影響了一代人-鍾水洲

馬化騰27歲初創QQ時每天假扮女孩子陪別人聊天(故事):

在香港大學舉辦的某論壇上,馬化騰回憶艱苦創業:

“那時候要做到3萬用戶量,於是去學校一個個拉用戶。湊到3萬人可能要兩年後,公司就死掉了。所以自己就去網上推廣,最後用戶量上來了,但還是沒人聊天,我自己要陪聊,有時候還要換個頭像,假扮女孩子,得顯得社區很熱鬧嘛。”

這5個人,用一生失敗換來一次成功,第四個影響了一代人-鍾水洲

馬雲30歲搞翻譯社慘淡,不得不靠擺地攤賣襪子維持生計(故事):

翻譯社是馬雲初次創業,當月營業額是200多塊錢,可光房租就要700元。

馬雲為了支撐它,揹著麻袋去義烏批發襪子來賣,還上門推銷商品,學生們也幫他四處發傳單做宣傳,受盡白眼。用這些錢養了翻譯社3年,才開始收支平衡。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還相信這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