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晉升爲二線城市,你怎麼看?

冷暖自知247139512


哈爾濱晉升二級城市?真讓我誠惶誠恐了好一陣,點燃一根香菸定了定心神,不由的想起我曾經引以為豪的家鄉。

改革開放前,哈爾濱做為省會城市,為祖國為黑龍江省承載著突出的貢獻,他具備著重工業,輕工業,科研創新等。多項領先國內其它城市,時至今日哈工大依然是為國家輸送大量尖端人才的學府。

哈爾濱有多美去過的人都會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哈爾濱城市沒有大變化,全國競爭力確已名落孫山。家鄉的孩子考大學報外省,畢業不想回家就業,因為經濟明顯落後,在經濟實力上別說二線,目前三線城市超過哈爾濱的數不勝數。

改革開放後,東北企世業單位大面積倒閉,下崗職工多如牛毛,經濟節節敗退,如今沒有交上社保的下崗人員滿街都是,所謂站大崗賣力氣生活的遍佈江南江北,多為下崗工人沒有其它手藝,歲數超線招保安的都不要!

美名曰二線怕是借省會的光了,論經濟,居民幸福指數怕三線也進不去,共和國的長子如今不如孫子!


閒聊茶舍


以前回答過這個問題,再回答一下吧。

首先,二線城市是個什麼概念?二線城市是指中東部地區的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發達的地級市。

那麼,哈爾濱當選的標準是參照了哪一標準呢?自然而然是省會城市這一項嘍,否則跟廣東的珠海同為二線城市,作為哈爾濱人會不會有點尷尬。

其次,哈爾濱的發展是正三角還是倒三角?在我看來,這一問題還不太好回答。為什麼呢?兩極分化較為嚴重!

哈爾濱的城市地位較為顯赫,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移民城市,沒有之一。具有鮮明的歷史文化,同時也有剛正不阿、樂於奉獻的城市性格。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立下汗馬功勞。

難以想象,哈爾濱是文、體、娛、科、政、產多維城市,各界人才輩出。改革開放之前,gdp名列前茅,一度曾經佔比高達60%以上。

天鵝項下的珍珠城,東方小巴黎,冰雪之都等等,這些溢美之詞通通都是外國友人贈與的。曾幾何時,哈爾濱市的幸福感通通寫在每個人的臉上。哈爾濱之夏,冰雪遊園會等等,都是文化名片,中央大街,後來被命名為中華巴洛克的建築文化群落都是這座城市留下的歷史瑰寶!

哈爾濱是一座熱愛生活的城市,每年端午節,伴隨歌唱太陽島的歌聲,踏青的人們相互祝福,有多少年輕人是那一天牽起了彼此的手。熙熙攘攘的人流,就是幸福。到現在,哈爾濱人還都保留著春遊、野遊的習慣!

但是,哈爾濱這座城市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逐漸迷失了。哈爾濱的產業結構非常單一,國有化佔比幾乎百分之百!在改革開放初期,哈爾濱的產業結構就開始斷裂。沒有原材料產地的優勢,技術、生產落後導致成本增加。哈爾濱是一座唯一擁有重工業、輕工業以及科研能力的城市,結果很多品牌一夜瞬間消失!這就是哈爾濱沉淪的開始。

更可怕的是,我們哈爾濱人沒能警醒,還都沉浸在希望的繁榮中!!八十年代,個體戶的出現以及後來的萬元戶是很具有說服力的。對於自尋出路走出工廠的能人,很多人還都不能正確認識,甚至社會一度出現個體戶找不到對象的社會問題。進工廠,才是出路的想法扼殺了多少人的青春。

自此,哈爾濱走下神壇。哈爾濱的國有制改革幾乎把資源徹底薄利,產業鏈的斷裂讓中小企業創業艱難。至今,哈爾濱也不是創業型城市。整個九十年代就是哈爾濱的迷茫期!

哈爾濱有自己的城市意志,歷經多次自然災害依舊宛然如新!九八洪水,禽流感爆發我們用一座城的意志戰勝一切。哪個敢說哈爾濱人慫?我們會給他一個不屑的眼神。無論哈爾濱人在那座城市,都會給人可靠豪爽的印象!

最後,我不想抱怨什麼,也不想深究什麼。只想說,哈爾濱人,是繼承了這座城市意志的人,我們身上留著闖關東後人的血,我們有這說幹就幹的魄力,有著不成功毋寧死的豪情!只要給哈爾濱人再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我們會在中國夢的美麗畫卷上寫上我們再次奮鬥的一筆!

哈爾濱,我心中無法替代的城市,你永遠是我的家鄉,此生不論你身居幾線,我都不離不棄。


冰城二舅


哈爾濱晉升為國內的二線城市這件事,從城市的經濟發展方面反映了哈爾濱的進步,但小編並不看好這樣那樣的排名和分類。其實,所謂“一二線城市”並不是一個可以客觀反映城市發展潛力、城市創新能力和城市人文積澱的概念,而僅僅從城市規模、人口數量等角度來考量,這些的確是衡量城市的“硬指標”之一,但並不能全面反映城市發展的現狀和未來。

我認為,哈爾濱未來的發展前景將會非常好。首先,藉助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和遠東經濟樞紐的特殊地位,未來在對俄、日、韓、朝等國的外貿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外貿增長將在國家經濟戰略的推進中得到體現;其次,哈爾濱坐擁哈工大、哈工程、東北林大、東北農大等一眾具有行業內、領域內國內、國際領先水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儲備力量充分,為將來城市的創新發展和技術突破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東北網


一線城市 北上廣深

準一線城市 天津 重慶 武漢 杭州 南京 成都

二線強 蘇州 青島 寧波 西安 長沙 鄭州

二線中 瀋陽 大連 無錫 佛山 東莞 濟南

二線弱 合肥 福州 長春 哈爾濱 廈門 昆明

準二線 石家莊 南昌 貴陽 南寧 蘭州 常州 溫州 煙臺 南通 徐州 泉州

哈爾濱雖然沒落,但是基礎體量在這呢,也是副省級省會,還是應該排二線城市行列。雖然不如青島蘇州,但是並不影響它不算二線城市。

二線城市,大概有個標準,城區人口,300萬以上。不然,幾乎沒有建地鐵的資格。


大長春崛起


哈爾濱的房價,消費水平,可能達到了二線。可是工資,百姓的生活保障,可能還是五線以外吧。二線,如果只是為了好看,好聽,而忽視了民生,那麼幾線城市,又有什麼重要呢?比如,哈爾濱房價,1萬起,市區常態1萬4,1萬6,還有2萬多的。也有便宜的,都在特別偏僻的地方。可是工資呢?我是一個工作12年的老師,一個月3700多。不要跟我談灰色收入,那是用身體和時間換來的,也不是人人都能幹的事。就說正常工資這,不吃不喝一年,也就買4平房子。這難道就是二線的標準麼?想上線,先提高百姓的基本生活,比如退休的老人,有的崗位退休的一個月1000多點,如果這是二線城市,你讓他們怎麼安度晚年?


我是千儀


為啥自己這麼看不起自己?其他的城市發達因為那裡的人都在努力 為什麼但我們這裡就是滿臉嫌棄?自己惡意詆譭自己的城市?就好像這座城市跟你沒關係一樣 說哈爾濱工資2000的那個人 試問你努力過沒有?還是一天天好吃懶做?


小青年31546636


城市的能力跟人一樣,要看綜合實力,而不是省會,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二線城市:杭州、蘇州、南京、武漢、重慶、天津,三線城市:哈爾濱、長春....四線城市:齊齊哈爾、佳木斯、牡丹江


老頭會旋風標


哈爾濱原本就是二線城市,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哈爾濱不管從經濟還是人口,都是全國十大城市之一,只是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革,哈爾濱沒落了,從二線強到二線弱,隨著東北人口的流失,經濟的衰落。現在能不能保住二線已經不好說了,過幾年沒準就是四線城市了


happy28400880


哈爾濱本來就是二線城市,何來晉升不晉升之說?出來這種假新聞就是天大的笑話!

哈爾濱作為東北第二大城市,又是中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老工業基地,歷來都是東北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

哈爾濱也是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還具有一定的大區職能,也是中俄交流交往的窗口城市之一。

當然,哈爾濱還是中國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可謂是哈爾濱的大學三傑。為中國的國防、軍工、現代工業領域培養出大量的人才。

哈爾濱這麼重要的城市,當然是二線城市,歷來都是,今後更是。從管理幅度之下,北京之下就是哈爾濱了,不存在任何中間城市。

希望這種街頭小媒體以後不要再炒作幾線什麼城市了。


武大東湖


哈爾濱當年是一線城市,1945年就解放了,建國初期也是共和國十強,經過蓬勃發展的七十年變成了二線尾,三線領頭城市。有些事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大學歷史講的得東北者得天下。有些事是要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