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厂做共享 一石二鸟命难长?

当国内外车企信心十足地拥抱共享出行的时候,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中国能源交通中心主任王云石在泰达论坛上表示:“主机厂‘一石二鸟’(既造车又做共享出行服务)做不成!”

时下,共享出行的蛋糕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近日,有机构发布《2018汽车共享出行行业解析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上半年,全国注册的分时租赁企业已经超过400家,2018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6.48亿元,未来市场将呈现不断扩张的势头。

主机厂做共享 一石二鸟命难长?

多家主机厂欲“一石二鸟”

刚刚结束的泰达论坛上,多家主机厂公开表态要进入共享出行领域。

发展共享出行,中国品牌最积极。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安铁成表示:“在共享化方面,我们将在十三五的下半程聚焦做好出行服务和提供物流的解决方案,加快战略转型。”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表示:“今年8月,广汽集团移动出行的项目组已经成立。广汽联手战略合作伙伴打造的移动出行平台,将在明年正式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可信赖的移动出行服务。”

担心被时代抛弃,洋品牌也不甘落后。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長谷川祐介表示:“本田已经投资了东软睿驰的子公司,我们会推进汽车共享业务,本田将不再是单纯的汽车制造商,我们也将会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物有所值的移动出行服务。”

向来行事稳重的主机厂加速拥抱共享出行,共享汽车前方果真是一片坦途吗?

主机厂做共享 一石二鸟命难长?

不被看好的“一石二鸟”

当前,部分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共享出行的发展前景。

新能源补贴退坡导致分时租赁前途坎坷。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表示:“从定义层面看,广义的汽车共享包含网约车、顺风车。但是,按照去年8月8日交通部《关于促进小微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定义,汽车共享主要是指汽车分时租赁。从发展阶段看,共享单车领域出现的问题非常值得反思,所以主机厂发展共享汽车一定要谨慎,要把前景、风险判断清楚。从国家政策来讲,如果新能源汽车没有了购置补贴,发展分时租赁难度将会更大。”

以造车为核心要务的主机厂不该一心二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国能源交通中心主任王云石表示:“‘一石二鸟’是中国人想象最丰富的想法。一石打掉一只鸟已经很不容易了,‘一石二鸟’没有这个可能。柯达曾经卖过数码相机,但是后来柯达倒闭了。1997年,亚马逊开始卖书,美国最大图书商Barnes & Noble也开始卖书,后来Barnes & Noble倒闭了,亚马逊越做越大。事实证明,自己又种地又推销粮食,最后地也没种好粮食也没卖好。”

主机厂进入汽车共享领域要积极地转变观念。易微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杨洋表示:“共享出行和汽车制造是两回事,主机厂虽然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但共享出行不是工业化的生意,用造车的思维来卖车是挺难的。所以主机厂必须从一家车企变成一家科技公司,进一步拥有金融能力,成为一家金融公司,这才能在共享出行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或许主机厂并不擅长金融层面的运营,但以广汽为代表的主机厂认为:“我们可以与公交集团合作,或者入股移动出行公司,或者发展产业联盟等多种方式来发展汽车共享。”主机厂为何一定要进入共享出行领域?

主机厂做共享 一石二鸟命难长?

“一石二鸟”真因何在?

共享出行是大势所趋,主机厂必须要做。

从近期看,主机厂可以通过发展分时租赁来消化新能源领域的过剩产能。易微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杨洋表示:“共享化最初在国外兴起的时候,大家倡导把闲置资源拿出来共享,提高利用率,但是进入我国之后有了中国特色,共享汽车也一样。如今,分时租赁是把过剩的产能用来共享化,该行业承担了化解新能源过剩产能的重要任务。”

从长远发展看,汽车共享是主机厂转变盈利模式,占领竞争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资深专家指出: “所谓‘提供出行方案的供应商’,实际上是汽车产业经营模式转换的革命。其核心是建立以客户信息、个人需求信息为基础电商平台,突破仅仅围绕汽车产业链盈利做文章的窠臼,实现从以实物盈利向以信息盈利的转变,从单纯的汽车产业盈利向汽车产业+N种产业共同盈利方向的转变。 ”

综合研判,“一石二鸟”不是主机厂发挥自身想象力做“多选题”,而是兼具短期效益和长远发展的“必选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