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復安徽,曾國藩收到門生一封來信,僅有12字,卻把他嚇出一身冷汗

在由曾國藩組建的湘軍與太平軍經過激烈的鏖戰,克復安徽後,清廷任命曾國藩門生彭玉麟權任安徽巡撫。

彭玉麟就任後,派人去迎接老師曾國藩乘舟東下,與己一聚。當曾國藩的專船剛剛停泊靠岸後,卻見彭玉麟親信帶著一封密信,緊急求見。

打發走彭玉麟親信,曾國藩退至後倉,拆開來信一看,上面僅有十二個字: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當時在曾國藩身邊侍側的人只有他自己的一名親信,但是看到這12個字後,曾國藩卻大驚失色,趕緊把信紙塞入口中,咀嚼,嚥了下去。

其實,按照當時的形勢,以曾國藩威望與實力,完全可以做苟延殘喘之清廷的曹操、劉裕的,但為何卻一輩子甘為人臣,不敢有半分非分之想呢?

據分析,可能有一下幾點原因。

一:曾國藩是孔孟的忠實信徒,中國的舊禮教是他的立場,而士大夫階層是他的憑依,他不能不忠君。當年他不辭艱辛,毅然要幹掉洪秀全,其中重要原因是因為洪秀全要廢除孔孟之教,我們從他的討伐檄文上可以看出:

“舉中國數千年禮儀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天闢地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痛苦於九泉,凡讀書識字者,又焉能袖手坐視,不思為之所也?”

克復安徽,曾國藩收到門生一封來信,僅有12字,卻把他嚇出一身冷汗

二:他幻想清廷經過測溫大患之後,必當會有所覺悟,奮發有為。當時又有恭親王奕訢主政,他期待著清政府會氣象一新。

三:曾國藩熟讀中國歷史,他害怕國家再次陷入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期的四分五裂中,到時候,內亂不止,更有西方列強環繞虎伺,不但人民將陷入水深火熱中,更有甚者會有亡國之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