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區撤銷片區教育管理中心並成立學區和教育督導責任區》政策解讀

我區發佈《重慶市南川區教育委員會關於撤銷片區教育管理中心併成立學區和教育督導責任區的通知》。你如果留心就會發現,如今我區每一所中小學、幼兒園門口都懸掛著一塊“督導公示牌”,上面有照片、姓名、聯絡方式、督導事項。家長有問題可以隨時向督學反映,學校有難題可以隨時找督學商議。責任督學就像“片警”一樣,著力解決教育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問題,成為助推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我區整合優化設立5個教育督導責任區,為67所中小學和67所幼兒園配備了29名專職督學,構建“一環四射”的教育督導責任區格局,教育督導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

責任督學要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就必須聚焦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學生、家長、社會的滿意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督學電話就是反映問題的‘教育熱線電話,家長有意見,第一時間就會找督學。比如學校校門口擺攤設點的情況非常突出,造成學生上下學十分擁堵。責任督學知道這個情況後,快速形成督導意見反映到鎮政府,讓這個問題很快得到解決。責任督學到底負不負責、能不能起到作用,大家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哪裡有教育問題,哪裡就有教育督導。責任督學監督學校政策落實情況,蒐集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見建議,有效延伸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視角和觸角,成為強化教育監管的“千里眼”、反映學校情況的“順風耳”、推進工作落實的好幫手。

一支高素質、科學化、專業化的督學隊伍是做好掛牌督導工作的關鍵。要助力教育內涵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責任督學就要將“診”問題、“督”規範、“教”方法、“導”方向有機結合,為學校發展把脈診療、出謀劃策。

督導責任區優化後,進一步嚴格按督學聘任條件,在校級後備幹部、校級幹部輪崗人員和現有優秀責任督學中遴選素質優良、業務精湛、經驗豐富的老中青“三結合”的督學,組建了一支學科、專業、職稱、年齡結構更加合理的責任督學隊伍。“29名責任督學均是中級職稱以上,高級職稱達50%以上,平均年齡不足50歲,基本覆蓋中小學課程類別和學校管理領域,年齡、性別、職稱、專業結構合理。

同時,採取集中培訓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專家講座與現場實訓相結合、交叉觀摩與外出學習相結合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多渠道培訓督學,提高培訓實效。同時,通過首席督學的引領示範,促進責任督學快速成長並向專業化發展。區、責任區還通過督學論壇、案例交流等方式互學共進多次,不斷提升責任督學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為提升督學實效,我區還建立責任督學聘任與退出機制,實行責任督學任期聘任制和交流輪換制度,對責任督學的責任學校每3年進行一次調整,有力保障了掛牌督導工作的高效實施,確保掛牌督導工作可持續推進。

監督辦學行為、指導學校辦學,這是教育督導責任區的重要職能。徐德剛介紹,一方面,責任督學作為落實教育監管的“第三隻眼”,承擔著指導學校辦學,全面提升教育質量,提高辦學水平,全面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另一方面,責任督學還需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貼近師生,通過聽課評課、師生訪談、實地調查、專題研討等方式,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全方位監督,及時糾正學校不規範的辦學行為。

責任督學對學校幾年的引領指導,對全區各所學校校園文化提升、辦學特色的彰顯具有很明顯的推動作用。責任督學深入學校、社區廣泛調研,指導學校挖掘文化內涵、提煉辦學理念、釐清辦學思路,有效推進學校自主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

“2014年春,由於缺乏幼兒園課程建設的理論支撐、實踐借鑑,我們的課程方案編制舉步維艱。”區示範幼兒園園長鮮文俊說,責任督學知道後,和學校老師同學習、共研討,積極協調區教科所引進教育部、華東師大課程專家對該園專題指導。“有了專家的高位引領和督學的悉心指導,我們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五大領域的發展目標入手,結合我園傳統特色,提煉了‘發現100,點亮100’的辦園理念,打造出‘悅生活’‘悅動’‘悅讀’‘悅美’‘悅享’‘悅選’六類開放式的特色‘悅課程’園本課程體系。”

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教育督導管理系統,不斷創新督導方式、豐富督導內容、推動督導工作信息化,以補短板、強弱項、兜底線為主線加強督導,推動全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