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的人,從來不爭

老子:智慧的人,從來不爭

任何時代,都要求我們盡力去爭,大到爭名、爭利、爭權,小到爭面子、爭瑣事、爭意氣。似乎,只有爭了才能得到想要的。

可是當我們爭來爭去,最終卻感受不到幸福的時候,我們明白,一切都是一場因果的循環:爭,未必會贏;不爭,也未必會輸

老子:智慧的人,從來不爭

01

我一直記得一句話:欲為大樹,不與草爭。

短期來看,草的生長速度和樹相比,肯定是草的長勢明顯,但是幾年過後,草換了幾撥,但樹依舊是樹。

所以,這個世界上只有古樹、大樹,卻沒有古草、大草。

人生也是如此,我們要堅定自己方向和目標,不要和無意義的人、事、物爭論。應該看中長久的發展,而不是一時的快慢。

就像一句話說的,不要和傻子爭論,否則最後會分不清誰是傻子。

對於這一點,我深為敬仰的著名作家米歇爾一直身體力行。

某次召開作家峰會,整個美國的作家應邀而至,在場所有人都在炫耀自己的作品,只有一個衣著樸素的女人安安靜靜地坐在一邊品茶,微笑著傾聽。

在她的身邊,坐著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三流作家。她喋喋不休地向米歇爾吹噓自己的一百多部作品,吹完還得意地問對方:“你總共有幾部作品?”

米歇爾微笑道:“我只寫過一本書。”

她身邊的作家立即得意起來,又問:“她的書名是什麼?”

這次米歇爾只答了一個字——《飄》。

《飄》,又名《亂世佳人》,米歇爾憑藉這一本書斬獲普利策文學獎,而這部作品改變的電影,更是由國際著名影星費雯麗主演,火遍了全世界。

像米歇爾這樣的作者,又怎麼會與名不見經傳的小作者攀比競爭呢?

攀登過高山的人都知道,山頂的別樣風景,因為當你到了一定高度,你的目光只會關注更高遠的地方,山底的紛爭從此再也與你無關。

老子:智慧的人,從來不爭

02

爭是聰明,不爭是智慧。

關於“不爭”的智慧,楊絳先生用盡她的一生,做了一個完美的詮釋。

她和錢鍾書的相伴一生的故事,成為了一段佳話。

她原是新式家庭中的大小姐,卻甘願成為舊家庭中的好兒媳。她原是父母生命中的女兒,只因為出嫁了,就成了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

先生一生,做過各種工作,大學教授,中學校長兼高中三年級的英語教師,為闊小姐補習功課,還是喜劇、散文及短篇小說作者等等。

但每項工作都是暫時的,只有一件事終身不改,她一生是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

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工作,常使她感到人生實苦,苦雖苦,但錢鍾書承認他婚姻美滿,說明她的終身大事業是成功的。雖然耗去了不少心力體力,但錢鍾書的天性,沒受壓迫和損傷,保全了他的天真、淘氣和痴氣,這的楊絳的功德。

可以說,因為楊絳,才有了我們敬仰的錢鍾書,以及他的不朽作品。

楊絳先生曾借用英國詩人蘭德的詩這樣形容自己: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

因為不爭,楊絳先生放棄了小我,成就了大我。

老子:智慧的人,從來不爭

03

人生在世,沒必要凡事都爭個明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常言道,水利萬物而不爭,人傲於世而不順

爭與不爭,是兩種生活態度,也是人生各個階段的不同標誌。雖然過程不同,但隨著生命的成長,最終會是殊途同歸的結果。

年輕時,我們愛爭,學習時爭第一,工作時爭第一,一道題會爭得忘記錯對,一句話會爭得面紅耳赤。爭來爭去,多半偏離了爭的初衷,從一個話題偏離到另一個話題。

這時的爭論,無關對錯與是非,似乎是別人認可的,我們就總要反對;別人反對的,我們就總會認可。

儘管每一個人都似乎把結果看得無比重要,但這往往是一種無疾而終的“爭”,無論結果如何都可以很快被接受,因為我們看重的永遠是下一個要爭的事物。

等到年老時,“爭”的心便漸漸淡了。這個時候,“不爭”就浮出水面,對人對物都變得平和淡定,能接受一切是非,也能包容一切對錯。

此時,人的一生已走過大半,走過萬水千山,歷經紅塵滄桑,也終於明白了“不爭”也是一種“爭”。

因為不爭,所以才爭來了平靜和平安,因為不爭,在爭中失去的一切都會再次得到。

不爭,是一種“爭”的昇華。只有明白了這一點,人生才能真正擁有一種雋永的幸福

《道德經》裡講: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意思是,不與人一般見識、不與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這樣世上就沒有人能與你爭了。

爭是不爭,不爭是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