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遠方的「匠心」——職工藝術家王學興

飛向遠方的“匠心”——職工藝術家王學興

王學興(右一)與德國收藏家費舍爾夫婦合影留念。

正所謂“人生有夢不嫌苦,歲月有冬不覺寒。”在中鐵濟南局兗州電務段鄒縣信號一工區,本是鐵路信號工的王學興,深受多有藝術傳承的家庭影響,痴迷於烙畫藝術研究與創新,深耕廣收、聞名遐邇。

“作為民間工藝、非遺珍品的烙畫,傳統烙畫以火燒烙鐵或鐵絲代筆,利用碳化原理及控溫技巧,於竹、木等質地的器具上烙制工藝畫。她源於西漢而盛於東漢,復興於清光緒年間,至上世紀二十年代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手工行業。”提及烙畫,王學興“一瀉千里”滔滔不絕。他說,烙畫的基本工具發展到可隨意調節溫度的電烙筆後,給藝人們“工不按古,匠心獨運”並將烙畫的實用裝飾性和藝術觀賞性高度融合提供了廣闊空間。寄託著創作者獨特情思並施以精妙技法的烙畫,絕非僅僅掌握了溫度、力度和速度即可縱橫“鐵筆”:烙畫藝術是中國繪畫藝術創新與發展的一個產物。從選料拓稿到構圖佈勢,再到烙刻、題款、鈐印,在這一極其繁複的藝術創作過程中,烙畫藝術家不僅要以勾、劃、點、染、皴、擦等各種用筆方式運籌畫面,還要諳熟各種材質及工具的特性,利用高超的控溫技巧,既能“以形寫神”抒發其主觀情趣,表現出“似與不似”之間的精妙,還能利用竹、木、絲綢或宣紙等材質迥異的特性,體現出焦點透視等西畫特點。

“中學畢業就下鄉、回來到鐵路當工人又進公安,肚子裡墨水少啊!”聽著王學興的自慚自嘲,其滿屋子林林總總的烙刻器具及其身後卷帙浩繁的一摞摞中西畫論,分明向到訪者述說著一位職工藝術家“匠心”夢想的艱苦鑄就歷程。他白天工作,夜晚甚至通宵創作,節假日還要指導工友學畫、參與非遺教學和“非遺進校園、進社區”活動。“身體長期透支,曾大面積心梗,我已前後搭了兩個橋、放了六個支架!”他樂呵呵地搔著滿頭白髮對記者說,“為把烙畫藝術從工藝圈推向藝術殿堂,我要做的事還太多,還得繼續往前飛!”

時至2015年,王學興的烙畫藝術創作贏來了豐收季節。其宣紙烙畫《竹韻》入選了《山東省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優秀作品集》;《長城萬里》入選了《“兩岸情•心連心”中華兩岸書畫藝術交流展作品集》;翌年,其宣紙烙畫《福娃系列》在山東省第八屆工藝美術博覽會上一舉奪得金獎;木板烙畫《濟南老火車站》則分別被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和德國收藏家費舍爾收藏;同年12月,他又獲頒“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稱號,並擔任了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烙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一職。

“全社會推崇‘工匠精神’,創新浪潮風起雲湧,現在好時候來啦!”王學興談鋒一抖十分動情地說,在政府引領下,大學教授放下身價深挖民間藝術寶庫,過去挑擔串巷走江湖的民間藝人紛紛登上非遺和創新的舞臺,追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擯棄對歌星影星和網紅的膜拜,——所有這些都在匯成一條澎湃激盪的大河,她蘊藏著深情、裹挾著追求,更奔騰著希望和夢想!(作者:王繼堂 李興正)

飛向遠方的“匠心”——職工藝術家王學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