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考研參考書、招生目錄、分數線分析

一、專業介紹

考研選專業時,經濟法學專業怎麼樣是廣大考研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以下經濟法學專業介紹,包含:經濟法學專業研究方向、培養目標、就業方向和就業前景等,同時還推薦了一些經濟法學專業比較不錯的學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濟法學是一級學科法學下設的二級學科。此學科在法學體系中是一門新興的、獨立的學科主要研究經濟法及其發展規律。新中國的經濟法學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與國外同類學科相比,我國經濟法學的研究,無論是在發展速度還是在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從總體上來說,都是處於領先的地位,因此舉世矚目。經濟法的研究成果,對於推動我國經濟立法、經濟守法和經濟執法起著巨大的作用。在中國未來的法制和法治發展中,經濟法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1、經濟法學專業研究方向

各院校在考試科目、研究方向上均有中也有所不同,大致如下:

01 經濟法

02 商法

03 金融法

2、經濟法學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四項基本原則,具有較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和較深厚的經濟法理論知識,能勝任經濟法學教學研究、經濟行政司法工作和企、事業法律實務,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品學兼優的高層次專門人才。且能較好地掌握馬列主義理論,有較紮實的經濟法、商法理論基礎;重視理論與社會實踐結合;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從事經濟法律實務工作能力的專業人才。

3、經濟法學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

經濟法學專業就業方向

在法學類專業中就業率最高的是經濟法學。主要到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

法學專業是朝陽學科,從社會需要來看是大有發展前景的。從法律系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學生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能夠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

經濟法學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國家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我國法制建設也處在一個迅速發展和逐步完善的時期,特別是我國“入世”以來,社會對法律專門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各經濟組織、律師事務所對法律專門人才的需求尤為突出。

法學專業對人才高素質、高學歷需求較高。他們不僅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還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背景和跨學科的行業知識。隨著近年來對法學人才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法學類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就業情況並不樂觀。但高學歷的法學專業研究生,特別是與經濟、國際交往相關聯專業的研究生,就業前景廣闊。

二、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介紹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中國政法大學的骨幹學院。長期以來,我院堅持“學術立院、人才強院、特色興院、依法治院”,經過全院師生不懈努力,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貢獻。

我院現設5個博士專業、5個碩士專業和1個本科專業,下設9個教學科研機構、38個學術研究中心,已成為我國理論法學和公法學教育研究的重鎮。其中法律史學和行政法學在國內具有頂尖的學術地位和一流的科研教學水平。法學院現有教職工101人,其中專任教師87人,教授34人,副教授38人,講師15人,博士生導師46人,碩士生導師119人。教師中有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資深專家,海外留學歸來的學者,精通實務與理論的實務部門專家,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

三.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專業碩士考研2019年招生目錄

2019-2020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考研參考書、招生目錄、分數線分析

四、中國政法大學2018年錄取分數線:

學校名稱:中國政法大學

學院名稱:民商經濟法學院

年份:2018

專業代碼:030107

專業名稱:經濟法學

總分:365.00

政治:60.0

外語:60.0

專業課一:90.0

專業課二:90.0

1.報考條件(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我校根據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要求的人員,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同等學力者報考我校,須具備以下條件: ①報名時英語應達到國家四級水平或其他語種相應級別水平; ②複試時加試兩門所報考專業大學本科主幹課程; ③複試時提交與報考專業相關的相當於學士學位水平的論文(字數不少於1萬字),或在報刊上發表的三篇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文章。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6)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徵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5.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的考生,之前在高校學習的專業須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前四位0301]畢業生不得報考)。 (二)推薦免試碩士生的申請條件詳見《中國人民大學2018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辦法》。 (三)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考生,請參照《中國人民大學2018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招收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2.複試相關數據統計:複試:包括複試和體檢覆試信息發佈:考生於2018年2月下旬登陸我校研究生招生網,查詢我校碩士生複試基本要求,並登陸各學院網站查詢複試名單和複試辦法。請進入複試的考生登陸研究生院網站自行支付複試費並下載複試通知。 複試時間:2018年3月上旬,請考生屆時參見複試通知。 複試地點:中國人民大學,請考生屆時參見複試通知。 複試基本要求: 我校是經教育部批准的34所自行確定本校複試分數線的高校之一。我校將結合年度研究生招生計劃和報考生源情況,以及總體初試成績情況,自行確定進入複試的基本要求。對應屆畢業生和非應屆畢業生實行統一的複試基本分數要求。對報考統考、各專業學位、單獨考試以及各類專項計劃考生提出應試科目總分要求和單科分數要求。

根據教育部文件規定,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志願者”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高校學生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達到報考條件後,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項目服務期滿、考核稱職以上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其中報考人文社科類專業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5分。上述符合加分條件考生在複試前須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複試內容 (1)專業綜合課筆試(100分) (2)外語筆試(50分) (3)專業課和綜合素質面試(150分) (4)外語聽力、口語測試(50分) (5)專業加試:針對以同等學力資格(以報名時為準)報考的考生,或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複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複試時,要對其進行本科主幹課程和實驗技能的加試考查,其中筆試科目不少於兩門,每門考試時間為3小時。 複試時須提交材料: 考生須攜帶《複試通知》、《准考證》、有效居民身份證件原件和複印件及以下材料前來複試: (1)應屆考生複試時應提交下列材料: ①大學課程學習成績單原件(需加蓋出具單位紅章); ②學生證原件及複印件(要求每學期均註冊); ③應屆畢業生複試時要簽署“承諾書”,承諾在校期間未受過任何處分,各科成績合格,能夠按期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 ④應屆畢業生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和複印件於入學報到時補交。 (2)非應屆考生複試時應提交下列材料: ①大學課程學習成績單原件(需加蓋出具單位紅章); ②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和複印件。 對不符合有關規定者,我校不予複試、錄取。 體檢:複試時參加我校統一組織體檢,體檢醫院為我校校醫院,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體檢不合格者我校不予錄取。

學費、學習方式及年限 學費標準:20000元/生•學年(學費暫定,最終執行標準以北京市教委等主管部門批覆為準)。全日制學習,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

五、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考研參考書目

總論: 薛克鵬 經濟法基本範疇 or 薛克鵬、張欽昱合著 經濟法

李曙光 經濟法學

王衛國 李東方 經濟法學

劉繼峰 經濟法總論

競爭法: 劉繼峰 競爭法學(反不正當競爭法部分需要更新)

消費者法:孫穎老師課件

稅法: 楊萍 稅法學原理 第二版

金融法:劉少軍

公司法等: 趙旭東 公司法學

其他:上課筆記 結合 法條、司考考點進行記憶

六、考研經驗

1)專業課:本人以為經濟法體系較為冗雜,需要建立知識體系,才能更好的應對初試和複試。可以結合考研的題型,名詞解釋,簡答,論述,案例,分層次把握內容。故建立框架至為重要。目前我校並無指定教材,筆者複習時以張欽昱、薛克鵬合著的《經濟法》打底。

首先,經濟法總論雖眾說紛紜,並無定論,但法大的老師之間都會互相交流討論,考生一般能完整的闡述一個觀點即可,該本書的總論是目前法大接受度比較高的,可供參考。但一些比較重要的概念,如經濟法等,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綜合各家觀點。考研看重的是綜合素質而非單純的背誦能力。

其次,是競爭法。兩反的法條自不必說,考研遠不止死背法條,更多的考察法條背後的理論問題。需要對兩反的法條十分熟悉,可能會出案例。去年的考試中反不正當競爭法就佔了很大的比例。今年反壟斷法也將是重點。更新部分尤其值得關注,新近判例也可能是老師們比較喜歡的的考察內容。

再次,消法的總論也需要關注。法條也需要十分熟悉,並且消法中與其他法的交叉內容,如行政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都需要重點關注。消法的考察可以結合總論出案例等題型。

最後,其他法都有各自的考點,但考察案例的可能性較低,一般以名詞解釋,簡答,最多論述。經濟法考研內容的重點還是比較突出的,建議初期全面準備,衝刺階段抓重點。在食安等小法上花費超過消法等重點的時間精力,必為得不償失。希望大家在複習過程中一直能明確什麼是重點。考研不比司考,需要細扣考點,更多考察的是一種法律思維,一種知識體系。答題過程中體現出這一點就是獲得高分的關鍵。需要提醒大家一點,專業課的真題很重要,往年也會有些重複,有助於把握考察重點和考察方式,但應當看重題本身,而非他人所提供的答案,答案的意義在於為我們的答題提供一種思路。不同人的思維方式不同,互相補充,才能真正發揮教輔書的作用。專業課答案不唯一,內容越豐富,越有條理才是關鍵。

分論的內容一般都是第一步先熟悉法條,第二步再細扣法條的考點,最後需要達到看到法條就能反射出考點,自問自答的程度。法大考研以基礎問題為主,結合時事熱點,因此打好基礎很重要,法條是基礎的基礎,不需將一本法條每款內容一視同仁,如何把握以及把握程度需結合上課,司考,真題以及時事結合,相考量斟酌。最後會列出本人複習時的教材供參考。

(2)法綜:個人覺得挑一套複習資料跟到底即可。貪多求全是大忌。有師弟師妹提問是否還需要細看教材,個人以為並無必要。第一時間有限,第二精力有限。使用方法,簡單粗暴,背誦。背誦當然不是上來就死記硬背,所有的背誦都是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理解背後的原因就順其自然的記憶。個人覺得法綜的內容還是很多的,不容忽視。除去前期的熟悉內容的幾遍之外,大概背誦了五遍左右。法綜有人能拿到130+,所以需要得到正名。真題確實重要,每年都或多或少出現前幾年的題,但個人覺得不必單背真題答案,瞭解出題方式,考察方向即可。穩紮穩打背完所有內容比壓重點安心許多。以及法綜不是期末考,不要過度自由發揮,請在魔方的基礎上適度進行發揮。建議手速慢的同學在考前至少做一次模擬練習,時間分配合理以保證不過度糾纏,能全部答完。

(3)英語,本人英文一般,考研70,有大神能實現85+。自然也是因為沒有付出足夠多的心力。大三下就開始看戀戀有詞,有師弟師妹問戀戀有詞是否值得看,筆者以為這個看個人取向。個人覺得挺有趣,就跟過一輪視頻,單獨看過一輪單詞。以上就是考研過程中所有的單詞準備。推薦何凱文的閱讀課程,個人覺得有一定幫助。閱讀作為英語的大頭,可以付出一定的時間準備。真題近五年的一定要重視。本人反覆做了三遍以上,每一次都可以得出不同結論。第一次是找感覺,第二次是瞭解考點,第三次是反思自身。每一道題都不是隨意的安排,仔細揣摩以後會透通許多。作文把字練好,這是最基本的。個人也不建議背作文模板,總結出自己的小金句似乎更能得到老師的青睞。

(4)政治,考研79,成績尚可,可以做一定的分享。高中文科,不算是政治小白,很多闡述也還有印象,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說法已經做出了更新,如抗戰。本人是以肖秀榮全套材料打底,輔之以疾風勁草,腿姐陸寓豐的背誦筆記。根據師兄師姐和個人體會,主觀題最後大家都以肖八肖四為主,(也有人用徐濤),最終差別不大。政治的差距體現在客觀題上。個人覺得1000題的價值沒有真題高。真題做了三遍左右,筆者單練了真題的選擇,然後把錯題以及錯題的知識點單獨整理出來,供自己反思。疾風勁草和腿姐的背誦筆記用來針對性的訓練客觀題,基本都看了五遍左右。也不需要佔用大段時間,圖書館排座位或者等飯的時候邊看邊勾畫考點,都很有幫助。考研戰友互相提問能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也能激起勝負欲。最厚的那本肖秀榮主要是起到鋪墊和字典作用,很多理論的應用都是通過做題和討論掌握的,第一遍看不明白或者難以記憶都不必過於著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先哲的話沒得錯。

答題技巧

1.無論是專業課還是政治,都通用的邏輯都是先分後總。先答最核心的考點,再適當拓展,結合總論知識進行延伸。切忌上來就用套話,會給老師假大空的不良印象。

2.分點闡述。老師閱卷時間有限,都是按點給分,分點闡述會有比較好的印象分。比較沒有把握的題就慎用分點。在考場上遇到完全摸不著頭腦的題可考慮以下答題思路,字面意思——分成各個部分簡單論述——近似概念對比——淵源——意義價值——評價判斷。

3.所有考試都通用的就是字好看。但不強求,時至今日,有空練字不如多背兩輪。

七、院校推薦

1西南政法大學

2中國政法大學

3中國人民大學

4華東政法大學

5武漢大學

6北京大學

7南京大學

8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9湖南大學

10廈門大學

11安徽大學

12重慶大學

13遼寧大學

14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5西南財經大學

16吉林大學

17長春稅務學院

18中山大學

19安徽財經大學

文章整理源於微信公眾號“法學考研同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