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愛中國就要愛漢字 回首過去感覺不真實

提起“流沙河”幾乎人人都知道,但又有幾個人知道他本來的名字叫餘勳坦呢?說起名字一事,流沙河自己也有一些無奈:“本來我用我自己的真名,那時我在報社工作,報社的同事看到了我用筆名發表的文章,他們就喊我的筆名,而單位入檔案的人事部門也把我的筆名錄入了檔案,就沒有辦法改了,所以到現在就一直都沒有改。最後連身份證都叫流沙河,有時候別人就問我,你是姓哪個'liu'啊,我總不能說我是流氓的流。”說到此處時,流沙河自己都忍不住大笑起來。“所以,我的一生都是一個大笑話,我的生日是個小笑話,光棍節,我的名字也是個大笑話。 ”

流沙河:愛中國就要愛漢字 回首過去感覺不真實

可以說,流沙河的一生,因為一首叫《草木篇》的詩歌而改變,直到1979年平反才摘掉了帽子。“現在回想那一段過去,也是一個笑話。就像你也問我是否會有委屈的感覺,最初當‘右派’的時候心裡很不平,後來一想,同樣是當‘右派’的同志,90%多處境都比我艱難,我就沒有權利再不平了。 60歲以後,我漸漸地也看透了,心中就不再有不平了。 ”

回首過去感覺不真實

在交談中,激動處,流沙河不禁還會在言語時配上了一些手臂上揚的手勢,隨後,他用一個老者而不是學者的口氣,對記者說:“人一老了以後,回想他過去的事情,都覺得不真實了,是不是發生過這件事情,都不確定了。我生在成都,我的母親在去世以前曾帶著我去找生我的地方,那裡現在變成了停車場,母親還能認出來。她就帶著我,開始數腳步,然後她告訴我,生我的炕就在這裡。我一看,這裡停著一個車,我就是生在車下面的。是否真的有這件事情,我都覺得恍惚了,我就想怎麼會是這樣呢?我當了‘右派’以後,做過很多很苦的勞動,當時拼命地做,過了幾十年以後,我再經過那一帶,連我自己都懷疑了,是否真的發生過這件事情,難怪古人會說,‘人生若夢’,事情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但是時間太遠了,回想起來就像一場夢一樣。 ”

流沙河:愛中國就要愛漢字 回首過去感覺不真實

在被打成“右派”的時候,流沙河很絕望,完全的絕望,但現在過了幾十年後,再回頭看,他感嘆:“這也完全不算什麼,因為我讀過歷史,司馬遷的《史記》我讀過2遍,我知道了人世間的辛酸苦辣,比較起來,我這都不算什麼。 ”

漢字和空氣一樣是必需品

告別了詩歌的流沙河,走得離文學越來越遠了,他的經歷更多的傾向了文字學,從最初的《流沙河認字》,到現在的《文字偵探》,他對於文字不遺餘力,並在其中也找到了樂趣與道理。

稀鬆平常的漢字,流沙河卻將它的與陽光、空氣、水一樣重要。“為了什麼我要做這件事情呢,因為漢字對於我們中國人說來,是和陽光、水、空氣同樣重要的,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使用的,這四樣對於我們來說缺一不可。但凡是我們最熟悉的,我們反而不去思考它,是最陌生的。我們每個人都在使用的名字,又有幾個人知道這幾個字代表的意義呢? ”

流沙河:愛中國就要愛漢字 回首過去感覺不真實

“人要學會感恩,感謝大自然的恩,感謝陽光、水、空氣,在中國的文化中,要感謝漢字,中國人中有一句話‘大恩不報’,是因為這個恩太大了沒有辦法去報,但也是因為人的惰性,認為享受這四樣是應該的。對於漢字不瞭解,這是一種危機。中國人從古代起讀書,最初學的就是漢字,所以在漢代時將文字學成為小學,是基礎的意思,一直到1949年,大學中文系都還有古文字專業,中文系還要學漢代的《說文解字》,但現在大學的中文專業中,以前的這些知識,都變成了‘目錄學’的文字。已經過去60多年了,中國的讀書人都完全缺了這一塊。 ”在說到這一番話時,流沙河情緒很激動,讓記者在他的眼中看到了一位老知識分子的著急與無奈。

流沙河:愛中國就要愛漢字 回首過去感覺不真實

將以《詩經現場》收官封筆

這幾年,流沙河出書的速度一點都不慢,在今年年初他出了《文字偵探》,在近期出了《Y語錄》,但當記者問到他是否還會繼續寫作時,流沙河卻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我的身體和精力已經都不再允許我寫了,我現在正在寫的是《詩經現場》,已經寫到一半了,出完這一本就不打算再寫了,我寫不動了。 ”

流沙河:愛中國就要愛漢字 回首過去感覺不真實

說到這裡時,流沙河還帶記者走進了他的書房,靠牆放著兩個大書櫃,屋內但凡能擺書的地方就都擺滿了書籍,在靠窗的書桌前,記者看到了流沙河正在寫的《詩經現場》,剛勁有力的字,寫在一個個的小格里。旁邊還放著一本流沙河要時時翻閱的《詩經》原著,如兩粒芝麻大小的字對於視力大不如前的流沙河著實有些困難,看著書邊放著的高倍放大鏡,就能想象80歲了的流沙河讀《詩經》時是如何的困難。“我眼睛現在不好了,從前,我寫稿子都用軟筆寫在小格里,多年前我眼睛因為黃斑變性動了手術,所以右眼就看不到了,只能用左眼看了,現在我都用不了軟筆了,所以只能選擇用自來水筆了,因為寫下去的時候會有落筆的感覺。 ”

很多人都質疑,一把年紀的流沙河為什麼還要研究少有人涉獵的文字學,流沙河是希望自己能做一個鋪基的作用。“什麼是愛祖國,就是要愛祖國的歷史文化,愛祖國的山川大地,愛祖國的同胞,還有愛中國的文字。漢字把13億中國人凝聚在一起,這13億中國人住在不同的地方,但有一條線把他們串聯起來,就是漢字。 ”而這樣嚴肅的時候,流沙河也不忘幽默一把,“漢字的好處誰最瞭解,聯合國最瞭解,因為文件翻譯成各個國家的語言中,漢字最省紙張,所以說漢字最環保、最綠色。 ”“平時除了讀書,我還要工作,我不是每天都工作,如果今天沒有什麼興趣的時候,我就不寫,除了工作之外,我還在外面講課,在成都市的圖書館,一個月只講一次。有時在大學裡面,給學生講2個小時的古文字,學生都很愛聽,老師也會來。

流沙河:愛中國就要愛漢字 回首過去感覺不真實

在網上搜索“流沙河”,其中的介紹總是少不了著名詩人、作家等等,在採訪的最後,流沙河卻告訴記者,寫我時,只寫成都文人就好。“我早就不寫詩了,我回過頭來研究中國的古典,告別文學,拜拜。我拋棄了我作家和詩人的身份,我自己都不承認了,我給自己的名稱是學者。”從前都稱呼流沙河為著名詩人,現在出去講課時,別人問流沙河希望怎麼介紹時,他都會說“成都文人”。“我現在把很多東西看的很淡,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有一句,‘鳥倦飛而知還’,說的意思就是說懂得了該回家了,不要再在外面爭那些名和利,不要再出風頭了。 ”說完這一句,流沙河將手指向客廳牆上的一幅字,上面寫著“知還”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