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癌症爲何難以根治?

水月長安


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裡,醫學科學已經到了非常發達的地步,很多疾病,都是可以治癒的,不能治癒的應該是少數。其實,恰恰相反,人類對自身的認識還非常有限,真正能根治的疾病也非常有限。

在實際的醫療實踐中,真正能談的上治癒的疾病,目前也只限於細菌感染性疾病(不包括病毒感染)和可以外科手術切除的疾病,細想其實就是這兩大類,即使這兩類疾病也是在上本世紀隨著抗生素的發現和麻醉藥物的問世才迅速發展起來的。因為這兩類疾病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繫密切,發病率很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種錯覺,就是人類的醫學科學解決了大部分的疾病問題。

而實際上,像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腎小球腎炎、風溼病、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肌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神經精神系統疾病等等太多的疾病我們都沒有辦法治癒,只是能夠想辦法控制,減輕症狀,延緩病情進展,僅此而已。

回到題目中。

癌症就是所有這些不能治癒的疾病裡的一種,對於癌症、白血病、淋巴瘤等,我們連最起碼長期控制的方法也沒有找到,所以,一旦患病,我們只能是在能夠切除的時候及時把癌症病灶切除,而在不能切除的時候,就只能在現有的醫療技術條件下,採用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的方法短時間控制腫瘤疾病的進展,長期控制甚至治癒的方法我們還沒有找到。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人體(生物體)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我們可以製造大型機械設備,製造航空母艦,使原子彈爆炸,讓衛星上天等,但這些技術難度,相對於生物體內部複雜的信號通路來講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微觀世界裡生物信號的變化和傳遞,遺傳信息的完整性和代謝增殖的自發性和連續性,構建出的活體生物的完全自主性,生物體的趨利避害性,能夠自主覓食和生存的慾望等等,這些都是基於生物體內部複雜的生物信號而來,其複雜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到現在為止,我們甚至連一個小小的活體草履蟲都不能通過人工的手段“製作”出來。

而癌細胞的產生就是基於這些複雜的生物學信息改變而來,這些細胞是怎樣惡變產生,為什麼會發生無限增殖,為什麼會對我們的治療耐藥,為什麼不能被我們的免疫系統清除等等,很多很多的問題我們還都沒有弄清楚,所以也就談不上根治。

基於此,為什麼癌症我們還不能根治就不難理解了。


深藍醫生


為什麼有一些癌症是難以根治的呢?是要主要取決於癌症的發展階段以及某些癌症的特殊結構。需要明白的是,癌症特指的是惡性腫瘤。但實際上就現在普遍大眾所能接受的概念是癌症是指所有的腫瘤。

因此,並不是說癌症不能治癒,而是惡性腫瘤這種疾病進程屬於後期的癌症是難以治癒的。而前中期的腫瘤譬如纖維素瘤,橫紋肌瘤,平滑肌瘤,腺瘤等良性腫瘤是可以通過手術外科直接切除病灶,而達到治癒的目的。如若無法通過率科手術進行切除,則可以通過化療放療等治療手段,而對腫瘤細胞進行殺死使得病灶侷限性,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並且有某一些腫瘤例如脂肪瘤是有一些特殊結構,例如包膜。包膜的存在,而使得腫瘤細胞侷限性無法轉移至其他器官,也使得在進行外科手術或者放療化療的時候,更加的具有目的性,這種腫瘤也比較容易治癒。

然而,確實對於很多惡性腫瘤,例如腺上皮鱗狀細胞癌,脂肪肉瘤,由於它們沒有包膜,並且常常呈浸潤性向下生長,突破了基底膜。不僅病灶不侷限,並且容易通過血道淋巴道進行全身器官的轉移。這種惡性腫瘤,儘管通過外科手術切除病灶,但依舊可以有殘餘的腫瘤細胞,原發器官仍然有極大的復發風險,還有極大可能發生其他器官轉移性癌變,所以說一些癌症是難以根治的。

從事腫瘤科工作14年,擅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等惡性腫瘤的早、中、晚期化療、生物治療及分子靶向治療。


醫聯媒體


癌症為何難以根治?這個問題在醫學界也只是有一些共識,但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不過簡單說可以概括為這麼兩句話:當發現癌症開始治療時可能殺死一些癌細胞,可並不能保證殺死了全部體內癌細胞;即使在某個階段殺死了體內所有的癌細胞,也不能保證人體還會再變異出新的癌細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癌症是由於人體自身細胞突變,不再受到控制造成的,它不像病毒那樣是由於外部入侵的病毒和細胞造成的。

人類在自然進化過程中,形成一套免疫系統的,可以對病毒和細菌等外界入侵做出反應。(當然也有免疫系統無法對付的病毒,但是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來進行。)癌細胞是人體自身的變異,免疫系統會判斷這些癌細胞是自己人,不會做出反應。必須由外界的藥物或手術、放療進行治療才可以控制癌症。

其次是因為癌細胞發展是一個逐步的過程,開始時不容易被發現。這個過程開始時比較緩慢(不同癌症也是有區別的)。癌細胞在一個通過血液吸收養分不斷長大,下表列了部分癌細胞倍增時間和是否適合放療治療。早期沒有什麼症狀,當發現時癌症已經有了較大的體積。

第三是癌細胞會在人體內轉移,並在一些適合的器官上再生長。這也導致當發現癌症開始治療時,醫學上並不能保證這時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哪裡了,只能先殺死或切除發現的癌症。這也是有些患者一開始治療效果很好,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在其他位置又發現了。

第四是癌細胞也在進化,尤其是對一些靶向藥物,當癌細胞發現藥物只針對一些特質時,也能進化變異,使得針對一些特點靶點的藥物失效。

這些情況導致了癌症難以被根治。但是醫學也在不斷進步,也有很多癌症被逐步控制,或許未來人類並不需要全部消滅癌細胞,但是人類可以帶著癌細胞長期正常生存。


美中嘉和聊腫瘤


法國最新抗癌產品:

1.令癌細胞自然凋亡:

  它可以誘導對人體有害的細胞逐漸分裂成碎片。然後排出體外。因此不會損傷有疾病者得正常細胞.

2.截斷癌細胞血管增生:

 具有使巨噬細胞guoNK細胞活化的

 作用。能發現和破壞癌細胞得營養供給途徑(血管增生)。從而令癌細胞無法得到營養和氧氣而死亡。

3.提高免疫力:

  它能使免疫細胞(自然殺手細胞(NK),巨噬細胞,淋巴球)充滿活性,即使各種病毒或細菌,病原體入侵,或者細胞突變而致癌,也當然可以提前預防疾病.


LACIINE


傳統醫學的誤區和盲區之一:人體生命的第一生態環境是什麼?

傳統觀念告訴我們:人類是生活在陸地的,人類所直接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源,食用的食物,氣溫的變化,這些都是人體生命所面對的第一生態環境。這些環境元素的優劣將決定了人類生命的健康好壞。所以人類的環保意識和行動與日俱增。醫學界對這些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進行了深刻的研討。這麼淺白直觀的道理表面上看當然是對的,但本質上存在著一個明顯的盲區。人類的生命是由什麼組成的?是由細胞群組成的!細胞才是人類最基本、最具體的生命。細胞生活在哪裡?細胞生活在人體的組織液中,就象魚群生活在水中。人類肺部吸進了空氣提取了裡面的氧氣,消化系統吸收了食物裡面的各種營養元素,然後通過動脈管血液的輸送,最終在微絲血管端將含有氧氣營養的血液釋放在組織液中,細胞就象水裡的魚一樣吸收組織液中的氧氣,吃組織液中的營養,然後細胞又將排洩物釋放在組織液中,然後由靜脈管通過微絲血管端回收組織液中的血液,以此來完成對組織液中垃圾的清理:有細胞的排洩物,老化死亡的細胞屍體,有害的內分泌物質,細胞排斥的各種有害物質,細胞吃不完的營養物質等等。因此,我們認為組織液才是人體生命的最直接的第一生態環境,它直接影響和決定人體的健康。我們應該將人體生命理解為生活在魚塘中的魚群,魚塘中的水是魚群才是魚群最直接的生態環境,魚塘的水髒了,被汙染了,魚群的生命將面臨威脅。組織液中的垃圾多了,不僅令組織液髒了,同時讓組織液產生粘稠性,即通透性差,這樣將直接影響細胞對營養氧氣的吸收和靜脈管回收血液清除組織液中的垃圾的徹底性,將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是百病之源。治理保護好魚塘中的水質就是給了魚群一個最好的生存條件,魚有病是治水而不是治魚,魚有了理想的生存水質就能得到強大的生命力,魚就能自我療傷自我調理,對人體細胞而言叫自療系統或自療機制,傳統醫學的盲區令人們只熟悉免疫系統而忽略了自療系統。

來自我愛牙齒網www.iyachi.com


愛牙小雪


根治只是臨床術語。我今年元旦剛手術,臨床病理肺癌早期,出院小結見根治術並痊癒。實際情況絕非如此樂觀。但對大多癌症患者來講:既來之則安之,積極樂觀面對,科學適度治療,改變過往習慣,保持鍛鍊習慣,相信多半能戰勝病魔,重拾信心。管他根治也罷,治不了也罷。心態決定自己的生命長度是真理。活一天就得快樂一天,蒼天也會動容的。


德興鎮金哥


題目錯誤,不是一些癌症難以根治,而是大多數癌症的十年存活期都不樂觀。但也有極少比例的癌症自愈者。這是因為癌症到目前的發病原因都不明確,所有的高致癌物都是可能。對於癌的治療,醫療界也僅是以5年存活期為標的。爭議也較大。

本人認可帶癌生存的觀念。在精神與心理上減少對癌症的恐懼性。或許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曾見過拒絕治療的患者活了20多年。目前誰也說不清,也見過因過度治療而早去的朋友。

希望那些搞生物工程科技的科學家們,早日攻克癌症之迷。


蒼耳子78413762


對於癌症,一方面之所以癌症難以治癒,很大一個原因是它具有遺傳異質性,每一個癌細胞可能是由不同的基因突變細胞組成的,再加上人體的個體差異化分別導致的。另一方面,許多科學研究及有效控制活動表明,癌症是可以避免的。1/3癌症可以預防。1/3癌症如能及早診斷,則可能治癒。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療可使剩餘1/3癌症病人的生存質量得到改善。因此,對於癌症的治療,“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有決定性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