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成蔬菜無藥可用,農藥登記不均品種不合理,誰來守護「菜籃子」安全?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產國和消耗國,自上世紀80年代農業部提出“菜籃子”工程以來,蔬菜種植面積和單產不斷增長,目前已經超過糧食作物成為第一大農產品。蔬菜由於生長週期短、病蟲害頻發、農藥使用頻次高,農藥殘留問題一直受到消費者的重點關注,合理使用農藥是保障蔬菜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因此,有必要對我國蔬菜的生產現狀和農藥登記情況進行調查與研究,這對我國蔬菜合理用藥具有指導意義。

超8成蔬菜无药可用,农药登记不均品种不合理,谁来守护“菜篮子”安全?

01

病蟲害造成蔬菜損失約20%~30%

病蟲害的發生與作物生長條件、生長期等因素有關。蔬菜生產中,連作、重茬等栽培模式,有利於病蟲害的發生,導致了我國蔬菜病蟲害種類和發生危害程度在所有作物中位居前列。根據《中國農作物病蟲害》記載,我國蔬菜的主要病害有108種,包括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及根結線蟲病。

真菌性病害有早(晚)疫病、綿疫病、炭疽病、灰黴病、霜黴病、葉黴病、黃萎病、猝倒病、立枯病、蔓枯病、葉斑病、黑斑病、紫斑病、褐斑病、細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白絹病、菌核病、根(莖)腐病等,細菌性病害有青枯病、環腐病、軟腐病,病毒病有花葉病、條紋病和蕨葉病,發生較嚴重的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花葉病。

超8成蔬菜无药可用,农药登记不均品种不合理,谁来守护“菜篮子”安全?

影響蔬菜生產的主要蟲害是棉鈴蟲、蚜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煙青蟲、斑潛蠅、葉蟬、白粉蝨、煙粉蝨、蟎類(茶黃蟎和葉蟎)、二十八星瓢蟲、薊馬、紅蜘蛛和蠐螬、根蛆等地下害蟲。其中發生較為嚴重的蟲害有斑潛蠅、蟎類、蚜蟲、煙粉蝨。由於對蔬菜病蟲害防治缺乏科學用藥指導,部分病蟲害產生耐藥性,對蔬菜生產造成嚴重危害。據統計,病蟲害對蔬菜造成的損失約為20%~30%,嚴重的可達50%以上。

02

我國蔬菜用藥登記概述

-按農藥類別分類

合理用藥是蔬菜增產增收的重要保障。根據農藥信息網查詢(截至2018年4月)結果,目前登記用於蔬菜的農藥有696種,其中單劑263種,混劑433種。按防治對象主要可以分為殺蟲劑、殺菌劑、殺線蟲劑、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4大類,殺蟎劑和殺線蟲劑相對較少。

1)殺蟲劑

殺蟲劑是農藥中發展最快、用量最大、品種最多的一類農藥。登記用於蔬菜的殺蟲劑有257種,包括單劑95種,混劑162種,按化學成分來源可分為無機殺蟲劑、有機殺蟲劑和生物殺蟲劑。雖然化學農藥在蔬菜病蟲害防治中的主導地位仍無法動搖,但全球範圍推廣使用生物農藥已成為一種趨勢。

以高毒農藥為例,自《農藥管理條例》頒佈實施以來,高毒農藥比重由原來的60%左右急劇下降到目前的3%左右。目前,具有較強神經毒性和很高急性毒性的氨基甲酸酯類和有機磷類化學農藥如涕滅威、克百威、樂果、毒死蜱已基本禁止在蔬菜上使用,而以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為代表的新菸鹼類農藥以及阿維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蘇雲金桿菌、苦參鹼等生物農藥殺蟲劑逐漸成為市場上的主要殺蟲劑品種,並廣泛登記應用於多種蔬菜(見表1)。同時,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等傳統菊酯類農藥因為害蟲容易產生抗藥性而逐漸被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具有更高殺蟲活性的新一代同類農藥取代。

表1 登記用於5種以上蔬菜的殺蟲劑

超8成蔬菜无药可用,农药登记不均品种不合理,谁来守护“菜篮子”安全?

(點擊可看大圖,下同)

2)殺菌劑

殺菌劑對植物體內的真菌、細菌或病毒具有殺滅或抑制作用,而病原菌具有寄主範圍廣、繁殖速度快、易產生遺傳變異等特點,極容易產生抗藥性。因此,殺菌劑的種類也是最多的。調查表明,登記用於蔬菜的殺菌劑有單劑125種,混劑236種。苯並咪唑類、三唑類、甲氧基丙烯酸酯類、芳基酰胺類等是殺菌劑的主要類別,其中烯酰嗎啉、苯醚甲環唑、代森錳鋅、丙森鋅、百菌清、氫氧化銅等殺菌劑是主要防治品種(見表2)。長期使用化學農藥導致病原菌耐藥性增強,用藥量逐漸加大,藥物殘留帶來的健康風險凸顯。因此,綠色環保型的生物殺菌劑作為替代產品日益受到重視。如井岡黴素、春雷黴素等農用抗生素類生物殺菌劑,以及枯草芽孢桿菌、蠟質芽孢桿菌等微生物殺菌劑目前已經登記用於番茄、辣椒、黃瓜、茄子等多種蔬菜的青枯病、黃萎病、葉黴病、灰黴病、角斑病、白粉病等病害的防治。

表2 登記用於5種以上蔬菜的殺菌劑

超8成蔬菜无药可用,农药登记不均品种不合理,谁来守护“菜篮子”安全?

3)除草劑

目前全球除草劑在整個農藥市場中佔比約為42%,我國除草劑使用也逐年呈現上升趨勢。但與玉米、水稻、小麥等禾本科作物相比,蔬菜田除草劑使用量很少,僅佔約2%。目前登記用於蔬菜的除草劑有44種,其中單劑20種,混劑24種(見表3)。大蒜和馬鈴薯登記使用除草劑最多,其中登記用於大蒜的除草劑有19種農藥72個產品,登記用於馬鈴薯的除草劑有20種農藥61個產品,二甲戊靈、乙草胺、氟吡甲禾靈、撲草淨等為主要登記使用除草劑。與早期開發的除草劑相比,新開發的除草劑不僅能減少用藥,還能提高藥劑的防治效果。如新型磺酰脲類除草劑氯吡嘧磺隆,具有活性高、用量低、除草譜廣、選擇性強、對作物安全等特性,除用於防除玉米、水稻、小麥等禾本科作物田的雜草外,最近登記用於番茄田中使用也非常有效,用量僅為40~90 g/hm2。隨著現代農業不斷推進,很多生物除草劑也不斷被開發,目前全球已經有包括利用真菌、細菌以及天然產物的20多個生物除草劑產品登記。

表3 登記用於蔬菜的除草劑

超8成蔬菜无药可用,农药登记不均品种不合理,谁来守护“菜篮子”安全?

4)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又稱為植物外源激素,主要用於調節植物生長髮育。在蔬菜生產中,合理應用生長調節劑能起到促進生長、保果、保鮮、提質、增產等作用。由於並不是所有的蔬菜均需要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其在數量上比殺蟲劑和殺菌劑少得多。目前我國登記用於蔬菜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以有效成分計僅有30種,其中單劑20種,混劑10種(見表4)。乙烯利、萘乙酸、赤黴酸、復硝酚鈉等是主要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僅登記用於蔬菜,還登記用於糧油作物及水果。番茄和黃瓜是登記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使用最多的蔬菜品種。以番茄為例,共登記15種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產品數達114個。復硝酚鈉、對氯苯氧乙酸主要起到調節番茄生長、保花保果、增產等作用,而1-甲基環丙烯主要用於番茄保鮮,乙烯利則用於番茄催熟。從農業現代化和標準化生產需求來看,植物生長調節劑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表4 登記用於蔬菜的生長調節劑

超8成蔬菜无药可用,农药登记不均品种不合理,谁来守护“菜篮子”安全?

-按作物類別分類

登記用藥排在前3位的蔬菜類別分別為瓜類蔬菜、茄果類蔬菜和蕓薹屬類蔬菜,以農藥有效成分統計分別達到了291、249、231種。其中瓜類蔬菜和茄果類蔬菜殺菌劑登記數量最多,佔登記用藥的81.79%和75.90%,而蕓薹屬類蔬菜登記農藥以殺蟲劑為主,佔登記用藥的93.94%。對於豆類蔬菜、莖類蔬菜、水生蔬菜、芽菜類蔬菜和其他類蔬菜,登記用藥則較少,其中莖類蔬菜和水生蔬菜的所有登記用藥分別只有8種和10種,芽菜類蔬菜和其他類蔬菜甚至沒有任何登記用藥(見表5)。

表5 登記用於蔬菜得到農藥種類

超8成蔬菜无药可用,农药登记不均品种不合理,谁来守护“菜篮子”安全?

在農藥登記較多的蔬菜類別中,各品種蔬菜農藥登記不均衡的現象也較嚴重。在瓜類蔬菜中,登記用於黃瓜的農藥多達280種,涉及不同廠家的2502個農藥產品,而登記用於西葫蘆、冬瓜、南瓜、苦瓜等瓜類蔬菜的農藥均不足10種,用藥選擇性小。對於蕓薹屬類蔬菜,登記用於甘藍的農藥有224種,涉及2578個產品。而對於同類別的花椰菜,登記農藥僅有10種42個產品,而對於菜心僅有1個廠家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蕓薹素內酯獲得登記。對於葉菜類蔬菜,主要登記用藥為大白菜和小白菜,分別有37種113個產品和25種93個產品,而登記用於萵苣僅有除草劑炔苯酰草胺1種,蕹菜僅有1個廠家的殺蟲劑蟲酰肼獲得登記。

03

農藥登記不均 小品種蔬菜用藥缺乏

-農藥登記不均。目前蔬菜登記用藥主要集中在甘藍、番茄、馬鈴薯、辣椒、黃瓜等大宗蔬菜品種,且農藥產品數量眾多,同質化嚴重。而全國尚有4/5的蔬菜、2/3的常發病蟲害無可用登記農藥。在實際生產中,由於病蟲害防治的實際需求,種植戶只有參照類似作物用藥,或者參照相同病蟲害用藥,沒有經過必要的試驗和評估,缺少科學合理的使用技術,完全是憑藉生產者的經驗用藥,從而帶來了違法用藥的問題,給小品種蔬菜的質量安全帶來了很大的隱患。

-病蟲害抗性為給病蟲害防治帶來新挑戰。儘管全球的農藥無論從藥效、用量、安全性等方面均發生很大的變化,但病蟲害的抗性不斷增強,給病蟲害防治帶來了新的挑戰。由於某些重大病蟲害缺乏有效藥劑,不少高毒、高殘留的品種還有相當大的市場。如防治豆類蔬菜豆莢螟儘管有登記藥,但登記農藥防治效果差,而登記用於水稻的高毒農藥水胺硫磷違法用於豆莢螟的防治,造成“毒豇豆”事件。

-農藥品種結構不合理。目前登記用藥中傳統農藥佔比仍然偏高,安全高效新型農藥較少。根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農藥生產使用情況分析,目前各類生物農藥佔農藥總量的比重僅約為8%。以茄果類蔬菜為例,目前登記使用的農藥有127種,化學農藥95種,生物農藥30種,其他農藥2種,化學農藥仍然佔據主流,生物農藥偏少。這與我國生物農藥產品以及生物農藥的協同增效、適宜劑型、功能助劑等配套技術還比較落後,無法滿足農業生產需求有關。

04

建議與展望

“海南毒豇豆”、“毒生薑”給我國農藥登記現狀敲響了警鐘。社會各界一致在呼籲合理使用農藥,但是針對小宗蔬菜的特效農藥的登記卻始終滯後於農業生產的需要。無登記藥可用,那麼合理用藥便無從談起。農藥企業研發成本高、利潤低,農藥登記實驗費用高、審批時間長嚴重製約了農藥生產企業積極性。因此,建議加強政府主導推動作用,如實行差異化的登記管理政策,設立專項補貼,適當減免登記費用和登記資料,縮短評審時間。只有登記用藥工作做好,才有利於提高生產用藥標準化水平,防治農藥濫用。

針對目前害蟲產生抗性、農藥殘留問題日益突出的現狀,以農藥減量為契機,推動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且不易產生抗性的農藥新產品和新劑型的開發與推廣。生物農藥以其選擇性高、環境友好、不易產生抗藥性等特點已成我國農藥重點攻關項目,微生物農藥、植物源性農藥、抗生素和昆蟲生長調節劑均被列為生物農藥範圍。2017年我國新登記的17個農藥中,10個為生物源農藥,佔新農藥的59%,首次超過新化學農藥的數量。除了加大對綠色環保型農藥的研發外,還需進一步鼓勵生物農藥在蔬菜上登記,建立鼓勵微生物農藥、化學農藥協同使用的農藥管理措施。我國從2014年開始大力推進低毒、低殘留農藥示範補貼工作。實踐經驗證明,實施補助政策是推廣低毒生物農藥應用的好辦法,有利於規範農民合理使用農藥,從源頭控制農藥殘留。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微生物農藥開始推向市場使用。

本文作者:陳巖 鄭錦錦,等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 農產品公共監測中心

超8成蔬菜无药可用,农药登记不均品种不合理,谁来守护“菜篮子”安全?

來源丨《農藥》雜誌

報料丨020-83003400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網農化寶典

超8成蔬菜无药可用,农药登记不均品种不合理,谁来守护“菜篮子”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