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不敢念這些容易讀錯的字,不知道院士姓名大有文化和學問1

90%的人不敢念這些容易讀錯的字,不知道院士姓名大有文化和學問1

在中國科學院一千多名院士中,實際上大部分的科學家是不為大眾所熟知的,甚至不少人還誤以為院士這種學術榮譽同博士、碩士這些學位屬於差不多的類型。

可以這麼說,普通人大概只知道1%不到的院士,比如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李四光、童第周、茅以升、華羅庚、陳景潤、楊振寧等人。

而眾所周知的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甚至很多人耳熟能詳的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沒有當選國內的院士,暫時不歸在本文的討論範圍。

至於絕大多數為中國政府所承認的專家不被公眾所瞭解的原因,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科學技術領域沒有成為國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成為主要話題、談資。像陳景潤年代,人們向科學進軍的那種“追星”盛況已經不再重現。如今的中國人,更喜歡關注光鮮漂亮又多金的明星,喜歡看各種八卦,也夢想像她們一樣一夜成名而過上坐擁億萬的奢侈生活。

其次,科普尤其是尊重和強調科教文化的觀念沒有普及開來,缺乏群眾基礎。

再有,作為一個職業,科學家並不被這個功利至上的社會主流所推崇。更多的人們現在關注的是如何賺錢,如何快速改變自己的現狀,對需要忍受寂寞和孤獨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工作很難感興趣。

90%的人不敢念這些容易讀錯的字,不知道院士姓名大有文化和學問1

還有,大部分的院士科學家比較低調、務實,並不希望走入明星化道路而滿世界張揚,不希望被媒體過多的報道而打擾那片平靜、單純的學術天地。這種局面,無疑形成了只有少數“明星院士”經常能上頭條,而很多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的名字鮮見傳播,如果不是獲得什麼大獎或者是逝世登上頭條的話,根本就如同躲在“國寶保險櫃”裡不容易發現。

當然,每一個人對這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答案,肯定還有更多的原因有待歸納,在此就不贅述了。

好在隨著如今自媒體的興盛,加上各類新媒體宣傳圖文、視頻的生動有趣及富有吸引力,原有一些被仰望的科學巨匠和學術大師身上的亮點被挖掘出來,越來越多的院士級學者正走入大家的視野。

為了幫助大家認識更多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們就從名字入手,挑選了部分名字中含有生僻字、難檢字、生疏字的院士來讓各位朋友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這樣即可讓大家儘可能多地知道我國科學技術界有卓越貢獻的陌生人物,又能對中華民族的漢字群體來一次查漏補缺的“掃盲”。

名字最難唸的中科院院士系列(一)


1、細胞生物學家姚錱
90%的人不敢念這些容易讀錯的字,不知道院士姓名大有文化和學問1

姚錱(1915年10月18日出生-2005年11月4日逝世)生肖屬兔,天秤座,江蘇常熟人,原中科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Cell Research》主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原中國細胞生物學會理事長、亞太地區細胞生物學學會聯合會第一任主席,1980年當選為中科院生物學部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

他早期從事實驗形態學和胚胎學研究,後來致力於實驗和人體肝癌研究,建立了甲胎蛋白免疫檢測法,首先用於人群普查,為發現亞臨床肝癌作出貢獻。

他不僅在細胞分化與發育和實驗腫瘤生物學等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還在我國最早倡導胚胎幹細胞研究並親身躬行,而且他親手創辦、辛勤耕耘10多年的《Cell Research》已成為我國生命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化學術期刊。

他的這個名字取得非常有文化,富有內涵,也許是有些墨水的長輩命名的,也許是家裡人在字典裡抓的一個字。

2、藥用植物化學家趙承嘏
90%的人不敢念這些容易讀錯的字,不知道院士姓名大有文化和學問1

趙承嘏(1885年12月11日出生-1966年8月6日逝世)生肖屬雞,射手座,江蘇江陰人,藥用植物化學的先驅者。原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他畢生致力於中草藥化學研究,運用近代化學方法對古老的中草藥進行系統的研究,改變經典乙醇浸泡法,獨創鹼磨苯浸法分離提取中藥成分,對植物化學卓有建樹,研究了雷公藤等30多種中草藥的化學成分,為發掘和提高祖國醫藥學做出了卓越貢獻,併為中國醫藥界培養了幾代藥學研究人才。

“嘏”字其實有兩種讀法,一種情況讀[gǔ],意思是福(壽);另一種情況在人名中應讀[jiǎ],屬於形容詞,意思是大、固、遠。

3、植物病理學家俞大紱
90%的人不敢念這些容易讀錯的字,不知道院士姓名大有文化和學問1

俞大紱(1901年2月19日出生-1993年5月15日逝世)生肖屬牛,水瓶座,生於南京,浙江紹興人,農業微生物學家和農業教育家。他是中國植物病理學科奠基人之一,在我國最早從事植物病毒病和細菌病害的研究;首先報道小麥稈黑粉菌生理分化性;並開創了植物抗病育種工作。60年代以來,對真菌異核現象做了大量的研究,為微生物遺傳學開闢了新的領域。

作為一個江浙大家族的成員,他姓名中的“紱”字顯露名門望族的身份。紱不僅拼音念[fú],諧音為“福”,而且古時候的本義是指系印紐的絲繩,也解釋為官印,有大福大貴的寓意。

4、人造石油專家趙宗燠
90%的人不敢念這些容易讀錯的字,不知道院士姓名大有文化和學問1

趙宗燠(1904年11月28日出生-1989年10月10日逝世)生肖屬龍,射手座,重慶榮昌縣人,中國“人造石油之父”,原石油工業部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任總工程師。他主持和參與建設新中國的合成油廠,為新中國石化建設做出了傑出貢獻。

燠字讀作yù,意思是暖,熱。他的取名者萬萬沒想到,後來他會成為從事生熱賦能的石油事業。

5、地質古生物學家樂森璕
90%的人不敢念這些容易讀錯的字,不知道院士姓名大有文化和學問1

樂森璕(1899年9月19日出生-1989年2月12日逝世)生肖屬豬,處女座,貴州省貴陽市人,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地質教育家。他對川黔桂粵等省區域礦產地質調查做過開創性的工作,創建與領導了貴州省的地質礦產勘測與研究機構。他擅長四射珊瑚化石及泥盆石炭紀地層之研究,所著《廣西中泥盆世珊瑚動物群》、《四川龍門山區泥盆紀地層分層分帶及其對比》為國際地質古生物界所重視。他長期任教於中山大學、貴州大學、重慶大學、北京大學,從50年代起對北京大學地質系的重建與發展功勞很大,培養了大批人才。

他名字中的璕讀音為xún,原義是指次於玉的美石。真是名如其人,他這一輩子與各種形態不一的“寶貝”石頭打交道,可謂視石如命。

6、冶金學家葉渚沛
90%的人不敢念這些容易讀錯的字,不知道院士姓名大有文化和學問1

葉渚沛(1902年10月6日出生-1971年11月24日逝世)生肖屬虎,天秤座,祖籍福建廈門,原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所長,中國化工冶金學科的奠基人,氧氣轉爐鍊鋼的倡導者之一。他提出強化冶練的“三高”理論及提倡矮胖型高爐爐型,還潛心研究中國眾多複雜礦的綜合利用,在中國率先提出冶金領域內發展碳熱超高溫新技術和開發微粒學及採用電子計算機控制冶金過程,為中國冶金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渚字的讀音為zhǔ,意思是指水中小塊陸地,而沛字讀作pèi,也是水充沛的意思。

7、動物學家王家楫 
90%的人不敢念這些容易讀錯的字,不知道院士姓名大有文化和學問1

王家楫(1898年5月5日出生—1976年12月19日逝世)生肖屬,金牛座,生於江蘇奉賢,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中國原生動物學的奠基人,創建了我國原生動物學、輪蟲學研究。

他早年積極開展生物科學考察,獲得中國原生動物、淡水輪蟲分類及生態學研究的第一手資料,發現原生動物新種近百種。他所著的《珠穆朗瑪峰地區的原生動物》是第一篇關於珠峰原生動物的論文,在國際上引起了重視;他的專著《中國輪蟲志》首次對分佈在我國沼澤、池塘、湖泊和水庫內常見輪蟲252個種形態、生理、生態及親緣關係進行了描述;對中國原生動物學的創建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楫字讀作jí,一個意思為划船用具,另一個解釋是古義同“輯”,聚集的意思。誰能料想,這位先生後來真如水中行舟一樣在水生生物領域中盡情暢遊。

8、工程地質學家張宗祜
90%的人不敢念這些容易讀錯的字,不知道院士姓名大有文化和學問1

張宗祜(1926年2月19日出生-2014年2月19日逝世)生肖屬虎,水瓶座,河北滿城人,著名水文地質學家、第四紀地質學家,原地質礦產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研究所所長。他對黃土地層劃分、工程地質特性與微結構的關係、土壤侵蝕、水流運移規律、黃河治理、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第四紀下限等領域研究都有創新。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黃土》、《中國第四紀地質》等;主編了《中國水文地質圖集》、《中國黃土類土工程地質圖》、《中國黃土高原地貌類型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毗鄰海區第四紀地質圖》等。

祜字的拼音為hù,字義是福的意思,既與生肖虎年呼應,又有福、富的美好意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