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年青时,看到余纯顺写的游记【我和西藏有个约会】,那时便在心里埋下了一个梦想。

当我日渐‘成熟’时,我以为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会将自己的梦想放进心窝里,埋在最深处,为生计而奔波。

还好,我进入了一个好的行业,又进了一家好的公司。今年,我可以不需辞职,而去花2个多月时间尝试着去完成自己尘封了10多年的梦想:沿着偶像余纯顺的第一次进藏路线,走一趟,体会一下独旅的孤寂和心灵感受!

当然,我是个装备玩家,我清醒的知道自己的体能与独行经验相比偶像要差很远,所以,我给自己尽可能的在装备上以最大保护和轻量。

出发前,我计划自己每天行走40多公里,如果拼的话能走到50多公里,预计了13天的休整时间,另加2天机动时间,行走50天共计65天的行程。所以向老板请假2个月。

实际行走时,大多数每天都在35--45公里左右,只有2天走到50公里左右。

最快时速为6公里多,是第一天走出来的,其后基本就都在4.5--5.5公里左右的时速。有几天状态不好时,甚至走到过3公里不到的时速。

实际行程是 8月30号,从成都武候祠出发,最终在10月11号因脚伤停止在波密前面的位置,距拉萨还有600公里左右。休息治疗一周时间后,回到林芝想继续最后一段,但脚伤未好最终放弃。全程43天,大概1500公里不到点儿。

期间有搭车。高尔寺山顶至雅江县城大概40公里,邦达镇之前在22公里,然乌镇之前10多公里,左贡之前忘了多少公里,以上都是在下午6--8点左右,不好找住宿时搭车。海子山下至巴塘县城搭2段约60多公里,担心被打劫搭车。

多数山口上下时,都会有小路可抄。最夸张的是72道拐,我直接从山顶抄小路下山,2个小时多一点儿走掉公路上的25公里里程数。但有很多时候上山时抄小路,因为在高海拔上直线向上,强度也是很大,会非常累人,甚至让人崩溃。折多山和理塘县城前的小山口,是最典型的崩溃小道。

从成都至雅安这一段,行走非常无趣,且车多灰尘多。我只是为了沿着余纯顺当年的路线行走,如果只是为了徒步,其实建议从雅安开始比较好。

以下记录出发前的装备准备和使用后的心得,供今后徒步高原朋友们参考。

第一张照片,与装备无关。记录自己出发前的体重,希望安全回归时,再称一下看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回来后,体重降至92.4KG,但经过半个多月的反弹,以及出差时的胡吃海喝,又增至94.5KG.目前正在努力维持中。

背包:奥林匹斯65L炫彩版,此包独一无二,织带采用了6种颜色,背包面料采用超轻的CORDURA面料。重量2070克。世上只此一只,朋友如果在9、10月份川藏线游玩时,看到有人背此包,必是鹰无疑。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此包相对重量和容量而言是不错的,但实际行走中,发现其实可以不带帐篷,睡袋也可以再小点,那么一个50L的包就够了。如果是这样,背包就可以再少0.3KG左右重量。

附包:DD的胸包,尘封了快有6年时间,考虑到此行一路上,长距离行走,拿些小食品、水壶必须方便,于是此包重见天日。重量127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此包在同行前没有检查,到成都后才安装,悲催的发现没法安装在奥林匹斯炫彩版上(主要原因是奥林匹斯炫彩版是我定制的,肩带定死拆不出来)。最终丢弃,此是我在装备上最后悔的一件事。

防潮垫:自行开发的一种IXPE配方发泡垫,工厂打了一个样板用于测试。目前柔软度极高,但回弹力很差,是未成功的测试产品。重量389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垫子弹性很好,但耐用性不好。原本计划带着就是用完扔的,路上使用过几天,也在穿小路时被树枝给划得面目全非,没有带个套套是失误。

睡袋:临时赶制的新款测试产品,填充700克鹅绒(850PF)、背部垫P棉、全立衬结构、中开拉链,另有一项新的专利技术用于此产品上,压缩袋是双面涂硅超轻防水,此次用于测试使用。即便遇到突发状况需要露营,从它的蓬松表现来看,也能顶得往高海拔上的恶劣天气。重量1330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实际使用中,包括在4000米海拔以上使用,这个季节都用着太热,在剪子弯垭口下宿营时热到出汗。应该带一条UL400的高蓬松羽绒睡袋就足够了,这样重量可以减少到680克左右轻很多。

朋友们如果是用的普通品牌650蓬松度以下的睡袋徒步此线路,个人建议还是应该带700克以上的填充量睡袋。如果再晚些季节的话,恐怕700克也会冷。

帐篷:云影,这款CUBEN的面料到底如何,这次徒步如果不幸有机会用上的话,就可以测试它的性能了。可惜正确的版本寄去韩国做风洞测试,手上只能带着不正确的第1板出发,重量不能达到最漂亮的770克,而是850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实际43天行走中,尽可能的找住宿的地方,包括废弃的道班、工地民工房、藏民的大帐篷或者小卖部借宿,所以此帐篷一直没有使用到。白背了一路

睡袋内胆:这是已经上市的大货,针织弹性面料,非常舒服。绝不是几十块钱的春亚纺睡袋内胆可相比的触感,一直很犹豫是否要带它,最终想到一路上各种环境的小旅馆状况,还是多背一条吧。重量L码211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这件’多余‘装备的选择,实在是太正确了,一路上很多地方的住宿条件都比较差,再加上羽绒睡袋用着太热,卫生的保障就靠这条内胆还完成了。非常满意。

餐具:这是一套比较奇怪的组合,1个大锅(用于做饭)+1个小杯(用于喝水和刷牙)+1个煎锅(同时也是锅盖)。叉勺是TRTAN的材料,无毒安全台湾生产的。原本是想开发来做kailas的餐具系列产品,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推。自己带着用了。全部重量262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实际使用中,大锅用来煮面,但使用率很低。小杯子使用率高,喝水、吃饭、刷牙都用它,如果再走一次的话,我就会只带一个小杯即可。叉勺最终没用过,一直在使用路上买的一双筷子。

水具:钢制水壶750ML,选这个壶也让我纠结半天,钛合金水壶因为盖子工艺不成熟担心半路上出问题,塑胶水壶不能装开水。最后选这个略重的不锈钢,安全,并且晚上可以烧开水灌进去焐被子用。重量156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一路上都在用,非常高的使用率。为了减轻重量没有带保温套,好在自己喝凉水已经习惯了。非常满意,有几晚太冷时睡觉前就灌了热水放被子里用。

炉头:本着能吃饭店绝不开炉的原则,炉头带了小而轻的KOVEA的CAMP3,重量60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实际使用中很满意,因为重量轻,体积小,所以一路上没有给我带来太多重量。

头灯:普林斯顿,我个人比较偏好的一个品牌。重量102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有2晚走了一段夜路,还算给力,但比不上以前的EOS款好用。总体较满意,因为重量毕竟很轻,并且在为是用3节7号电池,路上电有补给也很方便。

辅灯:青蛙灯,骑行的朋友都知道它,小而轻,用于过隧道或不得已走夜路时,挂在背包后面提醒开车司机。重量23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实际上这是个鸡肋装备,几乎无用。在过了二郞山隧道后就进了垃圾筒。

登山杖:韩国POWER PLUS杖,此杖只有三夫有卖,我非常喜欢的一款杖。从合适过的30多根各种品牌登山杖中,最后留下来的是它一直陪伴着我,性价比非常高,曾在2007年穿越龙眼时救过我一命。重量264克。目前手上这根杖已经老了,估计这次走完它就该退休了。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实际出发时,重新在成都三夫买了一根新的(主要担心原来的杖使用年限太长,怕出问题)。结果走到半个月多的时候,就把杖尖给磨没了(我是全程都用杖),主要是在公路上的磨损太厉害。坚持着用个没有杖尖的登山杖走完自己的路。

杖的用处很多,包括过怒江大桥时,差点儿被军犬咬,因为有杖和它对峙住了。后面的一个队友因为没拿杖,悲催的被咬了。

超轻防雨罩:自制20D双面涂硅面料,线缝手工涂胶。原本想用更轻的10D面料来做,但担心路上被磨坏,最终选择了它。重量95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因为很轻,此装备非常满意。但进入西藏境内后,不知忘在哪个旅店里了。

救生毯:用于突发状况时使用,比如人品不好遇到10月份以内的雪灾之类。重量53克(图片中是2片,实际我只带一片)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现在318线上住宿、补给、过往的车都很多。实际上完全没必要带这东西。

紧急备用绳 :DYNEEMA风绳,虽然看起来很细,但强度很牛X,备了20米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用到。重量33克。

另外还备有一根求生手链,4米长的CORDURA绳编织而成,也是KAILAS独有的玩意儿,因为把它更多当成饰品,所以没有拍照归入装备。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实际都没有用上。

遮阳帽:新款头巾帽,目前正在测试中。重量53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这个产品是我为徒步318专门设计的,因为临时制作,配色不好看。实用度满分,路上遇到的几个伴儿很羡慕我这顶帽子。

保暖帽:带护脸的抓绒帽,Polartec面料。重量60克,有了它,无论多冷头脸都不会受罪。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轻、暖,还能护脸,满意。

袜子5双:其中1双高帮高毛圈的美丽诺羊毛袜,2双中帮中毛圈的排汗袜,2双低帮小毛圈的抗菌袜和排汗袜。重量共320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袜子损耗较大,最终只剩下一双伴我走完。

无缝头巾3条:全部是COOLMAX材料,重量100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实际只使用了2条,使用率高,功能多,必备的装备。

手套:新款测试中,防风抓绒,面料是高弹性的防风面料,短时间的小雨也都能顶得住。刚刚赶回来的测试品,重量65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行走时戴着会热,晚上不行走时用它有时还有点儿冷。手套还没想到一双就解决的最完美方案。

墨镜:运动款,重量71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因为有遮阳帽,这个装备用得反倒不多。

保暖内衣:POLARTEC面料半拉链薄绒内衣。重量225克,这件将是我最得力的助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太完美了,不解释。

抓绒衣:半拉链抓绒,POLARTEC100厚度,也可以直接贴身穿。重量305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必备,配合皮肤风衣、冲锋衣、羽绒服应付了各种环境温度。

棉T恤:2件,到旅馆或营地后换着穿的,为了舒服。重量370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使用率低,多数是在休整时使用。后来丢弃了一件。

排汗T恤:3件,低海拔徒步时穿。重量500克。T恤共带5件是考虑到很多时候可能连续几天甚至10天都没有机会洗衣服。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有用,在天气好时,以前雅江前面一段路上,使用率极高。

皮肤风衣:不多讲了,轻而小的功能服装,必备。重量150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羽绒服:中等厚度,800PF高蓬松服装,紧急时可以配合羽绒睡袋一起使用。高海拔晚上也可以穿用。重量428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冲锋衣:鸟的一件外套,带它是因为这件是我所有冲锋衣中最轻的一款。重量669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这三件外衣,与保暖内衣、保暖抓绒搭配,完美解决了我这一路上的各种环境应付问题,不多不少,正正好好。

内裤3条:银离子POLARTEC四角内裤(POWERDRY面料),在西部应该可以穿上1周不换也没问题,是我现在最钟爱的内衣产品。重量227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强力推荐产品,最近几年已经放弃了COOLMAX内裤,都穿它。

保暖内裤:吸湿发热长裤。重量180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薄且保暖,因为它使得抓绒裤完全没机会发挥

抓绒裤:POLARTEC面料,感谢服装部同事帮我加长了(我的腿太长,一般裤子长度都不够)。重量230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没用上,全程白背了。

冲锋裤:2层半面料,很轻。重量412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基本没用到,就算是下雨或是冰雹,基本也是用旅行长裤顶下来,因为路上懒得换。冲锋裤用过几次都是在休整时洗旅行长裤时换着穿的。

速干短裤:229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进入高原后,它就再没机会使用。前段康定之前出镜率很高,后面就丢弃了。

旅行款长裤:在天气较好时,高海拔穿着最合适。重量620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最实用的一条裤子,全程几乎一直在穿它。

超轻拖鞋+鞋套:休息时穿着,超市购买。全重量256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太实用了!

KAILAS小旗子:16克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本想给公司拍些照片的,后来太懒,自己都没拍片,全程没用。

整包重量:11.67KG。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实际行走时,加上水和食物的携带,总重量在13-14KG左右。

鞋:没拍照,SALEWA新款一双健行鞋,GTX防水。另配了一副运动保护鞋垫。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路上因为新鞋磨脚,后来换了备用的鞋。这样的行程对鞋的考验极大。

背包雨披:10D超轻双硅面料,出发前赶制出来的,估计120克左右。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没有拍到照片,这个装备轻是轻了,但一个人时使用非常不便。是不满意的产品。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拍的照片很少,抱歉了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未完,晚上回来继续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总体上来说,如果是在旺季的话,可以不用带帐篷,因为一路上路程计算好都有住宿的地方。

按此计算,装备稍微好一点儿话,就可以用一个50L以内的背包,带个轻型的羽绒睡袋,几件衣服,可以控制到10KG以内。

长距离背包徒步,重量非常关键。无论你的体能如何。

这次在理塘,在路上结识的一个伴儿,是干地质工作的,常年在外。在旅馆里想办法减负,扔掉了雪套,扔掉了长条型的钱包以及除银行卡以外的别的卡。反正能轻一点儿算一点儿。

徒步川藏线装备参考

装备篇全部完

后记

回来工作快一个月了,遇到很多同事要我开个分享会,我总是跟他们说其实一路就两个字‘傻B’,真不是搪塞,而是从始至终一直都觉得确实自己很傻。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走川藏线,在拉萨时喜力也问我“干这事儿的都是年轻人啊,你为什么走?”

我说:“只为年轻时的一个梦想。年轻时,余纯顺一直是我的偶像,他第一次进藏走得就是这条路线。余偶像遇难后,我甚至动过念头继承他的遗志去徒步全中国,但我毕竟是俗人,最终只能过自己平淡的生活。但沿着他第一次进藏的徒步线路,去走一趟,体验他当年的感受,就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埋了10多年的一个梦想。”

出发前,曾想过各种景象,但实际行走中,其实都在埋头走路。数着里程碑,计算着离目的地还有多远······

最崩溃的路,当属折多山和理塘前面的一个小山包。这两段路,爬得我累得跟狗一样,到最后基本都是走不到50步就得停下来狂喘不止。

最危险的地方,应该是在72道拐后,过怒江大桥时,就差那么一点儿被狗咬了,还是军犬!幸运的是,我一路行走都用登山杖,当我听到背后狗叫的声音离我很近时,及时用杖与它对峙了一会儿。可怜我路上搭的一个队友小黄,没用杖,被同样‘小黄’的军犬在大腿上亲密的吻了一口,赶到八宿去打疫苗。

最舒服的一段,应该是从雅江出来到理塘的这段路上,一路行走在海拔4000米以上,又赶上几个好天气。连续4天行程,走在云端的感觉,比起以前坐车路过要爽多了。

最搞笑的一段路,是从如美镇出来,赶到荣许兵站的那段。因为盘觉巴山的公路特别的绕,我找到小路,一整天几乎和骑行的人保持着速度。一大早出来后走出1个半小时,就听到身后有音乐一直在响,一个微胖的哥们儿独自骑车跟在我身后,足足半个多小时,才超过去。当时我听得它的音箱里有音乐,就加快脚步又跟了他好久,估计那时他就挺郁闷了。到教授山庄后,哥们在休整,我超了他。然后他拼了半个多小时超我后,我就开始找小路,终于在山上一个观景台处,我休息时再一次看到胖哥们响着大喇叭的音乐呼哧呼哧骑上来。最后,在觉巴山顶,当我从小路上钻出来时,又意外的‘遇见’这哥们在拍照······有小路走,爽啊。

最好吃的是:蛋炒饭!绝对的,没有第二个选择,无论路上吃过多少饭店、炒过多少菜,最好吃的莫过于在累惨一天,并吃了2、3顿方便面+劣质火腿肠之后,来到一个小村子,只有一家小店开着,老板居然可以做蛋炒饭!大声的喝出‘老板,多加个蛋’后,那种香味随后而至飘进你的鼻子,再来那么一大口······好吃,真好吃。

最痛苦的事:一路吃方便面太多,现在自己怕是至少有50年的保质期了,防腐剂超标那是肯定的了。

最美的风景,当属然乌镇出来后那一天,到米堆冰川前,因为正值深秋,那醉人的秋色,各种颜色点缀在山上,加上一条河始终伴随在身边,漂亮。

最贵的住宿:雅江的商务酒店,260一间,还算是便宜的。当天晚上快10点才到雅江,没得选了,被宰一刀。

最便宜的住宿:入藏后的第二天,海通兵站旁的骑行客栈,10元一个床铺。

最难忘的小卖部:剪子弯垭口过去后,一个观景台的小卖部,居然有煮鸡蛋卖,2元一个真是良心价,一口气吃掉3个,另加一碗方便面。

最不幸的事:一路上没有艳遇,但身边朋友总问我“有没有艳遇?”

登顶珠峰的年龄记录好象是73岁吧我记得

心年轻,就没有年龄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