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你們有沒有被朋友借過車

大部分車主心裡,車是不可以外借的

出現違章還好,一旦出現事故

責任都沒辦法分清

“哎,兄弟,你的車這兩天不用吧”

“借我開兩天吧,這邊有事需要用車”

“借不借你給個準話”

遇到這種情況,借還是不借?

眼下才過完中秋

再過幾天,馬上國慶就要來了

會加、自駕遊的高峰期馬上就來

一說到自駕,就要說到車

說到車,車主立馬就會有一個很致命的困擾

那就是借車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最明顯的一個困擾就是

朋友問你借車, 你借還是不借

不借,朋友的情分難以維持

借的話,許多出事後血淋淋例子擺在面前

著實令人害怕

都說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但換做誰都是一個兩難的抉擇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在這個圈中,許多人都奉行一個信條

那就是

車與老婆恕不外借

與其說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不如說借你是情面,不借是原則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為什麼呢?

我們先看看,朋友借車的常規套路:

“我要去相親!”

“我要去接我女朋友!”

“我要去機場接朋友!”

“我老婆生孩子了!”

.......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所有的一切都能成為借車的理由

說白了都是為了讓你顧忌朋友間的感情

不得不借

在這個時候如果不能說不

出了問題還是得自己扛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你要做的這些事情:

出租車不行嗎?

租車不行嗎?

專車不行嗎?

你就不能放過我的車嗎??

你這樣真的讓我很難辦啊!

我為什麼不借車?

讓我們先看幾個“借車血淚史”

1

1年前買的新車,比亞迪S6,14款2.4L自動旗艦型,落地15萬。剛好滿一年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朋友借車出去,開了不到10分鐘就被後車給追尾了

人沒什麼事,但是這事後的態度太令人扎心了,一副我沒錢,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的態度,實在令人心寒。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2

石家莊欒城:一輛寶馬x6越野車在空中翻轉180°後,直接拍在了對岸的河堤上,車體幾乎扁平,車內四人殞命。

駕駛人並非車主,屬借用。由於肇事者已經死亡,車主不但要自行承擔車輛的損失(基本報廢),還需承擔4名乘客的死亡賠償金,

借車借出幾百萬的官司。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借車人沒錢賠償,車主要倒黴!

借車人把車開走,你找不到人!

借車人無證駕駛、逃逸等等等!

車主要先行墊付,借車人又轉借第三人!

他們不願意或者賠不起,還得車主自己來!

還有那些借車期間的違章記錄,

你真的好意思去和朋友要錢交罰款嗎?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這些道理難道借車的人都不知道?

不,他們當然知道!

只是如果你不借,

他們就會這樣:

“哎呀,有車了不起啊?”

“不就有了幾個錢看你牛逼得...“

“都是兄弟/親戚,怎麼這麼小氣?”

“咱們這麼多年交情,你竟然連車都不肯借我?”

他們只會看到“你不借車”的結果,

然後理直氣壯地開噴!

儼然是

“我弱我有理”的經典代表,

你必須要幫我,

否則就是自私、冷漠、不講道義!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憑什麼

我們靠能力買來的車就該給別人用?

憑什麼

我們要被言論綁架,做出不符心意的事?

憑什麼

你有求於我,還敢這樣說甚至還威脅我?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所以,

如果你是為了在朋友面前開車顯擺,

是為了讓相親對象高看你一眼……

那麼對不起,這車我不能借!

想法很美好,但真正說出口拒絕的又有幾個?

棒冰教你幾招:

委婉拒絕借車法,趕緊Get!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01“你也知道我在家的地位,我要把車借出去,估計晚上就要睡大街了!”

02“不好意思,我車手動檔,而且同步器壞了,轉速車速對應不上就掛不進檔。降檔要跟趾,升檔要兩腳離合,沒有abs,要點剎。你確定你來開真的沒問題麼?”

03“不好意思,我的車裝了指紋防盜鎖,你可能沒辦法自如的使用。

04“我違章已經10分了,還有2分就要重新學習了,如果不是上次小張借我的車超速違章,扣了6分,現在我也可以把車借給你了。”

05“現在租車很方便的,這樣吧,你要是嫌麻煩我給你租一輛,到時候你直接去取車就可以了。”

06將這條微信讓更多人看到…看過的人,自然就懂了!


其實借車這事兒,

歸根結底就是道德綁架

而這樣的事,平日裡並不少見。

勸酒導致人死亡,公交不讓座被人打……

這樣的道德綁架真是屢見不鮮!

道德綁架,屢見不鮮


“年輕人給老人讓個座,別那麼沒素質。”

“你那麼多錢借我點會死啊。”

“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

“你那麼大個人還和小孩一般見識。”

“你當不當我是兄弟?不喝就是瞧不起我。”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近日,在一輛公交車上

一老人因為一個小孩沒給他讓座

他就直接死皮賴臉的坐到小男孩腿上

這還不是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年輕人在公交車上的遭遇

↓↓↓

就像陳凱歌幾年前的電影《搜索》:

女主高圓圓在獲知自己罹患癌症之後,

心灰意冷的上了一輛公交車,

沉浸在驚愕與恐懼的她,

因為拒絕給車上的老大爺讓座,引起眾議!

在公眾指責和病魔降臨的夾縫中,

最終選擇以自殺的方式離開世界。

折射到現實社會,就是越來越多無奈揹負的指責,你不需要尊重每一個人,只要尊重那些尊重你的人,去他的道德綁架!

你年紀輕輕,都不給老人家讓座

當你大姨媽來了,

身體實在是疼的不得了的時候,

正好旁邊有一大媽大爺看著你,

陰陽怪氣得說:

“真是世風日下啊,

現在年輕人有手有腳的。”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我就是沒腳,還真對不起了。”

我很累我也很難受,我其實可以讓座,讓座是素質,不是義務,為什麼盯我?如果非要逼我起來,“對不起,我不能給你讓座!”

他只是個孩子啊,你兇什麼

“你那麼大個人還和小孩一般見識。”

所有熊孩子背後都有鼓勵他們的熊家長!

這些家長有著奇怪的自我暗示:

自己一旦有了孩子,全世界都得讓著我!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孩子,讓他們有了一個有恃無恐的憑證。

“我帶孩子不方便,把你下鋪給我們吧。”

 ▼

我提前好幾天跑到火車站,辛辛苦苦排好幾個小時的隊,就是為了買到下鋪,憑什麼要把座位讓給你?不要一廂情願拿孩子作為綁架別人的砝碼。

你那麼有錢,借我一點都不行

這樣的事情,想必你也是遇到過,

沒有錯,拿錢的人是老大。

“你那麼多錢借我點會死啊?”

“你就當我死了吧。”

面對所有無理取鬧要求,

都可以用這句話拒絕吧!

不要礙於友情和麵子!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你們是朋友,

你並不是他的ATM取款機!

平日裡說好大家一起AA,結果我把錢付了,轉頭就忘了這事。你覺得我有錢啊。我的錢是大風颳來的啊?我找你還都不好意思了,你特碼倒沒有半分不好意思。“對不起,把錢還我。從此山高水長,永不相見!你弱你有理啊。”

不轉發就是幫兇,不轉發就會倒黴

不知何時起,社交軟件風氣變這麼惡俗:

“不轉就是XXX的幫兇。不轉就會倒黴。”

“轉發這條錦鯉將有好事發生。”

“我們還欠他一張電影票。”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為什麼這樣的標題,

總會充斥我們的朋友圈?

想借用知乎一位大神的回答:

“因為他們蠢”。

更可恨的是,那些惡言相逼的情感綁架,動不動拿所謂的情懷綁架你的價值觀,把智商變成了犧牲品。

我家條件不好,給我一個機會吧

“老師,我雖然不好,

但我會努力,給我一個機會吧。”

選秀節目經常能看見如此場景,

明明唱的難聽家世也不悽慘,

非要可憐兮兮博你同情,

就好像

“你就該讓我晉級,不讓就是沒良心”。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我的家裡真的很窮,但是我真的很努力...”

“對你的努力我很肯定,但你的謊言我不苟同。”

面對所有欺騙你的人,

你都可以理直氣壯拒絕。

”在我們的文化中,‘苦難’似乎是獲得話語權力的一種資本。”用自己的苦難去綁架他人,對不起真的行不通。

這杯酒,我是真喝不動了

“我幹了,你隨意!”

“讓你隨意你還真隨意啊?”

飯局上這樣的“酒精考驗”舉不勝數,

成了許多人不可推脫的感情綁架:

“兄弟,再喝一杯,感情全在酒裡了”。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用劑量衡量感情,

把酒精度和情義畫上等號,

這才不是豪爽的兄弟情誼,

而是最膚淺的酒肉之交。

不喝就是看不起,可你從來沒想過,人家是真不能喝。最好的感情應該是:你醉我陪你直到方休,你拒絕,我也一樣體諒。

一旦道德開始綁架,愛心就開始變質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而不是道德的枷鎖。

年輕人會給老弱病殘人讓座,

他們把愛心留給溫柔的孕婦、

懂事的孩子、慈祥的老人;

有些老年人也會主動為年輕人讓座,

因為知道年輕人工作一天已經很疲憊。

一旦道德開始綁架,愛心也開始變質。喜怒哀樂是表情不是表演,道德是用來約束有錯的人,而不是用來禁錮無辜的人。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這些事情幾乎發生在全國的每一個角落,

有人總會不斷地利用所謂的“道德”,

來綁架我們善良的心。

“對不起,我不能把車借給你!”轉遍濟寧人的朋友圈!

道德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被強迫的!

我們確實有愛心,但是我們拒絕被道德綁架!

我們有錢,但我們不會把錢給有手有腳的乞丐!

我們年輕,但是我們也有不能給您讓座的時候!

雖然孩子小,但是非黑白應該從小教育!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才是您該做的!

請不要戴有色眼鏡看我!

拒絕道德綁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