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下圖的展示的杜甫像

就是被大家玩壞的杜甫...

很多人認為這是古代畫作

其實作畫者是現代畫家蔣兆和

當時他受邀畫一幅杜甫的畫像

但翻遍古書籍都找不到

杜甫形容相貌的憑據

於是就照著自己的臉畫了

......

▼▼▼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不僅如此...

他畫的李時珍

是照著自己的岳父畫的

這之後,他又如法炮製了

劉徽,張衡,張仲景,

僧一行,孫思邈...

會藝術的就是厲害哦!

唬了我這麼多年!

▼▼▼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位

中國水墨人物畫宗師

走近他筆下的畫作

和其身後被掩蓋的

人道主義光芒

▼▼▼

拋下油畫專注水墨人物畫


提起蔣兆和,我們最常見到的是這樣一段評價:他創造性的拓展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謹,表現人物內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國人物畫史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蔣兆和自畫像

但作為水墨人物畫的一代宗師,蔣兆和的處女作並不是中國畫而是油畫

1904年,蔣兆和出生於四川瀘州一敗落的書香世家,幼年隨父親學習詩文、書法,16歲時,因母親吞食鴉片自殺,為了生存,不得以隻身前往上海謀生。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黃震之雕塑

因為自幼對美術感興趣,蔣兆和就自學了素描、油畫,然後到百貨公司做櫥窗、雕塑、廣告牌、商標、時裝等設計,間或創作一些油畫作品。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呵,要快看好消息

1935年因為戰爭的原因,蔣兆和沒法在上海美專教書了,這時正好他的一個老鄉想讓他接替他在北平的畫室,於是,1935年,蔣兆和轉入北平結束了他在上海的十年生涯。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與阿Q像

一天,蔣兆和突然想到:“幹嘛畫油畫,油畫時間這麼長、這麼累、這麼費勁。”於是像做夢似的就把油畫箱落下了,開始拿著四川人造的土紙,當地生產的一種麻紙開始畫了第一張人物畫。”

創作《流民圖》

1927年,蔣兆和認識了剛從巴黎留學回國的徐悲鴻,並將自己的素描、油畫拿來讓其點評。

徐悲鴻對蔣兆和非常賞識,不僅讓他住到自己畫室,還推薦其出國留學。雖然最後因為種種原因蔣兆和沒能出國,但徐悲鴻關於中國畫的改良理論對蔣兆和影響極大

蔣兆和逐漸去掉了畫廣告畫的豔俗之氣,開始直面現實生活,並堅定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向。蔣兆和的兒子更直言:“沒有徐悲鴻就沒有蔣兆和。”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1943年,蔣兆和根據抗日戰爭時期4200萬中國人民自東向西遷徙的歷史,創作了《流民圖》。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他親眼目睹“九·一八事件”以後,那個東三省的流民;親眼目睹“八·一三淞滬戰爭”的上海流民;也看見北京在抗戰爆發淪陷以後的流民。所以他心裡不忍,心裡不安,他非要畫《流民圖》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1943年,這幅畫畫出來了...1953年《流民圖》奇蹟般地在一個倉庫裡找到了,已經黴爛...“文革”後,在人美的走廊裡...1979年,中央美院根據組織的鑑定,要重新定性,報請文化部批准...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流民圖》在本國遭遇憎懼,權力的意志讓這幅畫輾轉於,高層的毒語和封塵的庫房。從“反共賣國的大毒草”,到“現實主義的愛國主義作品”,還要報批還要乞求恩准、批准,這是一個受難的民族,一個戰勝國,對待《流民圖》的態度。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張先生一臉的慈悲、老實,一臉的苦難、鬱結,抗戰勝利後,他在自己的祖國當了幾十年“精神流民”,後半輩子一直低著頭過日子。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畫了《流民圖》。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爸爸永不回來了》

1945年,日本投降。蔣先生畫了這樣的畫……七十年過去,這幅畫《爸爸永不回來了》,早已被忘記了,幾乎沒人知曉。

我國偉大的繪畫傳統是千里江山,滾滾長江東逝水...不是死亡。但蔣先生一輩子也沒有畫過壯麗河山,他喜歡畫人,特別喜歡畫可憐的受苦人。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一籃春光賣遍人間》

孟德斯鳩說過一句話:“人在苦難中才更像一個人。”

歷史上偉大的作品,極少有描繪幸福的。就算有,你在觀賞中也未必會感染到那種幸福。可是描述苦難的經典。你真的會被打動,雖然你可能跟畫中的經歷毫無關係

建國停止創作?


有人說蔣兆和在1949年之前走完了自己的創作盛期,連蔣兆和自己也說“解放後我一張好畫也沒有”,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給爺爺讀報

1952年底,蔣兆和創作了《給爺爺讀報》,1953年,這幅作品被《紅領巾》雜誌選了封面;

1954年9月,《給爺爺讀報》首次印刷了3萬張宣傳品;隨後又入選小學生五年級圖畫課本,印刷126萬冊,走進了全國的小學生家庭,成為父母們與少年兒童們所熟悉的畫作。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1956年3月,人民畫報發表了毛主席在工作的照片,蔣兆和根據這張照片畫了一幅《毛主席在工作》,作品完成後立即被印成了名信片,廣為銷售。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倪志福像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李時珍》

還有《杜甫》、《曹操》、《李時珍》等歷史人物,我們對他們形象的最初認知大都是通過蔣兆和的這些歷史人物畫……

你知道嗎?這幅名揚天下的“杜甫很忙”畫的竟然不是杜甫,那是?


▲晚年蔣兆和

解放後,蔣兆和對藝術創作的探索仍在繼續,解放前,蔣兆和以人類的災難為主要描繪對象,解放後,人們生活越來越好,蔣兆和的畫面風格也趨向於平和

所以大家看到這些作品覺得沒有解放前的更有衝擊力。實際上解放後他是通過創作來解決自己教學中遇到難題或者問題。

蔣兆和之女曾這樣評價自己的父親:“我能理解父親,他的表達是一種‘渴望’,中國人有太多的渴望,經歷戰爭,渴望和平,經歷運動,渴望安定...”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