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18是《芳華》,你的18是尷尬

前幾天的朋友圈被一群葬愛家族的90後18歲刷屏,讓人唏噓的是曾經最年輕活力代名詞的90後在2018年1月1日已經全部成年,作為一票90後叔叔阿姨中的一員,小編沒有參加殘愛家族的年會,而是感嘆從2018年開始再也沒有人會縱容我們的任性、原諒我們的錯誤,再也不能仗著自己年紀小肆無忌憚的撒嬌耍賴,即將到來的春節也許不再有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的壓歲錢而是要給各種小侄子外甥女準備紅包了。我們終於在一天天盼望長大的日子裡悄無聲息的長大了。

別人的18是《芳華》,你的18是尷尬

小時候盼望長大,因為長大就可以不用讀書上學了,長大就可以一個人坐火車去旅行了,長大了就可以不在家裡住然後和小夥伴們唱k喝酒玩一宿了,長大了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談戀愛並給自己喜歡的姑娘一個未來了……

然而事實上,我們終於長到了兒時羨慕的年紀,卻沒有變成兒時羨慕的那種人

原來朝九晚不知道幾點的工作原比上學更加苦惱,原來窮遊世界只是說說而已如果有休假一定是好好的睡一覺,原來長大了已經沒了可以和你嗨一宿的朋友,原來長大了的愛情是要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的……

那是不是過著苦逼生活的我們,要開始一天天的期待著變老拿著退休金就可以不再早起不再奔波?

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許多iphone用戶是否用過“猛獁”瀏覽器,用過的朋友們又能想象的到如此複雜的瀏覽器從開發、測設、運營到美工都是一位叫做季逸超的20歲少年獨立完成的嗎?

是的,他叫季逸超,如同他孤傲的名字一樣他的人生在最開始就註定不平凡,在許多人學會了吸菸喝酒學會了打扮早戀的高二,季逸超開發了“猛獁1”,他說“經常在上課時畫草圖、構思,回寢室後編寫代碼。如果計劃未完成或代碼、圖稿不滿意就睡不踏實。高三那會兒為修補一個漏洞,常調試到凌晨3點多,成功後特幸福。”

他的IT之路也從此如同洪水滔滔不覺,直至今日,由這個20歲少年獨立做出的猛獁瀏覽器已經成為iphone上個人開發瀏覽器裡下載量最大的產品。

生活在美國的季逸超深受美國超級英雄的薰陶,他崇拜比爾·蓋茨、喬布斯等創業創新的故事,比爾·蓋茨、喬布斯的一生是能夠拍成電影的傳奇故事,而季逸超的短短20年也毫不遜色,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互聯網領域,季逸超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了2011年數字世界博覽會特別獎。

有人把他的成功歸咎為天才,的確,我不否認,IT互聯網的開發的確需要天才般的大腦,可這世界上擁有天才大腦的不止季逸超一人,可開發出“猛獁”的確只是季逸超。

季逸超說“普通人靠勤奮努力能夠實現偉大夢想”

,他將自己歸咎為普通人而非天才,在面臨高考壓力最大的高二、高三,17歲的季逸超獨自完成了“猛獁”開發的所有工作,很多用戶在體驗“猛獁”時都在驚歎:無法相信這是一人之力完成的傑作,背後的辛苦和汗水可想而知。

記得奇葩說裡飛飛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就是愛拼才會贏本人”,我想這句話也同樣適用在季逸超的身上

這是90後,值得回憶值得紀念提起來有話可談的90後。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

奧運冠軍寧澤濤如今是很多少女的“新晉老公”,人氣直逼國內一線小生,有的人迷戀他俊朗的外表,完美的身材,有的人崇拜他為國爭光的榮耀,然而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高大帥氣的寧澤濤曾經身材瘦小隻有1.60,在水中如同飛魚的奧運冠軍曾經懼怕水。

寧澤濤怕水是天生的,可軍人家庭出生的他家教極為嚴格,母親劉文紅見他怕水便偏偏送他學習游泳,當著名教練葉瑾見到他的時候,他只有1.60,身材瘦弱,但是因為寧澤濤游泳動作輕飄、水感好,葉瑾教練破格收下了這個徒弟,而經過一陣子的練習,葉瑾評價寧澤濤用了6個字“有目標,有追求”。

寧澤濤將自己的打破亞洲紀錄的目標貼到了宿舍的床板上,也許那個時候1.60的他受到過很多的譏諷和嘲笑,不能說慶幸的是他最終完成了目標,而是不出乎意料的寧澤濤多次打破了50米和100米自由泳的亞洲紀錄。

寧澤濤的開掛人生在他16歲的那一年開始了.....

別人的18是《芳華》,你的18是尷尬

在國家隊的宿舍裡寧澤濤將破亞洲紀錄貼到了床板上,打從學習游泳的那一天他就立志要破紀錄,而如今寧澤濤已多次打破50米和100米自由泳的亞洲紀錄。

2009年10月,16歲首次參加全運會僅獲200米混合泳第八名;

2011年4月,18歲首次從混合泳轉自由泳,以預賽第一晉級全國游泳冠軍賽;

2013年全運會,他再次拿下短池自由泳雙冠並兩破亞洲紀錄;

2014年9月25日在第十七屆亞運會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奪冠後,寧澤濤再次用48秒的成績創造了亞洲人在泳池飛人大戰的最短紀錄。

1天后的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賽,出任最後一棒的他上演驚天大逆轉,46秒91,一個新的傳奇數字誕生了。

23天后的全國游泳錦標賽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賽中,他再次以47秒65的成績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亞洲紀錄,併成為2014年唯一一位兩次遊進48秒的選手。

這是90後,為國爭光歷史永記。

生命像彈簧,你弱它就強

最後要說的是我的發小晴晴,她從小父母離異跟隨奶奶生活,父親身體不好常年要吃藥,中學的時候我去了市裡最好的中學讀書,而晴晴只能留在家附近的中學,那個時候我認為中學是人生的轉折點,是一個孩子成長為少年的階段,不接受好的教育恐怕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中考階段媽媽給我請了家教一對一的輔導,而晴晴只有反覆的做著已經做爛了得練習題,她沒有錢買新的練習冊,年邁的奶奶也不懂知識要更新,題要做新的,然而晴晴跟我考上了同一所重點高中,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跟她的生活軌跡徹底發生了變化。

別人的18是《芳華》,你的18是尷尬

在我各種看小說買雜誌穿衣打扮偷偷暗戀男孩的時候,晴晴三年來成為了我們學校永遠的第一名,並把第二名甩了70分。她得到了學校的各種助學金獎學金以及所有老師的特別關照。不負眾望的她考上了我省著名的985大學,而在高中花了無數的補課費的我只考上了二本。

上了大學的晴晴不再像從前一樣只知道學習,她開始打扮,開始跟很多女孩子一樣追韓劇逛淘寶。課餘的時間做起了家教,大一的那一年拿到了國家勵志獎學金8000元,當然包括以後的每一年。她用獎學金的錢貼補了一部分家用,做家教的錢報了舞蹈班,原本笨拙微胖的她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學習變得挺拔靚麗,也成為了大學裡有名的美女學霸。

別人的18是《芳華》,你的18是尷尬

大四那年礙於家裡的條件她放棄了保送美國的機會,選擇了就業,如今她在一線城市拿著3w+的月薪,存錢給老家的父親和奶奶買了房子,前不久又剛買了車,她依然堅持健身和瑜伽,學會了保養和很多大城市白領一樣時尚靚麗。

這是90後,生活中習以為常的90後生活,卻與你的生活天差地別。

別人的18是《芳華》,你的18是尷尬

我想季逸超是天才,他和比爾蓋茨、喬布斯一樣生而就是要不平凡的,他的智商生來就是要比我們高的,我想寧澤濤是天生的運動健兒,他的體魄定是與我們普通人所不同。我不辯駁,也不把這樣的話當作安慰自己平凡可貴的藉口,可我想說的是人人生來也定是有一項過人之處,哪怕這項不同於常人的優秀顯得不那麼重要,可一定是有的,只是你在日復一日的蹉跎歲月中不那麼顯而易見了,這一點的非比尋常被你磨掉了稜角連你自己也發現不了了。

然而就算沒有,就算上帝真的厚此薄彼讓你生而平凡,我也總會想起我的發小晴晴,她終歸沒有像季逸超寧澤濤那樣輝煌的青春,可那些曾經的奮鬥史依然足以感動日後頹了牙齒的自己,足以在遲暮之年說一句“我最苦逼的日子是在18歲,可我最感激的日子也是18歲。”

全部成年後的90後的意義不是曬一張自己18歲的醜照,而是意味著更多的責任、更多使命、更多地未來。小編希望所有過了18歲的90後再下一個曬28歲照片的時候,照片裡除了非主流殺馬特能有一些讓人覺得興奮、感動、精彩的故事。

別人的18是《芳華》,你的18是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