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看來古人才是大吃貨!怎麼好吃怎麼美味都有講究!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被古人發現了精妙的吃法!中國古人愛吃魚,且會吃魚。什麼時節吃什麼魚,怎麼做才好吃,怎麼吃才美味,都有講究。

吃魚,看來古人才是大吃貨!怎麼好吃怎麼美味都有講究!

網絡圖片

比如刀魚,“清明前細骨軟如綿,清明後細骨硬如針”,味是美,但過時不候。“清明掛刀,端午品鰣”,鰣魚之美不在魚肉,在那一身深鎖了脂肪閃閃發光的魚鱗。這魚也嬌貴,離水即死,這才有了明代的“鰣貢”,用盡快馬快船,只為讓帝王家吃上這“長江第一鮮”。到了秋風起,冬意漸來,吃貨們又該想著吃鱸魚了。“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宋人范仲淹的《江上漁者》說的就是這情形。

吃魚,看來古人才是大吃貨!怎麼好吃怎麼美味都有講究!

網絡圖片

這個吃貨的全首詩詞如下: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吃魚,看來古人才是大吃貨!怎麼好吃怎麼美味都有講究!

網絡圖片

看來吃貨也是分級別的呀,都寫詩詞了都!然而鱸魚雖美,但吃魚也有注意事項哦。這裡從網上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請笑納!

吃魚,看來古人才是大吃貨!怎麼好吃怎麼美味都有講究!

網絡圖片

生魚片慎吃:所謂的生魚片就是將魚切成薄片,拌以醬油、醋、糖、蔥等調料生吃,不少人迷戀這種生魚片的鮮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魚片對肝臟不利,極易造成寄生蟲感染。常見魚類寄生蟲有肝吸蟲、闊節裂頭絛蟲等,人通過吃生的或半熟的魚,這些寄生蟲極有可能隨之進入體內引起感染。


吃魚,看來古人才是大吃貨!怎麼好吃怎麼美味都有講究!

網絡圖片

燒焦的魚不要吃:記得小時候媽媽做魚,我都會特別叮囑火候要大一點,因為燒焦的部分吃起來格外的香,其實魚燒焦之後會產生致癌物苯丙比,另外魚內有豐富的蛋白質,燒焦後高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極有可能形成致突變的物質,若是經常大量食用有可能危害健康。

吃魚,看來古人才是大吃貨!怎麼好吃怎麼美味都有講究!

網絡圖片

魚皮要少吃:大多數人都覺得魚皮中含有一定的膠原蛋白,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如今的環境汙染確實令人堪憂,而魚作為食物鏈的上方,肯定會受到傷害,由於魚有一定的解毒功能,汙染物在魚皮中會被阻擋一部分,也就是說魚皮中最容易殘留汙染物,因此魚皮建議大家要少吃。

吃魚,看來古人才是大吃貨!怎麼好吃怎麼美味都有講究!

網絡圖片

大家覺得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呢?歡迎補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