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發俊:遇上你是鹽城人的緣

楊發俊:遇上你是鹽城人的緣

文圖/韋國(寄自鹽城)

隨著鹽城新水源地與引水工程主管線的建成通水,駐寶應的工作隊伍近期將撤回來。在感到喜悅與欣慰的同時,內心有一種離別的惆悵與傷感。寶應、鹽城,同飲一江水,兩地一家親!感謝寶應這塊多情的土地以及眾多支持、幫助鹽城引水工程建設的人們,遇上你是鹽城人的緣!

這裡我向大家介紹的是我們鹽城新水源地與引水工程駐寶應工作組第一小組所在地——氾水鎮負責這項工作的地方領導原鎮人大主席楊發俊同志。

“工作上的師傅,生活中的兄長”,這是我們工作小組全體人員對氾水鎮原人大主席楊發俊同志的真實感受與評價。在氾水鎮,鹽城新水源地工程建設這一塊工作由他牽頭負責。

楊主席是地地道道的氾水人,五十出頭,中等身材,身板硬朗。第一次見面,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他的眼睛,特別明顯的雙眼皮,目光堅定而柔和,透著一股自信與真誠,讓人產生一見如故的親切感。

雖然一直在鄉鎮工作,但楊主席十分講究儀表。工作時間著裝都比較正規,即使下雨天參加重要會議與活動也穿正裝、皮鞋。

我們工作小組進駐氾水鎮之後,楊主席不止一次向我們表示,一天24小時的任意時間,隨時可撥打他的手機。

5月份,寶應縣拆遷動員大會召開之後,他安排建立“每天報進度、兩天一會辦”的工作機制,逢星期六、星期天也不例外。拆遷進入掃尾階段時,他經常廢寢忘食、加班加點,深入拆遷戶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

由於工作抓得緊、抓得實,我們小組在一個月內完成了全部拆遷協議的簽訂,並很快完成了房屋的拆除,在鹽城市各小組中名列第一。


楊發俊:遇上你是鹽城人的緣


為最大限度減少輸水沿途水頭損失和輸水管道長度,根據鹽城工作組的要求,設計方對管道線型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因此,已經完成的放線、房屋及附屬物丈量評估等工作,有較大一部分需要重做。

說老實話,在跟楊主席溝通之前,我們心裡是有些顧慮的。令人意外的是,當鹽城工作組的領導和技術人員帶著修改後的圖紙來氾水鎮協商時,楊主席二話沒說,當即表示理解與支持,並迅速安排人員辦理手續。前後不到半個小時,全部手續就辦結了。

在輸水管道沿線房屋拆遷過程當中,楊主席充分表現出辦事果斷、勇於擔當的工作作風。遇到特殊情況,既對照政策、執行政策,又實事求是、特事特辦。

石橋村有一拆遷戶,家中人口多,其中二人有智障、一人手有殘疾,家庭確實困難。楊主席當即召集相關部門負責人會辦,查找政策依據,通過社會保障和拆遷特殊事項兩條線提出解決辦法,使拆遷難題得以順利解決。

剛來氾水鎮不久,我們工作小組的一輛汽車在靠邊停車時,與一輛超速行駛的電瓶車發生了刮蹭,騎車人摔倒在地,臉上給擦破了皮。不巧的是,這人比較難溝通。當時,圍觀的人群中就有人悄悄地說:“碰上這個人,你們麻煩了!”

楊主席聽說後立刻主動跟派出所、交警中隊聯繫,要求公平、公正並迅速處理,保證不讓身在異鄉的我們產生憋屈感,更不能影響工作。

處理過程中,他多次親自到派出所、交警中隊和醫院瞭解進展、協調矛盾。由於他的關心與協調,事情較快處理完畢。整個過程沒給我們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我平時比較愛運動和攝影,早晚跑步時習慣隨手拍些氾水鎮街頭、田野的小景,同時作些簡單介紹,發到微信朋友圈與夥伴們分享。楊主席看了後,比較喜歡併為之感動。

一次,在鎮領導班子會議上,他極其慎重地向鎮黨委主要負責人提議:“人家大豐人這麼認真研究氾水、介紹和讚美氾水,我們一定要把他們的事當自己的事來幹,在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讓鹽城人民早日喝上長江水!”

一席話,說得我們心裡暖暖的!

我們小組最初跟楊主席打交道時,他就主動談起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問題,並與我們約定:“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們都做君子,確保工程竣工時資金和人身都是安全的。

只要談到資金,楊主席都不忘記叮囑我們無論什麼款項均必須匯至鎮財政專戶。


楊發俊:遇上你是鹽城人的緣


五月中旬的一天,我的大豐海洋科教城的同事到氾水鎮來商量事情,適逢拆遷工作會辦會,見到楊主席後熱情邀請他到大豐港參觀考察。

當時我們小組一名成員熱情介紹說:“科教城在大豐港區,港區有五星級大酒店呢。楊主席到那兒,接待工作包您滿意!”

沒料到楊主席特別認真地回應:“有機會我一定到大豐港參觀學習。但吃、住必須嚴格執行相關規定,保證不超標。五星級酒店肯定不住,否則我不可能去!”

楊主席就是這樣的人,把鹽城新水源地工程建設當作自己份內工作,把我們小組所有人員當作自己的兄弟。做工作時既積極主動、勇於擔當,又依法辦事、嚴以律己。

氾水鎮是鹽城新水源取水口所在地,新水源地建成後,我們將同飲一江水。

楊主席,感謝有你!遇上你是我們鹽城人的緣!也是我們繼續努力工作的強大力量!

來源:寶應雜誌;原載於《寶應文化月刊》2018年6月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