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爲師|潛身信息化 搭建「彩虹橋」——安慶市鄉村教師龍鵬飛信息化教育事跡紀實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更多資訊

出安慶城往北四十里的大山裡,有一個羅嶺小鎮。在鎮上,有一位平凡的年輕老師,他默默奉獻,用行動譜寫了一首青春讚歌。他就是全國首屆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十大新聞人物、安徽省特級教師、全省江淮好教師(提名獎)、安徽青年五四獎章、安徽省十佳鄉村好青年、第九屆安徽省“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全省少兒科普先進工作者”、安徽省電化教育先進個人龍鵬飛。

德高为师|潜身信息化 搭建“彩虹桥”——安庆市乡村教师龙鹏飞信息化教育事迹纪实

1999年9月,龍鵬飛師範畢業後來到了羅嶺鎮最邊遠的一所學校。學校條件艱苦,一臺老式的折射投影儀就是最先進的教學設備了。他一有時間就撥弄它,研究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的技巧。新奇的課堂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所教學科成績喜人。他忍住外界的喧囂,一干就是十年。隨著技術的更新換代,龍鵬飛的課堂越發活潑。2008年9月,他獲得“安徽省電化教育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多年的紮根研究終於獲得了廣泛的關注。

2011年3月,因為工作成績突出,區教育局選派他去上海脫產進修。在上海,他目睹了互聯網與教育教學融合後的優勢,遂暗下決心:一定要將開放、包容、創新的互聯網引進農村課堂。學成歸來後,他一心撲在了教學一線,一心研究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創新融合應用,以安徽省學校標準化建設、薄弱學校項目改造等為契機,帶領團隊開展了具有前瞻性的省、市課題研究5項,不斷創造條件,集聚七年之力創辦了“彩虹橋”網站,形成了“彩虹橋”信息化應用系列化的矩陣成果。研究成果在北京、南京、武漢、合肥、青島等地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展覽與交流,受到社會廣泛讚譽。

致力家校和諧共育

以2016年9月的統計為例,羅嶺中心學校留守兒童人數達到800人,佔全校學生的80%,邊遠村小達到100%。為搭建家庭學校共同教育平臺,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2011年9月,龍鵬飛在學校的支持下,聯合各班主任成立“班主聯盟”,以網絡為載體,以“班班通”電腦為交流終端,憑藉電腦話筒、攝像頭、手機為手段,牽線搭橋,由此親子網站“彩虹橋”悄然誕生。該網站以收集學生的成長記錄,用時間線的方式動態呈現孩子的成長曆程。

該網站利用網絡優勢,以向“父母彙報”為動力,從行為習慣、實踐能力、愛好特長、課業質量等多維度表現一個孩子拔節蛻變的進程。如班主任可以用手機拍下孩子的開心一刻、成功瞬間、認真模樣等,然後用手機即時發佈到網站;授課老師可以通過前後作業的對比,告訴孩子哪方面進步了,哪方面還需要努力,可以向誰學習;孩子可以將自己認為最成功的作品、最有價值的一次表現、同學最貼切的評價等多種形式的媒體作品或自己發佈到網絡,或請老師代發。最終,龍鵬飛牽頭將孩子的零星表現出來的優點集中呈現在網絡上,針對孩子的發展趨勢定製活動,挖掘潛力,幫助成功,在精神層面進行合理“剪裁”,形成個體認可的“優點串”。這些優點會以專題網頁、視頻等方式進行展現,最終形成“MINNI主頁”——“Supper star”進行濃縮呈現。網站還將其打印一式三份,一份本人珍藏,一份教室專欄展覽,一份網頁展覽。從外界認可到內心認同,彩虹橋始終站在第三方角度時時刻刻告訴孩子:你真的了不起,你確實與眾不同。

這些經過精心刻畫過的圖片、文字通過線上線下傳遞後,一下子吸引了外地父母的熱情參與,讓遠在他鄉的父母能實時查看到自己孩子的一點一滴進步。溫暖話語通過網站留言、評論、信件、電話、親友的評論、同學的稱讚等各種方式反饋到了孩子心中,促進了留守兒童在校主動學習、回家自覺學習良好習慣的形成。留守兒童性格中積極溫暖、陽光善良的一面得到穩定固化。

2013年12月,《安徽青年報》頭版頭條以“一座美麗的彩虹橋”為題進行了宣傳報道。2015年5月,“彩虹橋”家校工作模式入選“安徽省基礎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團隊成員受到省委領導的接見,寄語點贊;6月,“彩虹橋”再赴北京,在全國第七次少代會期間巡迴展覽,選派優秀留守兒童代表在開幕式上介紹彩虹橋家校共育模式,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受到了習總書記的親切握手接見;12月,在國家教育均衡發展督導驗收的過程中,“彩虹橋”受到驗收組“創新模式關愛弱勢群體,成效顯著”的評價。2016年10月18日,《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分別以專題、置於首頁方式向全國推介“彩虹橋”家校工作成效與方法。

2016年末,龍鵬飛對前期家校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在幾番對比後,引進了北京大學的遊戲化學習項目——逗號老師。在快捷的移動互聯網支持下,外地父母通過APP隨時掌握到孩子每天在校的行為表現,孩子也能在每天的積極表現中及時自我糾正行為偏差,簡潔的點贊方式受到了老師、家長和學生的熱捧。

德高为师|潜身信息化 搭建“彩虹桥”——安庆市乡村教师龙鹏飞信息化教育事迹纪实

用心打造創新平臺

在省教育廳的支持下,在市、區專項資金的扶持下,龍鵬飛集合志同道合的老師數人領銜成立“彩虹橋工作室”。該工作室專注互聯網技術與農村教育教學環境深度融合。

學習助力:手機上的隨身練

龍鵬飛立足數學課堂,針對留守兒童學習力弱的特徵,巧妙地將基於平板電腦製作的“現場微課”與課下輔導整合起來,根據學生的薄弱知識點進行“一對一”的視頻輔導,再配套以自主研發的可以自動糾錯的“隨身練”進行即時考核,學、練共享互通,幫助學科老師們初步實現了“因材施教”。學生們因問題而學,因問題而練;老師們因問題而教,因問題而點撥,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覺醒,也將孩子們從盲目的機械訓練中解放出來。2015年1月,參與實驗的學校四年級學生在全區抽測中平均分第一。目前,工作室已經完成了四、五、六年級數學教材的資源個性化配備工作,全套資源均在線共享,且通過微信、QQ群定向精準推送,獲得了老師和本地家長們的歡迎。

龍鵬飛還針對農村實際,構建了小學語文生字、生詞庫,開發出了能適應各類終端的語文聽寫本,將聽寫搬上互聯網,通過技術優勢有效地解決了邊遠學校教師普通話不標準、教學鞏固方法薄弱的難題,也有效地提升了農村家庭中文化層次不高的“留守媽媽”們的輔導質量。

素養助力:人人都是小作家

很多老師一直想將孩子們的習作收集起來展示。但是,紙質文字轉成電子稿,耗時費力。讓孩子們自己錄入,鍵盤輸入的方式成為一道高高的門檻。為激發兒童潛能,龍鵬飛自掏腰包,將彩虹橋網站升級,充分發揮智能手機自帶的語音輸入功能,只要孩子們不斷地說出來,故事就會在博客上不斷地記錄下來。語音輸入推出後大受學生歡迎,拿起身邊大人的手機,幾分鐘就能記錄一天有趣的事情,十幾分鍾就能講出一篇精彩的習作。2015年9月,兩位處在不同村子裡的五年級學生成功地通過說的方式,一天之內完成了十集的科幻故事《天空大戰》的創作,累計一萬五千字。故事發表後,受到了學生們的追捧,掀起了“創作”的熱潮。2017年2月,“彩虹橋”再次上演寫作接力賽,形成了《傳奇校園·拯救》,家長好評如潮。

如今,“彩虹橋”上的的文明小博客一到週末就熱鬧非凡,中英文習作、數學日記、心情隨筆遍地開花。在學校,孩子一提到寫作無不喜笑顏開,他們也在“彩虹橋”的幫助下,出版了屬於自己的個性化文集。

社團助力:群體實踐好處多

“彩虹橋”一直探索農村學校社團的組建、運營辦法,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先後創建了16個微型學生社團,探索邊遠薄弱小規模學校創新發展路徑。

如組建校園電視臺一般需要鉅額的投入,農村學校只能望而興嘆。龍鵬飛結合時尚的免費手機視頻錄製APP推出了 “紅太陽網絡電視臺”。學生們利用移動終端自導自演自發布,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加強了勇氣和膽量的訓練。這對農村孩子是一個絕佳的舞臺。自“紅太陽”運行以來,爺爺奶奶普遍反映孩子回家完成作業後會主動拿起書本閱讀,自制力、注意力也比原來長得多。“紅太陽”這塊信息化陣地,主動融入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改變了孩子們的學習生活。

積極協作共贏發展

龍鵬飛帶領的團隊不斷依託網絡,在區教育局的指導下開展了一系列的向外輻射活動。從2012年起,團隊先後與區內的大龍山初中、大楓初中、五橫中心學校、大橋中心學校開展遠程合作活動。團隊骨幹成員還走進校園,開展了多輪培訓活動,掀起了學技術、用技術的熱潮。技術融入教育教學的思想火花開始在一線老師們的心底開放。

團隊結合區內的青藍工程,通過師徒結對的方式,將“彩虹橋”的特色欄目“文明小博客”推廣到了區內各中心學校,其中區內楊橋八步小學、花山小學、大橋中心小學均有老師幫助學校裡的留守學生在“彩虹橋”網站上建立了學習博客記錄,尤其團隊中市級學科帶頭人鄭小林每天審核區內學生自主上傳的英語習作稿件,不僅為本校學生的英語習作教學提供了參考,還提高了學生用戶的英語寫作水平,為其他學校英語教師樹立了榜樣。

省內一名剛入職的老師通過QQ群“求救”:如何讓農村留守孩子說英語呢?原來這位老師已經利用QQ語音留言的方式督促學生回家朗讀英語課文,然而收效甚微且素材不容易檢索保存。龍鵬飛結合經驗及時分享了方法:建議這位老師採取手機或數碼相機錄製視頻的方式,然後上傳網站,為孩子記錄英語朗讀、演講的成長軌跡。活動開展兩個月後,家長、老師紛紛反饋:孩子學習的熱情高了,膽子大了,信心足了。這只是其中向外拓展的一個縮影。一名受服務的老師這樣感慨道:接觸了“彩虹橋”,我才認識到,這裡簡直是傳說中的桃花源;向你們致敬!每到此時,龍鵬飛總是長舒一口氣,因為“一個花火終究只是片刻的燦爛,群體的花火才會成就永恆的光芒”。

目前,“彩虹橋”已經完成了一期全區推廣工作。龍鵬飛也通過全省“國培”項目針對校長、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村小教學點教師等不同教師群體進行成果推廣培訓。

從一點到多面,從區內到區外,“彩虹橋”在協作需求中不斷完善,創新的火花不斷迸發,“精準幫扶”通過網絡讓所服務的師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讓鄉村教育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

在龍鵬飛的影響下,“彩虹橋”的信息化創新工作受到了《中國教育報》《中國少年兒童》《安徽日報》《安徽青年報》、安徽電視臺、安徽廣播電臺、中安在線等主流媒體的深度報道;安徽省教育廳、團中央專題調研組、《中國教育報》編輯部、團省委、省婦聯多次來校專門調研;其研究成果在“首屆全國教育信息化區域應用典範頒獎交流大會”和“第24屆鄂魯豫皖電教年會”上專題交流,還在“班班通直播間”裡與全國的教師網友進行了在線互動,解疑答惑。2014年9月,學校在推進農村信息化上的努力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因此獲得“全國先進教育集體”殊榮。2015年5月28日,龍鵬飛代表安慶市在全省教育信息化演練活動現場推介,得到了省教科院專家的肯定; 7月,《安徽新聞聯播》重磅報道研究成果;2016年3月14日,省教育廳再次來到學校實地調研,商討推廣“彩虹橋”學生主頁建設模式,深度推進農村地區的網絡空間“人人通”建設;6月,龍鵬飛被評為“全市優秀共產黨員”;11月,“彩虹橋”研究成果在武漢展覽,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讚譽,躋身“全國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典型應用示範案例”行列。目前,“彩虹橋”信息化應用成果中評價系列已經列為“國家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的主要實踐成果之一。

身為“安徽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全市第四屆道德模範”的龍鵬飛依然每天在大山深處埋頭工作,將美好的青春時光付與了這群山裡的留守孩子們。正是他的創作,才將外面的精彩世界引入到了孩子們的心中,將孩子們的視野通過網絡拓展無極限。

德高为师|潜身信息化 搭建“彩虹桥”——安庆市乡村教师龙鹏飞信息化教育事迹纪实

消息來源 | 安徽省教育廳

QQ | 2926646256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 | 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教育網 | http://www.ahedu.gov.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