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屏閱讀手機YOTA3正式發布,革了傳統閱讀的命?

每年第三季度歷來都是重磅手機扎堆上市的日子,且年年有熱點,風口各不同。

如果你關注智能手機領域,一定知道這兩年手機圈子的熱點基本都被蘋果、三星、華為這三巨頭帶著節奏跑:三星這幾年主打曲面屏幕+Android 旗艦級高配置,雖然在中國栽了跟頭,但全球基礎還在;華為則分別有壓感觸控、徠卡鏡頭、曲面屏以及 AI 芯片概念,未來很可能出貨量要超越蘋果;蘋果今年則技術流爆發,剛剛發佈的 iPhone X 在劉海兒屏幕,FaceID 上都別出心裁,有望再次引領創新潮流,全面爆發。

雙屏閱讀手機YOTA3正式發佈,革了傳統閱讀的命?

在國內,主打正面AMOLED+背面電子墨水屏的 YOTA3 近日正式發佈,在量級上,YOTA 3跟前面的幾位並不在一個體量,與主流的大幾千萬以及過億出貨量的大廠還相差甚遠,但 YOTA3 依然非常值得媒體與用戶關注,為什麼?

產品創新符合閱讀場景

事實上,附帶電子墨水屏幕的手機在當下並不算新鮮,早在2012年 ,YOTA 生產第一代手機就是帶有墨水屏的雙屏產品,直到現在,這個品牌已經推出了第三款手機,其風格也一直都是主打移動閱讀,就專注這點上,還是遠勝了很多喜歡追熱點玩營銷的公司。

為什麼一直強調閱讀手機,電子墨水屏就真比我們常見的AMOLED屏幕閱讀體驗好嗎?

是的。

如果你用過 kindle 之類的電子書閱讀器,尤其是進行長時間沉浸式閱讀愛好者,基本是離不開電子墨水屏的,除非你眼睛承受力異於常人——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數據顯示:在中國4.2億網民中,63.5%的網民因藍光輻射有視力下降、白內障、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這其中,手機高頻藍光傷害是罪魁禍首之一。

YOTA3 背面的墨水屏價值就是確保長時間閱讀不傷眼,在護眼、節能等指標均超越了市面上的同類設備,相當省電,要知道,kindle 一般待機一週以上都沒什麼問題,官方稱,通過 AG glass 防眩光、AF Coating 防指紋工藝處理等技術突破,YOTA3 的副屏實現了強光下無反光不閃爍不傷眼、指紋不留痕、閱讀更清晰度提升高達 4 倍等優秀體驗。

另外附加的一個小驚喜則是這塊屏幕其實也可以使用微信,當你只有只有3%的電量時,用它也可以多續航一會兒……

前文提到過,這幾年智能手機熱點不少,從屏幕到芯片乃至解鎖方式、VR/AR,我們看得的更多的是新技術來讓普通用戶感知科技的進步,但在我看來,包括手機上最為頻繁使用的閱讀體驗以及電池續航,這些存在多年的痛點一直沒有被很好的解決,在這個層面上,YOTA一直死磕閱讀的剛需,還是值得「讀書人」尊重的。

再看看配置, 除了5.5 英寸的 AMOLED 屏幕以及背面 5.2 英寸的墨水屏外,YOTA3 手機還搭載了:

  • 4GB 內存;前置 後置 1200W 像素攝像頭,1300W 像素攝像頭,用到了雙核對焦技術;

  • 電池容量為3300mAh ,應用在墨水屏幕上大致可以做到充電 10 分鐘閱讀 10 小時,其他機器可以不用比閱讀續航了……

  • 網絡上,支持 6 模 22 頻 4G 全網通,雙卡雙待;

  • 價格上,標準版售價3699 元,10月開售,國禮版 4299 元,9月發貨,機身顏色包括星空黑、深海藍、寶石紅三種。

雙屏閱讀手機YOTA3正式發佈,革了傳統閱讀的命?

品牌調性滿足特定人群

YOTA3 的定位很精準,從一貫以來的產品設計乃至最終定價,其實就是面向商旅精英、有知青年,他們可能、或這潛在是 Kindle 重度用戶,有大量閱讀需求的人群,我們先看看,這個市場有多大?

有報告顯示,其實移動閱讀已經開始大幅取代傳統的紙質書,廣義的移動閱讀活躍用戶早已經超過3億人,狹義的「電子書籍」用戶在2016年也超過4000萬,總量同比增長55%,如果一本書有紙質版與電子版兩個選擇,64%的讀者會看電子書,另有統計,35%的用戶每天閱讀電子書超過1小時,但閱讀閱讀興起的大背景下,電子書閱讀器卻挺慘的,2016全年,預計整個市場的出貨量僅為710萬。

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現在的智能手機基本都是5英寸以上,個頭已經不小,大家不願意拿著手機同時隨身在帶著個頭更大的閱讀器;二是包括 kindle 在內的所有產品,版權資源、尤其是國內資源、網絡小說等還難以滿足大眾需求,於是多數閱讀器因為不實用被束之高閣。

而 YOTA3 則解決了這兩點,第一,有關設備本身,手機和閱讀器二合一,機身本身的厚度也壓縮到了 7.9mm,重量170 克,握感舒適,一機解決了日常使用和沉浸閱讀的兩大需求;第二,YOTA也給出了優質的內容資源方案,與閱文集團、掌閱、咪咕、京東閱讀、商業週刊等多家一線內容平臺達成版權合作,支持80萬冊電子書內容,幾乎囊括主流版權資本,用戶不會在為找不到資源而排斥閱讀,對於 YOTA 來說,這即是順應了移動閱讀市場大背景下的消費剛需,也有可能去講一個硬件+內容的生態故事。

雙屏閱讀手機YOTA3正式發佈,革了傳統閱讀的命?

巧合的是,最近中國民航局放寬國內航班手機使用限制的舉措在某種層面也加大了手機閱讀的熱情——根據政策, 包括手機在內的便攜式電子設備有望被允許在乘客的飛行過程中使用,具體下放到各航空公司決定。

一個數據是,在過去的2016年,中國有4.9億人次乘飛機出行,平均每次飛1705公里,折算下來,如果開放飛行閱讀,這也將是個增量市場, YOTA3 在產品上也專門提供了純閱讀模式,用戶可以關閉手機功能以及正面屏幕,相當於一個開了飛行模式的 Kindle,此外,YOTA3 在有網絡的閱讀模式下也有著一鍵筆記、一鍵收藏、一鍵分享、智能推薦、搖一搖等互動分享功能。

如果還有糾結於售價的用戶,可以更多的關注與幾個點,這是在品牌層面 YOTA的溢價能力所在。

一方面,雖然產品在重慶發佈,但這不是典型意義上的國產手機,而是由戰鬥民族俄羅斯主導、中國參與的混血兒,也是俄羅斯頂級技術團隊Rostec把軍工技術轉為民用的經典代表項目之一,其主要體現在了屏幕刷新效果、護眼功能、節能表現上大幅超出同類產品,如果有軍迷倒真可以嘗試原汁原味的俄式製造。

另一方面,正因為其俄羅斯血統,讓這幾年經濟發展一般的大國不斷在國際舞臺來為產品背書——2014年 APEC 峰會上,YOTA2 被作為國禮由俄領導人送給中方領導人;2017年金磚峰會,俄領導人則將最近的 YOTA3 手機作為國禮贈送給了參會的各國政要精英。

這就是這款產品有「國禮版」並且售價達到4299元的理由,如果說品牌的增值溢價,在全球舞臺上兩次露臉的 YOTA3 算得上從最高維度去 Diss 掉了追梗玩營銷的其他手機廠商。

總結來看,作為閱讀手機鼻祖,YOTA品牌在這幾年不斷被強化,儘管用戶群尚屬小眾,但存量與增量市場都不算小;在產品層面,YOTA3 則在加大技術優勢的同時,讓手機更加輕便易用, 能否革掉傳統閱讀的命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但個性專一的玩家出現,的確將給市場帶來新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