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校友經濟,形成產業集羣!南京新型研發機構打造亮點

挖掘校友經濟,形成產業集群!南京新型研發機構打造亮點

南京市目前已組建168家新型研發機構。在2018年9月6日召開的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推進會上,部分高校、央企以及開發園區分享了各自在組建新型研發機構中的經驗。

【亮點一】發展校友經濟,打造產業集群

2018年9月6日,南京大學與江寧開發區高新區簽約共建南京先揚劍量子計算機信息科技研究院。

“南京市提出的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發展戰略,為高校帶來了空前的機遇。南京大學作為在寧高校之一,充分調動優質科研資源,聚集高水平的精英校友,精準對接南京市的優勢產業,以新型研發機構為載體,建設高質量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南京大學副校長薛海林說,去年,南京大學先後成立了生物醫藥行業校友會和江北新區校友會,聚集了藥石科技、美藥星、艾迪生物、銀河生物等包括兩家上市公司和兩家籌備上市公司的十餘家校友企業,以及包括國家藥監局首席科學家王剛、中科院上海生物研究所陳曉亞院士等高層次科學家在內的一批校友精英。南大通過和各位校友的積極互動,將開展合作的著力點聚焦在了生物醫藥行業。

據介紹,目前,南大正積極籌備建設化學與生物醫藥創新研究院,以郭子建院士團隊為科研核心力量,通過校友精英的聚集,與藥石科技等一批校友企業深度融合,推進原創性科研向高質量應用型成果轉化。同時,充分利用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政策優勢,用5到10年的時間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化學生物學交叉研究中心和創新藥物研發中心,建成具有全國引領性地位和世界影響力的生物醫藥行業創新型產業集群。

【亮點二】央企與研發機構雙層架構形成母子平臺

2018年5月,秦淮區政府與五十五所合作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高頻器件產業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目前,以太赫茲模塊電路為主業的首個孵化公司已經成立,將瞄準深空探測、衛星遙感、空間通信、安檢成像等市場加快研製攻關,落實產業化轉化。

中國電科第五十五所副所長吳禮群介紹,在新型研發機構組建過程中,除了創新體制機制、鼓勵科研人員持股外,五十五所與新型研發機構構成了雙層架構,五十五所國防重點實驗室與新型研發機構形成了母子平臺。比如,依託五十五所建設的微波毫米波單片集成電路與模塊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研究院確保了在關鍵領域的技術領先性。據悉,研究院還將佈局新型的太赫茲技術、毫米波芯片、光電集成器件、碳納米管及石墨烯等五大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最終打造國家級水平的高頻器件產業基地。

【亮點三】開發區營造創新生態打造創新產業集群

打造最優創新生態,是助推科技人才項目落戶成長的關鍵之舉。

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新型研發機構組建大戶,目前已有15家。管委會主任李萬平介紹,開發區正深入全國45家高校院所開展“旋風行動”,連接創新主體和市場主體,著力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下一步將依託南瑞集團等龍頭企業,力爭建成全省首批省、企共建聯合創新中心,聚焦發展未來網絡、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全年新引進新型研發機構不少於40家。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則聚焦人工智能佈局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地標。管委會主任沈吉鴻介紹,依託經開區雄厚的產業資源和仙林大學城豐富的科教資源,牽頭規劃建設了“中國(南京)智谷”。通過深化與南大、北大、南郵、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等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設了人工智能新型研發機構15家,落戶人工智能企業120多家。預計2018年人工智能企業營收將超過100億元。

文章轉自:南京日報

園區發佈群:43406906

更多精彩,歡迎加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