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萬貸款買車,車主卻不是自己貸款也變80萬,擔保公司:他自願的

貸款買車已經成為現在司空見慣的事,很多朋友想買豪車,但是手頭卻並不寬裕,所以很多人就選擇了貸款買車。

58萬貸款買車,車主卻不是自己貸款也變80萬,擔保公司:他自願的

家住合肥的小吳今年就想換一輛好車,8月初經過對比最終在一家名叫萬坤名車的車行,看中了一輛二手的寶馬730,經過討價還價雙方最終商定58萬成交;經過試駕小吳對這輛車十分滿意,當場就交了5萬的定金把這輛車定了下來,也簽訂了購車協議。

58萬貸款買車,車主卻不是自己貸款也變80萬,擔保公司:他自願的

簽完協議以後,銷售人員向小吳推薦了一個購車分期方案;小吳想自己的手頭也並不寬裕,所以就想了解一下,工作人員告訴小吳貸款的利率並不算高。小吳向工作人員詢問了是否能提前還款,工作人員表示提前還款,銀行有固定收費,就收一點手續費。

第二天小吳按照約定來到車行,辦理貸款的人員也已經到來,小吳表示當時這些辦理貸款的工作人員並沒有作自我介紹,車行的人說這些是銀行的工作人員是和工行合作的;小吳當時並沒有發覺有問題,就簽了合同,貸款分四年還清。

58萬貸款買車,車主卻不是自己貸款也變80萬,擔保公司:他自願的

因為覺得貸款利率並不算高,小吳便選擇了全車貸,合同簽完小吳交了68000的押金以後當天就把車開回了家。可是等到9月開始第一次還款的時候小吳收到了一條工商銀行的短信,大概內容是小吳共貸款73萬8,然後就是一些貸款的分期信息;這可嚇了讓小吳一跳,自己明明就貸了58萬,怎麼變成了73萬8千了呢?小吳趕快到銀行問,一問才知道這些錢並不是放給小吳買車的車行了,而是放給了擔保公司;到這時候小吳才知道這中間還有擔保公司的事,多出來的15萬8千是擔保公司給小吳貸款提供擔保的手續費和其它的一些費用。

58萬貸款買車,車主卻不是自己貸款也變80萬,擔保公司:他自願的

多出來的15萬8千隻是令小吳頭疼的問題之一,更讓他無法理解的是直到現在車輛的行駛證上竟然不是他自己的名字;而是一家叫做“浙江自貿區華美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的租賃公司,並且銀行放的小吳的貸款錢,也在這家公司的賬上。

58萬貸款買車,車主卻不是自己貸款也變80萬,擔保公司:他自願的

現在的情況是小吳最初是以商量好的價格58萬買車,因為貸款最後小吳背了73.8萬的債務,給幫他提供擔保的擔保公司繳納了15.8萬的費用,而車子卻不在小吳名下;租賃公司的的工作人員告訴小吳,貸款是分四年還清,只要四年以後小吳在還了最後一筆貸款後,租賃公司就把車子的所有權過戶給小吳,在此之前小吳只能算是租賃了他們公司的車。

58萬貸款買車,車主卻不是自己貸款也變80萬,擔保公司:他自願的

關於貸款問題租賃公司的工作人員也說,當時辦理貸款的時候是經過小吳本人視頻面籤的,所有的條款當時小吳都是同意了的;而小吳卻說當時視頻面籤的時候因為信號不好,他就稀裡糊塗的答應了,沒想到這中間還有這麼多的彎彎繞繞。

58萬貸款買車,車主卻不是自己貸款也變80萬,擔保公司:他自願的

擔保公司的人則說,銀行其實是不給二手車按揭放貸的,因為二手車的價值不好確定,所以貸款的時候就需要有擔保公司從中擔保,他們公司就是做這個業務的,和很多車行都有業務往來。當初小吳的購車款就是他們墊付的,但是誰也不會無緣無故的給你擔保,收一些費用很正常。

58萬貸款買車,車主卻不是自己貸款也變80萬,擔保公司:他自願的

這明顯從一開始,從車行的工作人員給他推銷按揭方案的時候就是一個圈套;還款時間是四年,只要在這期間任何一個環節出了一點問題,小吳都可能面對的是一個雞飛蛋打的結局。

小吳接著又找到車行理論,但是車行卻說這是他和擔保公司和銀行之間的事情,跟車行無關。在小吳的追問之下,車行的負責人突然動手打起了小吳;邊打還邊罵,沒錢就別出來丟人,沒錢還買什麼豪車,不嫌丟臉。由於遭到了毆打小吳選擇了報警,當地的派出所已經介入調查。

最後小吳提出是否能夠提前還錢,把車過戶到自己的名下,讓擔保公司少收一些費用,對此租賃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要和領導協商以後才能答覆,最終結果還要看杭州總公司的答覆。

現在看來小吳從選擇貸款開始,這就是一個一條龍的服務圈套,整個過程環環相扣,嚴絲合縫的把小吳套進了裡面。在這變著要提醒大家,以後再辦理任何貸款和簽訂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條款,落實各方責任,千萬不能馬虎大意,否則最後只會麻煩纏身。

各位朋友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區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