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谿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全國各地都有臭豆腐,南京的叫糟滷豆腐,滷味重,臭味輕。長沙的叫臭乾子,焦脆細嫩,油辣過癮。紹興臭豆腐和莧菜梗並稱“雙臭”,在江浙地區也佔據著一席之地。在當地,有些攤主還公然搬出魯迅這位文學巨匠為他們代言,還配文“魯迅說,三天不吃臭豆腐不知肉是啥滋味”,不知魯迅作何感想?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在我們慈溪也不難找臭豆腐攤,多以浸過滷汁的紹興流派為主。沿著路邊,挨著河邊,又或者倚著牆邊,依著菜場,瀰漫著一股微微的臭味,這也是它最大的主角光環,即使閉著眼睛,依然可以迅速鎖定它的位置。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全村的希望”也對它愛得深沉

在慈溪周巷新繆路上也有一家“臭名昭著”的臭豆腐攤。只要有機會去周巷,我必去這家店打卡。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遠近聞名的土味特產--油豆腐

要說得玄幻些,這家店其實是個傳統的豆腐作坊,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以油豆腐出名。來自橫河、餘姚、泗門等周邊鄉鎮的食客自不用說,還是寧波、上海等地探親者的指定土味特產款。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臭豆腐作為他家的靈魂菜品,雖然經常遭受嫩白豆腐的歧視,但它依然不失“豆志”,義無反顧地奔赴油鍋,這種犧牲方式不免壯烈,但也有了不少忠實的擁躉者,在牙口刁鑽的骨灰級吃貨界站穩腳跟,奠定霸主地位。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每天下午三點左右,老闆娘出攤迎客。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進階版玩法--買好豆腐塊回家炸

塑料筐裡疊著的豆腐塊,白裡泛著青,水潤又飽滿,欲臭還香的怪味來自從孔縫裡滴流下來的灰綠色滷汁。老闆娘說她家的臭豆腐全仰仗放在老屋牆根,老一輩人稀罕的那壇老滷。經過滷水的短暫浸泡,豆腐塊改頭換面,變成臭不可聞。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臭豆腐深知,一味地發酵和等待終究不能完成蛻變,之後順著鍋沿奔赴油鍋才最關鍵。在熱油的烹炸下,豆腐塊裡的水汽在油鍋裡蒸騰開來,幻化成咕嚕咕嚕的泡沫。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很快,從鍋底浮上來的豆腐塊由白變黃,由扁平而逐漸鼓脹,在翻滾的熱油裡舞蹈一陣,香味彌散在油鍋上方。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老闆娘炸了幾十年的臭豆腐,深諳其中的門道。不老不嫩的微妙間,迅速撈起,走入盤中,臭豆腐塊的外層蓬鬆酥脆,如蜂巢一般,帶著綿密的小孔。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接下來就輪到老闆娘調製的蘸汁—大蒜辣椒醬登場了。大蒜對各種味道有著老道的理解,它的的手藝足以回春各種味道,當然也最懂臭豆腐的味道。臭豆腐跟大蒜在一起最是歡喜。除了大蒜,辣椒也是重要角色。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串起幾塊剛出鍋的臭豆腐,在辛辣鮮香的大蒜辣椒醬打個小滾,醬料透過表皮,從孔縫中滲透進去。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等蘸滿醬料後滑入口腔,咬上一口,外酥裡嫩,脆香四溢,頓時覺得自己敏銳的嗅覺已被麻痺,只覺得五味雜陳的複雜味覺在嘴裡來回衝撞,痛快極了。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慈溪這家“臭名昭著”的店,卻帶著祖孫三輩老血統的光環

這欲臭還香的怪味,有些覺得是人間美味,有人卻捏著鼻子走人。說到底,這終究關乎性情。未諳它習性的人,初嘗一口,覺得艱難無比,不堪承受,等漸漸深入,又覺得樂趣無窮。賈平凹說“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對於臭食,有人對它愛到海枯石爛不變心,有人卻對它恨到不共戴天沒朋友。

地址:慈溪周巷鎮新繆路(西繆路公交車站斜對面)

路線:百度導航至“西繆路公交車站”就可以。

營業時間:15:00-18:00

你喜歡這欲臭還香的味道嗎?

慈溪吃貨出品 主編:夢佳 策劃:通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