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是一座文明古城,

它是人類尋根問祖的聖地,

展現著200萬年前人類生活的痕跡和氣息;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是一座歷經滄桑的古都,

它是戰國時期趙國代郡之安陽邑,

保留著千年古城的大氣風範;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老城,

它是中國毛皮文化的發祥地,

養育著陽原歷代生活的人們;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是一座遠古文明

與現代文明兼容幷包的縣城。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

陽原不斷尋找發展契合點,

並向全世界講述它的歷史、文化、

資源等方方面面的特色,

打造了一張令人驚歎的名片!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在剛剛過去的陽原站旅發大會上,

陽原用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

贏得了世界的讚譽!

這是陽原發出簡歷

介紹自己的好機會!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

中文名:陽原

英文名:Yangyuan County

身份證:130727……

面積:1849平方千米

人口:28萬

家庭成員:西城鎮、東城鎮、化稍營鎮、揣骨疃鎮、東井集鎮、要家莊鄉、東坊城堡鄉、井兒溝鄉、三馬坊鄉、高牆鄉、大田窪鄉、辛堡鄉、馬圈堡鄉、浮圖講鄉。

電話號碼:0313

車牌代碼:冀G

住址:河北省西北部,隸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地處首都北京、煤都大同和皮都張家口之間。東接宣化,南連蔚縣,西與山西大同毗鄰,北與懷安縣和山西省天鎮縣交界。距北京市280公里。

這片土地上的燦爛文化結晶!

非遺文化表演

曲長城背閣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背閣是流傳於陽原縣揣骨疃鎮曲長城村的一種獨特的舞蹈形式,已被列為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閣”就是高木架,高約2.5米,由一根鐵棍和幾塊木板組成。背閣還有單、雙之分,單背閣是一 個大人背一個小孩兒,雙背閣是一個大人背兩個小孩兒,難度較大,因此更精彩。

背閣最早作為祈福娛神的舞蹈,經過幾百年的傳承和發展,現在已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獨特表演形式。

曲長城木偶戲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明朝末年,陽原縣曲長城村就有人表演木偶戲。表演者及其樂隊隱於臺後,邊演唱或口含口哨吹奏曲譜以代臺詞,同時操作木偶表演動作。

曲長城木偶戲的戲臺搭建、木偶製作、道具製作、人物彩繪、木偶表演、曲譜唱腔、口哨吹奏、樂器演奏等,有著很高的藝術和觀賞價值,被列入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竹林寺音樂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竹林寺建於明萬曆年間,三教合一,且信民間宗教。《陽原縣誌》 載,陽原佛教始於漢代,興於六朝,道教則起源更早,其寺廟音樂源遠流長。

民國初,出現“三元義鼓樂班”,由於名氣大,當地把寺廟鼓樂班也泛稱為“三元義”。有行樂和坐樂兩種表演形式,表演時樂手身披道袍,頭戴道冠,樂曲憂思悲壯,給人以威嚴肅穆之感。

陽原竹林寺寺廟音樂被列為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陽原晉劇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縣的戲劇歷史悠久,名人輩出。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化事業蓬勃發展,舞臺藝術創作興盛繁榮,精品力作迭出屢現。

代表作有新編歷史晉劇《泥河灣》《毛毛匠》等。《 泥河灣》由陽原縣青年晉劇團演出,展現泥河灣人的勤勞與善良,弘揚了泥河灣古老而深邃的歷史文化。

豐富多彩的物產

裘皮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縣素有“毛皮之鄉”的美譽,碎皮縫製工藝獨樹一幟。

毛皮加工始於金元,盛於明清,“毛毛匠” 之技藝傳承至今,特別是以加工邊、條、頭、尾、腿等貂皮碎料為主的“碎皮縫製”技藝享譽世界。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攝/陳勇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毛皮產業緊緊依靠“碎皮縫製”與“穿網編制”兩大技術,走出了一條裘皮工藝化、時尚化之路。興建了中國·陽原皮毛大市場、陽原·國際裘皮城,相繼建成裘皮城精品商城、裘皮城廣場、毛皮文化博物館、皮草風情街、碎皮交易中心等綜合配套工程,形成了完整的毛皮加工貿易體系。

泥河美玉石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玉石資源豐富,玉雕歷史悠久。本地特色玉石有七彩玉、碧玉、水草瑪瑙、水膽瑪瑙等上百個品種,紫玉髓更是國內外罕見。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目前,泥河石文化城已形成採石、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經濟、社會效益明顯。

揣骨疃涼粉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涼粉以揣骨疃涼粉最為有名。白的,白如凝脂,晶瑩剔透;黃的,黃如蛋羹,細嫩綿長;綠的,綠如翡翠,清新爽口。愈思愈香,回味無窮。

綠豆粉呈淡綠色, 主料為陽原傳統農業特產鸚哥綠豆,屬國省名優產品,已列人《河北省食州豆類品種志》和《國安商品目錄》中。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豌豆粉呈金黃色,主料精選於陽原1300米以上高寒山區的高蛋白、低脂防、低糖豌豆。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製作玉米粉是揣骨疃的一種傳統技藝, 取優質玉米麵熟製成稀稠適中的糊糊,用漏粉瓢將糊糊緩慢滴人冷水鍋中,即刻凝固成為粉,酷似一條遊動的小魚,故又被稱為“玉米魚兒”。

糖麻葉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糖麻葉色澤淡黃、酥脆香甜,口感細膩、回味悠長,歷經四百餘年的發酵,才有了今天的味道。

驢肉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素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美稱之驢肉,尤以陽原化稍營驢肉聞名。

化稍營驢肉取材於本地桑陽驢,此地驢只食青草,滴葷不沾,驢肉肉質鮮嫩而不肥膩;配以取自於泥河灣地層100米以下的天然、純淨、甘甜深層水煮制;再加上百年考究做工、獨特工藝秘方和不添加任何藥味作料,決定了它是正宗的綠色食品。

獨特的文化體驗

驢文化產業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驢在陽原人的生產生活中佔據了不可或缺的地位,逐步形成了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驢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

在這兒,不僅僅可以吃到美味的驢肉,還可以親身體驗騎驢等樂趣。

三馬坊溫泉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三馬坊溫泉是一座集溫泉、游泳、洗浴、餐飲、住宿、會議、採摘、垂釣、兒童水上樂園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閒會所,最大特色在於將陽原自然景觀和人文文化相結合。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三馬坊溫泉是世界罕見的遠古溫泉,古溫泉水質清澈透明,適宜飲用,是天然可飲用礦泉水。

泥河灣博物館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泥河灣博物館位於陽原縣城新區泥河灣文化廣場,是我省目前唯一,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舊石器專題博物館,可滿足5萬餘件出土文物的陳列展示。

博物館採用繪畫、雕塑及聲、光、電等現代化科技手段,全景展現200年前至1萬年前泥河灣古湖人類狩獵、採集、用火、進食和製造工具的生產生活場面。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泥河灣村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泥河灣村位於化稍營鎮政府東5公里,縣道456線穿村而過。泥河灣村歷史悠久、風光秀麗, 是人類宜居第一村,故被譽“東方人類第一村”。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近年來,泥河灣村完成了景區道路廣場的硬化、亮化、綠化、美化,遊客接待中心、民宿小院、農家院等基礎設施和影視文化基地、小遊園、教堂、景觀臺、果蔬採摘園和泥河灣文史館、怡馨園等主要景點建設,能夠滿足部分遊客吃、住、遊、購、玩的需求。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歷史建築

千年古邑開陽堡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距陽原縣城約三十公里處,有座名聞遐邇的村莊,它就是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開陽堡。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據記載,開陽堡即戰國時期趙國代郡之安陽邑,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

現在,土城牆依然保留了原有的輪廓,有的地方基本完好。城堡只在城南側開城門一處。城門上下為青磚和條磚壘築, 門洞內的鋪路石被行人、車馬踏得光滑如鏡,至今仍是出入的主要通道。

陽原古剎大覺寺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縣大覺寺始建於元泰定七年(1330年),位於縣城西北隅,又稱西大寺。

雖然曾毀於戰火,但重修後的大覺寺格局完整、建築宏偉、規模龐大、神佛俱全。三座大殿都飛簷流彩、雕樑畫棟、人物肖像皆泥金彩繪、栩栩如神。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其實旅發大會上

陽原帶給大家的驚喜遠不止這些

↓↓↓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我叫陽原,這是我的簡歷,請傳遞下去!

陽原正在積極健康地向前發展!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陽原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好!

陽原的老鄉們,

記得把這篇簡歷發給朋友們,

讓大家共同感受我們陽原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