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支持國產疫苗,但也想讓孩子平安長大」

“我們支持國產疫苗,但也想讓孩子平安長大”

文 | 張楚杭 衷曲無聞 圖 | 網絡

01

“有三種選擇,進口的,國產高檔的,國產便宜的,要哪種?”

“什麼區別?”

“價格是從高到低排序的,不過進口的和國產的品質上沒什麼差別,遵從你的意願。”

上述對話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不論是食品、用品還是藥品,類似的場景每天都在無數次發生著,每天都有無數人做出選擇。

毒奶粉事件的餘波逐漸遠去,“疫苗之殤”的傷疤好了也逐漸忘了疼痛,我們在大國強國的庇佑下乘蔭,也嚐到了輿情監督的甜頭,於是越來越相信,我們已經可以放心受用於國產貨品,並引以為傲了。

“我們支持國產疫苗,但也想讓孩子平安長大”

誰料再起狂瀾,一篇自媒體文章的刷屏,讓深不見底的製藥行業露出冰山一角,各種被壓抑的情緒開始爆發。

7月15日,因長生生物公司內部員工舉報,國家藥品監局進行飛行檢查,發現該公司在狂犬病疫苗生產過程中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藥品GMP)行為。

7月20日,長生生物公司再次被曝造假,然而此時25萬餘支造假百白破疫苗已經全部流入山東,僅有186支尚未被注射進孩子的體內......

此次事件,距離藥監局發表“迷信進口疫苗毫無必要”言論僅一月有餘,距離“疫苗之殤”引發大眾恐慌兩年,距離“三鹿”奶製品汙染事件發生十年。

我們以為,每一次事故中生命的代價必將喚起某些人的良知覺醒,每一次輿論的譁然必將得到有關部門的長期關注和嚴格監管,以此換來脫胎換骨的重生,使我們癒合傷口、重拾信心。

可惜,這些人為的傷痛偏偏上演輪迴,遭難的是孩子們,而諷刺的是,當年因為

毒奶粉事件被處理的官員,已經是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藥品安全總監,掌管疫苗。

02

於是,惶恐不安的家長趕緊回家翻看孩子接種的疫苗本。

當他們知道長春長生生物,武漢生物,深圳泰康,北京民海,還有江蘇申什麼的都是同樣的三個人控股時,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

他們的孩子打的,百分之九十是這幾個公司的疫苗,只能祈求有問題的疫苗,只有那幾個被曝光的批次,自家的小孩打的,是安全的。

“我們支持國產疫苗,但也想讓孩子平安長大”

為人父母者,總是虔誠祈求孩子們度過平安的一生。可這世間少有感同身受,在高額利潤之下,孩子只是奸商眼裡的小白鼠。

只要不會一針斃命,就可以瞞天過海。

在電影《我不是藥神》裡,徐崢說:“那假藥不過就是撲熱息痛加麵粉,吃不死人的。”

長生生物公司也信誓旦旦地保證:“藥品對人體安全絕對沒有不良影響”。

也許是真的,要吃不死,可它也產生不了抗體。我們花費高價想買到的是對孩子們身體健康安全的保障,不是一劑毫無用處的假藥。它的嚴重性在於一旦孩子真的感染病毒,就是耽誤了生命與時間的搶跑。

一些塵封的案例,也開始浮出水面。

2005年,山東青州一男子被狗咬傷,注射了長生生物公司產狂犬疫苗,共計三針,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被醫院鑑定為二級殘疾,司法鑑定結果為免疫介導的腦白質炎症導致的視神經炎所致視力障礙症狀,並且存在一定肢體腱反射活躍症狀,其腦部病變與其注射狂犬疫苗存在關聯性。

但案件最終不了了之,因為法院認定“涉案狂犬醫療為合格醫療產品”,長生生物公司甚至否認該男子所注射的疫苗是本公司生產。

一個已經罔顧生命、謊話連篇的公司,還指望能被信任、被寬恕、被理解嗎?

還真說不準。

03

長生生物公司的門口戒備森嚴,記者試圖對工作人員進行採訪,被告知“公司下令我們都不能接受採訪,目前除了涉事車間,其他都在正常運轉著,一切如舊。

廠區西側,由長生生物投資7.5億的長生科技項目第四期正在運作,項目主要應對公司未來的疫苗出口。子公司長春長生還承擔著四價流感疫苗的研發,並且已經上市。

自媒體發出的稿子,迎來了接連不斷的刪稿,刪了民眾看不到,就沒有恐慌了。

就像網友說的,比疫苗更可悲的是已經沒有人再關心公共議題了

,一旦有一篇文章刷屏就人人自危,如果沒有就歲月靜好,真正的敢言者要麼鋃鐺入獄要麼自我閹割。

在民眾們對生命無保障的質疑中,出現了另一些聲音,叫喧輿情應適可而止,把事件的處置權司法,等待一個公正的裁決。

可是,對一家上市公司造假的處置是罰款300多萬,沒收庫存186支假疫苗,如果公眾每一次企圖瞭解事情的真相都變成404 not found,那等待還有什麼意義呢?

“塔西佗陷阱”的故事說,塔西佗評價一位羅馬皇帝:“一旦皇帝成了人們憎恨的對象,他做的好事和壞事就同樣會引起人們對他的厭惡。”

之後被中國學者引申成為一種現社會現象,指當某一組織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

人心已惶惶,誰家都有孩子,每個人都想活命,食品、藥品的安全話題,一經觸發,便該朝著真相一去不回。

“我們支持國產疫苗,但也想讓孩子平安長大”

04

從2008年毒奶粉事件發生以來,國產奶粉就持續低迷,哪怕很多國貨支持者發聲認為,事故之後國家監管一定會加大力度,國產奶粉品質絕對可以保證,但是絕大多數新生兒的父母選擇香港代購、國外代購。

因為信任一朝崩塌,十年難再建起。

因為生命無小事,孩子的未來不能用來冒險。

對於那些條件中下等的家庭而言,這更是經濟與精神的雙重壓力。誰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可進口商品的高昂價格確實是一道枷鎖,從生命安全這個的起點,就給孩子們畫上了階級。

最悲涼的是,就算你給孩子買了外國奶粉,打了進口疫苗,避開了扎針的幼兒園老師,你又如何保證中小學吃的營養餐絕對安全,哪天不會又出什麼么蛾子?

我們什麼時候淪落到這種局面了?還期待“Made in China”走向世界,還在中美貿易戰中為國家搖旗吶喊,現在只能為活命而打臉了嗎?

事件發生後,有人分析食藥事故屢禁不止的癥結在於教育問題,應該從小加強道德教育;有人認為是信仰缺失,導致社會浮躁、利益至上;有認為是司法問題,法律不健全,則監管不到位......

每一個分析都有其道理,但歸根結底,還是同理心的缺失。

長生生物的董事長是一位女性,應該也扮演著母親的角色。她用造假疫苗降低生產成本,取得的高額利潤給自己的兒女打造成長的天堂,卻對他人性命視如草芥。

以此類推,大多數事件的發生,背後都是施暴者的貪慾和自私,和受害者赤手空拳的被動與無奈。細思極恐的是,一個行業的問題,其實是所有行業的問題,大家的道德水平差不多,不可能壞人都集中在一個行業裡。

兩年前的“疫苗之殤”,或許只是小概率事件,這一次造假疫苗的波及範圍,已經不是平靜輿論就可以緩釋恐慌了。

誰不希望國家強大,誰不希望用低價格就可以買到高質量的產品。但是就算是小概率事件的不幸,落到一個家庭之上,也是百分之百的災難。

我們只是希望,注射進身體裡的每一支疫苗,都能成為成全我們平安健康心願的保障,而不是一個家庭災難的開始。

05

刷微博的時候,看見有人說,毒奶粉幹掉90後,假疫苗幹掉00後,還是以前的老年人命硬,順利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可惜,他高興得太早了,“降壓藥致癌”已經成了新的熱搜詞。

最近的纈沙坦的批次活性藥物成分( API,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測試期間,發現了來自浙江華海藥業的仿製纈沙坦中,包含一種致命致癌物質N-亞硝基二甲胺 NDMA。

醫生沒辦法降低公眾的恐慌情緒,甚至醫生可能更慌,不給病人開降壓藥是對病人不負責,開呢又搞不清到底哪個藥被汙染了。

*作者介紹:張楚杭,外表是大家眼裡的溫柔少女,內心裡住著野馬和草原。都說這個世界太孤獨,我想用文字陪你,你願意留下來麼?本文由張楚杭主筆,衷曲無聞修改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