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特工鋤漢奸屢屢得手,在延安爲何搞不定共產黨呢?

抗戰時期,中統、軍統等國民政府特工組織除了在敵後暗殺漢奸,還向延安邊區派出大批特務,伺機行刺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

不過,在淪陷區屢屢得手的國軍特工,在延安卻處處碰壁。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延安的特工/反特故事。

向延安派遣特務


全面抗戰爆發後,蔣介石依然把中共視作“心腹之患”。作為“委員長”的忠實信徒,“兩統”都把打入中共內部進行破壞,列為工作計劃之首。據沈醉回憶,1937年他到西安後,也是千方百計派特務打入邊區,建立潛伏組織。


國民黨特工鋤漢奸屢屢得手,在延安為何搞不定共產黨呢?

▲ 沈醉,軍統四大金剛之一


派遣方式分明線和暗線兩條。

在國共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共中央駐地延安仍然保留了“膚施(延安舊城)縣黨部”、“膚施縣政府”等機構。藉助這些公開機構,中統軍統在延安設立據點,刺探情報,這是明線。暗線主要是派特務以各類訪問團、考察團成員的名義,或冒充進步青年學生混入延安。

延安當時的形勢的確有利於特務滲透。一是長征結束後,革命力量受到削弱,急需擴展;二是因為統一戰線,共產黨有些人對國民黨放鬆了警惕;三是大批進步青年奔赴延安,甄別和審查難度較大。

國民黨特工鋤漢奸屢屢得手,在延安為何搞不定共產黨呢?

延安



國民黨軍統漢中訓練班畢業的30餘名特務被全部秘密派往延安。這些人潛伏在從中共中央黨政機關到延安地方政權,其中三人甚至打入了中央軍委專門的情報機構軍委二局。

刺殺毛澤東、周恩來


在刺殺中共領導人這件事上,國軍特務差點得逞。一次是刺殺周恩來,另一次是刺殺毛澤東。

先說刺殺周恩來吧。1937年4月,周恩來赴西安談判。行車線路被特務提前得知,他們把這一消息告知沿途的土匪武裝,想借刀殺人。


國民黨特工鋤漢奸屢屢得手,在延安為何搞不定共產黨呢?

周恩來



延安本來要派一個排的警衛隊員護送,分乘三輛卡車。由於安排不周,護送周恩來的衛隊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就是這一細節上的疏忽,差點釀成大錯。

周恩來乘坐的卡車行駛到延安與甘泉交界處的勞山時,遇到土匪襲擊。在警衛拼死保護下,僅剩周恩來、張雲逸等4人徒步回到延安城外的三十里鋪。

這件事震動了延安,中共高層很為惱火。不久,中共中央就成立了“中央特別工作委員會”,後又改名為中央社會部,又稱中央情報部,統管全黨的情報和保衛工作。


國民黨特工鋤漢奸屢屢得手,在延安為何搞不定共產黨呢?

張雲逸


此後,中共加強了對領導人的保護,特務再無可乘之機。不過,百密一疏,1943年6月,軍統還是覓到一次機會。他們提前偵知新四軍第三師第八旅旅長田守堯、參謀長彭雄等人,在赴延安參會途中被日軍殺害。

軍統派出特務以田守光的名義住進延安的軍委招待所,準備在毛澤東接見時下手。不料,被陳泊識破,在還剩兩天毛澤東就要接見時成功破獲此案,否則,歷史真的要改寫了。

失敗原因分析


除了兩次差點成功的刺殺,總體而言,國民黨派駐延安的特務基本沒什麼亮點工作。很多破壞活動,比如暗殺、破壞交通、投毒以及武裝暴亂等,都在計劃階段就被偵破。

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共在延安有一大批具有豐富反特經驗的工作人員。其中,擔任延安邊區政府保安處偵察科科長的陳泊,因在偵破敵特破壞活動方面屢建奇功,被毛澤東稱為“延安的福爾摩斯”。陳泊曾孤身一人,扮成特務深入延安各地探查,捕捉到潛伏的特務40多人。


國民黨特工鋤漢奸屢屢得手,在延安為何搞不定共產黨呢?

▲ 陳泊



邊區政府的保衛部門實力也是較強的。保衛系統不僅有自己的情報系統、電臺,還有一支具備快速反應能力的武裝騎警巡邏隊。

其次是情報準確。延安隱蔽鬥爭之所以能事事走在前面,往往得益於潛伏於國統區內中共地下黨員及時送來的情報。就像電視劇《風箏》裡所演的那樣,往往敵人派來的特務還沒有出發,延安保衛部門就已經收到消息。

國民黨特工鋤漢奸屢屢得手,在延安為何搞不定共產黨呢?

▲ 《風箏》劇照



比如上文提到的陳泊所假扮的特務,人是假的,身份卻是真的,之前軍統的確派了一個特務以《中央日報》記者的身份進入延安,渾不知其身份早已被邊區保衛部門知悉,結果剛進延安就被捉了。

三是兩統特務自身素質差。比如中統特務孟知荃,裝扮成僧人卻不守清規,經常偷偷下山勾搭村裡一些有夫之婦,在當地老百姓當中激起民憤,結果也成功引起了邊區保衛部門的注意,最終在一次下山約會時被邊區保衛處抓住。

另一個叫汪克毅的軍統特務,被派到延安電報局擔任局長,本指望他能刺探情報,發展組織,結果沒幾個月就自己逃回來了,主要原因是心理素質太差。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感覺周圍的人都在盯著他。

還有一個叫沈之嶽的特務,冒充進步學生進入延安,被軍統方面寄予了厚望,他與邊區軍民打成一片,還被送入抗大學習,進入新四軍任職。

不過,由於細節處理不當,他覺得邊區生活太清苦,經常在延安下館子,所以沒有得到延安方面的信任,最後,他自己也沒信心再幹下去,於是同汪克毅一樣,跑回去了,後來跑去臺灣。

國民黨特工鋤漢奸屢屢得手,在延安為何搞不定共產黨呢?

▲ 跑到臺灣的沈之嶽



在回憶錄裡,沈之嶽把自己在延安的這段經歷吹的神乎其神,實際上是給自己臉上貼金。

據沈之嶽回憶,在延安,曾有特務按約定試圖與他接頭,不過,出於安全考慮,他並沒有回應。從後來的事實推測,這名特務很可能如《風箏》中羅海瓊所飾演的“影子”那樣,一直沒有獲得機會,也始終沒有被軍統方面“激活”。

國民黨特工鋤漢奸屢屢得手,在延安為何搞不定共產黨呢?

▲ 《風箏》中羅海瓊飾演的“影子”



四是群眾組織發揮重要作用。延安邊區除了專門的保衛機關,還成立了群眾性團體“鋤奸委員會”,在各鄉村、街道、工廠、學校、合作社、機關、團體還普遍安排“線人”,及時反饋異常情況,其作用類似今天的朝陽群眾。

這就使特務的滲透困難重重,加上延安地方本就不大,群眾很容易就發現陌生面孔,稍有風吹草動就能察覺。

國民黨特工鋤漢奸屢屢得手,在延安為何搞不定共產黨呢?

▲ 《風箏》劇照


“皖南事變”之後,國民黨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延安抓獲一名叫陳興林的特務。此人原為愛國青年,在奔赴延安途中被軍統半道截胡,送到特訓班進行射擊、爆炸、暗殺等技術的訓練,之後被派往延安潛伏。

陳興林到達延安後,竟然主動投誠,幫助保衛部門將軍統佈置在延安的32名特務一網打盡。

所以,連自己人都調轉槍口了,還能指望特務們成功嗎?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