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金融等「殺入」消費金融市場 後來者能否占據一席之地?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朱丹丹 北京報道

新入場者不斷,消費金融領域競爭愈發激烈。

近日,《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除了阿里、百度、京東、蘇寧等互聯網巨頭之外,360金融、聚美優品、滴滴等紛紛“殺入”消費金融領域。

比如9月初, 360金融宣佈上線消費金融子品牌“360分期”,深挖消費場景,發力分期電商。

不過,在行業監管趨嚴的背景之下,這些後入局者又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得“一杯羹”?

對此,易觀金融中心高級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強監管的開始,消費金融行業門檻提高;而這些互聯網企業實際上都掌控場景,因為有固定的流量,所以活下來肯定沒問題。不過,也面臨著資金和風控方面的挑戰。

360金融入局消費金融領域

近年來,社會消費轉型升級帶動消費金融爆發式增長。

根據易觀的《2018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專題研究》的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互聯網消費信貸餘額可達9333億元,環比增長137.79%,到2018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信貸餘額環比增幅將達到64.16%。

“與此同時,互聯網消費金融滲透率將增加到4%,未來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空間仍然較大。”上述報告進一步指出。

基於此,消費金融領域迎來了眾多佈局者,形成了銀行系、持牌系、互聯網系、p2p系等等。

日前,本報記者注意到,360金融也宣佈上線消費金融子品牌“360分期”,深挖消費場景,發力分期電商。

“此次推出的360分期電商平臺,與京東、阿里的路徑相反,前者先有場景再嫁接金融產品,而我們是基於金融服務能力,補足消費場景,形成閉環。” 360金融相關負責人表示。

他還進一步指出,“對於360金融來說,我們最大的優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首先, 360分期電商平臺並不定位於大而全,而是通過產品的商品的差異化來構建垂直消費場景。第二,360金融借力合作方360集團的流量和數據管理能力,在低成本、高效率獲客方面天獨厚的優勢基因。第三,360金融早期由360集團孵化,目前已獨立運營,延續了安全和科技的DNA,360集團超過10億的安全大數據,為360金融實現智能風控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事實上,除了360金融之外,滴滴、美團、今日頭條VIVO、OPPO等等也紛紛“殺入”消費金融領域。

比如今年4月,滴滴悄悄上線了一款名為“滴水貸”的在線信貸產品;早前,今日頭條上線借貸服務平臺“放心借”;除此之外,手機企業VIVO等也被曝出在組建消費金融團隊……。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除了消費金融市場本身仍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之外,還可以看到,這幾年,不少消費金融公司業績大爆發,盈利情況喜人,這也在吸引新參與者進入。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金中心主任薛洪言此前也發文指出,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依託線上渠道,沒了物理渠道的限制,營銷費用驅動規模增長,規模擴張可以指數級增長,短短几年內便能成長為一家大平臺。

後來者能否搶佔一席之地?

不過,雖然消費金融市場發展空間仍大,但就目前市場而言,入局者眾多,除了銀行系和持牌系消費金融公司之外,巨頭如阿里、百度、京東亦早已密集湧入,各個細分領域也已有相關創業機構佈局。

與此同時,本報記者還注意到,行業監管持續加強(包括要求非銀行機構退出校園貸,到下發整頓規範現金貸的通知等等),亦是不少企業當下入局消費金融不可忽視的問題。

“實際上,從2009年(原)銀監會頒佈《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開始,消費金融公司正式設立,監管層對消費金融行業發展一直持有的是謹慎支持的態度,從2013年開始,支持力度明顯增長,但從2017年年初開始,受到行業亂象和監管大環境的影響,監管的行業態度持續收緊,預計從嚴監管將持續一段時間。”易觀方面早前分析指出。

那麼,監管趨嚴和競爭激烈的情況之下,後入者又能否搶佔一席之地?

“個人覺得肯定有一席之地。去年開始的強監管實際上讓行業走向正規的同時,門檻也大大提高。而門檻提高的一個標誌就是場景化掌控,互聯網巨頭實際上都掌控場景,因為有固定的流量,所以活下來肯定沒問題。” 王蓬博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坦言。

對此,上述360金融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比起其它新興互聯網企業,360金融早期由360集團孵化,後來在2015年開始進軍消費金融,目前已獨立運營,所以嚴格算來並不能算是新興平臺了。

他還進一步分析指出,佈局消費金融其實需要比較高的門檻,在流量、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各個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和度小滿、京東金融、螞蟻金服、微眾銀行一樣,360金融也同樣在流量、獲客、風控體系建設方面有獨有的優勢。因為從業時間相對長,對行業的前瞻預判、對風險的敬畏程度,以及團隊、技術能力方面都具備一定的領先優勢。

此外,王蓬博最後亦坦言,這些(後入者)面臨的挑戰個人覺得主要是資金和風控。比如資金方面,涉及到利率肯定沒有持牌的便宜,以及融資渠道受限,所以更多還是外部合作為主來分成,如流量轉化收費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